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班会,让我们相约《论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会,让我们相约《论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宋代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论语》在古代君王良相治国安邦中所起的作用。同样,作为一名高中的班主任,笔者切实感觉对于我们日常的班级管理,《论语》也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孙子兵法》,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为人、做事的道理。下面这两个发生在我所带班级的真实故事就是一个实例。

一节体育课后,班长、体育委员和几个男生气冲冲地到办公室找我。体育委员告诉我上完体育课后我班同学整队回教室时遭到了外班几个调皮男生的挑衅。其中有一个男生还打了班长一下,同学们都觉得那几个捣蛋的男生侮辱了我们班,血气方刚的同学嚷嚷着要“以牙还牙”,在争斗“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我先是设法让自己班上同学稍作冷静,并及时向其他同学了解情况,在充分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我感觉此事必须要及时控制,否则可能会酿成大祸。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如何去处理呢?把那几个想去算账的男生骂一顿?那么可能结果会是:全班同学都会反对我,认为我对我们班的荣誉、面子置之不理,只会拿自己学生出气。从而把他们都推到了我的对立面。

那么怎样在顾及班级荣誉的前提下,让同学们认识到做法上的问题呢?整个下午我都在纠结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这对于我这个刚走出大学校园不到一个月的新手来说,无疑是个很大挑战。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当我来到教室,室内的气氛很凝重,学生情绪很低落。他们都在静静等待我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没有说话,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看到这句话,全班同学的脸上都写满的困惑。我先让同学们认真体会这句话的内涵。几分钟过后我叫语文课代表来谈谈她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且举例说明。课代表旁征博引,从自身出发很好的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为此我要求全班一起为她鼓掌。这时同学们已经略微领会了我的意图,脸上的表情缓和许多。接着我又播放于丹教授阐述这句话时的视频,学生都听得很入神。班会接近尾声时,我回到了中午发生的事情上,让班长代表全部告诉我们该怎样对待今天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不对,我们应该为我们冲动的想法反省。”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回答。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响起。

班会课后那几个前几十分钟还义愤填膺的男生很羞愧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们差一点就和那几个捣蛋的男生一样‘不贤’了,还险些亲手毁了我们班的荣誉,闯下大祸成为别人唾弃的对象。”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短短的一句话平息了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它不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也让他们领略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智慧,从而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一石二鸟,岂不乐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高一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很多同学都是刚开始接触的,既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大家很多习惯都不一样,有时候难免发生冲突甚至吵架和打架之类的,作为班主任,合理的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班级同学的友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班级团结的基础,笔者就碰到一个例子。

笔者班上有部分同学是住宿舍的,其中有一个宿舍有四个同学住,但有一个同学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家庭,不会打理自己的卫生,弄得自身的床铺很脏、很乱,衣服也经常是几天不洗堆在那里,发生陈陈难闻的味道,寝室其他三名同学非常讨厌他,经常冷嘲热讽,还发生过几次争斗,这位同学很苦恼,跑到我这来说了被其他同学欺负,想换个宿舍,我当时没有说话,先是找那三个同学了解了情况,那三个同学一致表示他的卫生习惯太差,有时候弄得大家很不舒服,这个时候,我和大家说了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君子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而小人却只能指出别人的缺点的,同时我和大家分析了他不讲究卫生的原因,这时候其他同学认识到,其实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我们也没有对他进行善意的帮助,笔者又找到那位不讲究卫生的同学,及时帮他指出原因,并要求其加强对自身卫生的管理,那个同学也释然了,并向我保证我注意卫生的。

在我们班每个月都会有一次‘一则论语,一次升华’的主题班会。

“好学不厌”,“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的治学之道;“山不过来,我过去”的为人处世之道;“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的交友之道等等。

后来,我们班学生中兴起了一股《论语》热。同学们竞相阅读论语,去领会古人的智慧与思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情操,同时又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都反映受益匪浅。

总之,面对现如今有着广泛信息渠道的学生,利用班会上简单的喋喋不休说教,告诉他们什么该做、能做,什么不该做、不能做,已经过于苍白无力。而论语却给我们阐述了很多宝贵的为人处世、学习交友指导,更给了学生们思考的空间。《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精髓,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利器,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细细品鉴,从而内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