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教学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教学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详细探讨了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在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建构主义;创新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浸透到各个领域。它在为大学汁算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教育的先进思想――建设主义教学理论,为计算机的教学新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最早提出来的。皮亚杰认为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学习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主体才能做出反应。因此,教学必须适应学员的认知发展,同时,教学又可以作为学员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条件,促进学员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板书、讲解、图片等教学手段向学员进行着满堂灌,而学员只能坐着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被动地接受着知识,缺乏对知识获得的体验。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则是以学员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担当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允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员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下面笔者以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为例,具体探讨一下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在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

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基本思想

根据船艇部队士官岗位任职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本次课围绕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展开设计,旨在更为行之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公式的输入方法,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函数的使用,能够利用函数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2)过程和方法。基于案例,创设情境,通过建构主义的设计思路为学员灵活掌握Excel公式和函数作层层深入探索,激发学员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任务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员的知识构建、知识探索和创新能力。教员在其中主要起到主导作用,为学员的知识构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适当给予指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熟练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所需要的计算,培养学员数学计算的逻辑性,提高学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次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于案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分析案例、层层解剖、创设情境、设置任务,让学员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任务、解决任务。

2 教学实施过程

2.1 依托案例,创设真实情境

展示学员期终考试时的成绩单。设置如下情境:(1)如何计算每位学员的总成绩?(2)如何统计每门课程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3)如何计算每位学员的成绩排名?

学员思考,如何快速完成上述统计任务,看看自己的成绩在班里的情况。使学员带着疑问、好奇,进入新课的学习。考试成绩及排名一直是学员比较关心的话题,通过这个情境设置,帮助学员意义构建,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新课内容做铺垫。

2.2 深入情境,辅助学员意义建构

(1)解剖案例,促进学习自行解决问题。提问;如何计算每位学员的总成绩?学员:各科求和。

引出公式的基本输入方法,引导学员注意观察公式的结构,并带领学员演绎出公式的定义。请学员自主完成每位学员的总成绩计算。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员的主动探索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探索学习,启发积极思维。引导:如果每位学员的考试科目很多,一一进行累加,很浪费时间,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引出函数的使用方法。教员利用求和函数演示计算一位学员的总成绩。强调函数和公式的共同特征。介绍函数的搜索方法。

2.3 运用知识的社会性,培养学员合作意识

为学员提供成绩统计表,要求求出所有学员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统计每位学员的不及格门数,并根据不及格门数判定每位学员是否通过考试。组织学员通过分组、协作、讨论的方式进行。

在这个环节中,教员只起引导作用,把自还给学员,让他们充分讨论,进行自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员学习能力。练习后,请学员演示讲解求和函数、求平均函数、最大值、最小值函数、计数函数及条件函数的使用方法.教员根据学员的演示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地方解释说明,引导学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4 设置情境,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布置任务,根据学员总成绩,在判定列给出判定结果,要求:总成绩在XX分以上的为“优秀”,在XX(含XX)至XX(含XX)之间的为“中等”,在XX以下的为“不合格”。该任务的目的在于使学员在条件函数的基础上,主动探索,运用嵌套函数对复杂的分类问题进行运算。采用先探索,后演示,再练习的方法进行。先探索指的是将任务留给学员,学员先进行自主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演示指的是学员在自主思考探索后,向教员和其他学员演示自己思考的结果(其它学员可进行讨论);再练习指的是学员在听取别的学员讲解后进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这样一个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员面临问题时能切实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需求答案。

2.5 课堂小结

引导学员在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公式和函数的使用作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具体采用的方法是列出课上用到的几个函数的名字,请学员说出每个函数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应用。通过学员对本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回顾,达到知识升华、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

3 课后分析

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员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学员学习情况、学习效果,对教学全过程做出一个整体综合性的评价,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查找不足,看看教学情境的设置是否合理,协作学习的组织是否到位,学员的积极思维是否被调动,创新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和培养等。针对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时修改、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以指导下次课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龙海霞.建构主义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变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