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备课要备“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备课 情感教学 体现生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57-01
情感对人的素质开发及品德养成影响很大。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产生的诸如心口不一、言行不符等行为均与情感、品质有关。情感和心理是人们行为动机的基础,情感空虚将导致人们行为失控。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丰富的情感世界,那么其人生将如一潭死水,毫无意义。一个人如果在情感上受到创伤,必然对心理造成一定的打击,很容易产生偏激的言行。因此,语文教学应着重关注情感教育,充分利用语文科的感染力、号召力以及对人们心灵的强大启迪能力,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
一、情感教学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要把握好课文内容的情感基调,教师备课要备“情”,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时做到声情并茂,将课文内容讲得形象、逼真,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融入到课文场景中,真实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换言之,教师教学就如同演员演戏,只有对角色认真把握,对作品内容仔细推敲后,将作品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教学语言、肢体语言以及丰富的表情,为学生描绘作品画面,使学生也能深入其中,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教师要认真体会父亲那种失去孩子的痛苦,以及在废墟中苦苦寻找孩子时焦急、心碎的复杂情感,从而用满怀着对父亲的同情与敬佩之情来进行授课,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灾难带给人们的巨大痛苦。
(二)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以及作者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扮演着“导游”的角色,通过教师的认真讲解与精彩分析,最终实现学生与作者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
二、怎样才能实现备课中的备“情”
(一)要注重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教师备课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但不能局限于课本,要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做到课本联系生活,生活体现课本。教师是学生走上人生之路的引路人,也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楷模。因此,要想搞好语文教学,教师不但要做好课堂指导,还要熟悉学生的课余生活内容,将教学知识与学生课余生活相联系,并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课余生活,有效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更要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如有些农村学生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厌学心理严重,还有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情感复杂、心理脆弱、性格多变等,针对以上种种特殊情况,教师应多从期刊、报纸等资源中选择一些健康、向上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推荐学生阅读励志类书籍,在班里多组织和开展一些诸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智力赛、小发明创作比赛、生日会、建议箱等活动。这样做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和感情。
(二)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要以现实为基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也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语文生活和成长需要,有意识地把语文课本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识别真、善、美,让学生在课文里认识爱、理解爱、感受爱,而且学会施爱予他人。大多教过朱自清《背影》的教师都会被作者描绘的浓烈、厚重的父爱所感动,也会由此而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被父爱的伟大感动。而今,该如何开启这些视父母关爱为理所当然的“90后”的心灵窗口,让他们真正从课文中体会到父爱呢?我是这么做的。上课前,我提前几分钟在教室里播放歌曲《父亲》,然后朗读《背影》,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认真感受作者描绘的场景,听完朗读后,给学生留出三十秒的时间来回味,让学生在记忆中寻找父亲的背影,想象感人的画面,并鼓励学生即兴发言,讲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预设的情感背景、音乐背景打动了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随后,我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我为父亲做次饭”“我为父亲揉揉肩”等,这样一来,从课本到生活,留在学生脑海深处的不仅仅是那感人的背影,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之窗被开启,同时踏上了施爱、感恩的人生征程。
总之,教师备课要备“情”,语文教师不仅要对课本、对作品有情,更要对生活、对理想有执著的追求,同时将这种情感和追求体现到教学中来,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扎根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之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学生踏上施爱、感恩的人生征程。
(责编 马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