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激趣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激趣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而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在愉悦中充分发挥潜能,求得知识,这是语文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现针对我平时在课堂如何激趣的实施谈谈一些方法:

一、设疑激趣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根据古人的教诲,在教学中,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波澜”。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也会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如我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提问:阿长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她的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也不会识字作文,《山海经》是一部内容深奥的著作,作者却把她们联系到一起,她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学习课文的兴趣大大加强。同时我在教学中还常常让学生质疑,如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就课题提问:鲁提辖为什么打镇关西?鲁提辖怎样打镇关西?打得怎么样?自己提问,更能增强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想象激趣

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知识的不断扩散、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智力活动过程。新知识的吸引力往往就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双边活动的原动力。如何由果求因,展开想象,互动教学,这是现代语文教育教学课堂实践中最现实的课题。在讲授《孔乙己》这一课的时候,由于这篇结尾文字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结局,但根据文中交代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推测他一定死了,这时设置一个疑问:孔乙己到底死没死?根据是什么?会是怎么死的?我要求学生快速构思一个续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既新奇又合理。学生们飞快地构思、草写,构思的最后结局,有说冻死饿死的,有说淹死摔死的,还有说被狗咬死的,等等,想象合理新奇全面,令我这个语文老师也大开眼界。

三、情境激趣

学生的生活环境大多比较单一,往往与课文中描绘的情景有着很大的差别,以他们的年龄和阅历理解作品实在很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创设一个与课文相符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体验情境,体味教材,领悟主题,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一课》中,都德笔下的韩麦尔先生,一直以来是庄重、无畏、深情,有着崇高爱国情感的形象。我仔细研究韩麦尔先生的课堂教学,竟发现他还是一位创设情境的高手:语法课上,他深情地赞美法国语言,寓意深刻,语重心长,创设了浓郁的情感情境;习字课上,他精心设计了新的、美丽的圆字帖,创设了联想的情境,使学生感觉这些字帖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创设了告别的情境,把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感渲染得如此浓郁与炽烈。可以说,如果没有韩麦尔先生高超的创设教学情境的艺术,小弗郎士的变化就不会如此顺理成章。

四、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中,我试着用粗厚的语调讲出鲁达之“粗”,用细腻的语调讲出鲁达之“细”,用急切的语调讲出鲁达之“急”,用舒缓的语调讲出鲁达之“慢”;带着感情抒发鲁达对金氏父女的“怜”,控诉对恶霸郑屠户的“恨”,用绘形绘声绘色的语调讲述那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三拳”,学生的情绪随着我的语调的起伏,爱憎与情趣相交融。我还学过豆腐西施杨二嫂那圆规似的姿势、尖利的声音,中年闰土见到迅哥时满脸的凄苦和悲哀。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满脸堆笑、对赫留金的凶狠跋扈,用体态和语言让学生在深切体会文字的情味中接受知识,并积极地与同学、教师、作者情感思维互动,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媒体激趣

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等多方面优点,合理运用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加强感知或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我教的学生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心态还不成熟,并喜欢追星。因此,我找来香港歌星王菲合乐而唱《明月几时有》的VCD碟,在教室播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学生立刻被王菲的悠扬歌声吸引住了,不停地摇头摆脑,在边听边欣赏中,加深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译析全词内容,并一起唱起这首《明月》歌,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词的印象,在激趣中促进理解,悟思中尝到喜悦。

六、争议激趣

有争议的话题势必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欲望,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思维平台,达成资源共享与情感上的共鸣,有益于学生在探究中,习得真知,形成技能,获得智慧,有利于在争议中把课堂教学的气氛推向高潮,并能共享到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喜悦与快乐。教学《敬畏自然》一文,我就采用了此法,从“敬”和“畏”两个对立的观点放手让学生们争议,很快就抓住了课文主题,效果很好。

七、实验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实施直观教学等教法中,吸取了理化科的经验,运用实验法去解决语文的重点、难点,以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又如:在教《死海不死》一文时,针对课文说理性强,有些学生未见过大海的实际情况。我也采用了实验法,我通过在一杯盐水和一杯自来水中,先后放入鸡蛋和一条小金鱼,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不用5分钟,学生便异口同声地说:“一个鸡蛋沉在水里,一个浮在水面上”,“一条金鱼奄奄一息,一条还很生猛”……真是达到了高潮!学生也很快地找出了“死海”的特征-咸度高。实践中证明,教学中运用实验法,既把知识性、趣味性、益知性融为一体,更使学生在愉悦的观察中有所学又激其趣。

课堂的激趣方法有许多,只要依据作品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合理、恰当创设激趣,就能激发思维,开拓能力,陶冶情趣,增强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不断地提高语文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