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价值提升的转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价值提升的转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历搬迁的市北,需要这样一次价值提升转身,而它也的确在一点点褪去老企业印迹的同时,新刻下了前行的路标。

在青岛市市北区,建于1900年的四方机车厂,是我国机车制造工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全国第一辆火车机车在这里诞生;1912年创立的青岛葡萄酒厂,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百年葡萄酒品牌之一;1919年投产的青岛染料厂,作为国内第一个化学染料厂,标志着青岛化学工业的诞生;代表着“上青天”荣耀的青岛九大国棉厂,大多数厂房也位于这里;青啤、海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也许正是因此,市北被称作是青岛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可以说,正是许许多多的老工业夯实了青岛的产业基础,助推着这座城市工业文明的前行。

但是时代永远处于变革之中,城市工业的发展亦需要不断的更新换代,以求新生和持续。一部分老企业需要搬离这块它们曾经无比熟悉的场地,通过自己的辗转腾挪,实现区域发展的腾笼换鸟;一部分企业则力求能存留在原地,实现升级改造,重获生机。

搬迁是道难题,搬迁之后的新区改造、产业转型升级同样是道难题。对于市北区和整个青岛市而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劳伦斯・克莱恩的话也许是一个启示:“在经济功能选择中,一个简单的转身也许就是一次价值的提升。”

新商圈已具雏形

2008年,青岛市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市北区,也是搬迁重地,共有64处地块(61家企业)纳入了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计划,占全市搬迁企业总数的近60%。如果全部搬迁完成,可以腾空土地4544亩。

经过7年的搬迁改造,目前已有26处企业地块完成原址土地改造,累计交付使用土地1770余亩,12处企业地块准备入储,剩余26处地块的搬迁还在推进。

据悉,这1770亩土地中,将有1650亩用于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这是市北区搬迁改造的一个方向,也因此塑造了如今的新都心和滨海新区。

过去,位于双山周边的新都心区域,是青岛的城乡结合部,多是一些村庄和企业用地,重庆南路以前就是老企业的聚集地。

2008年,伴随着搬迁工作的展开,新都心也完成了概念规划,并被列入青岛千万平方米商贸区建设规划,规划还借鉴了日本幕张新城等国内外城区建设的先进理念。正如“新都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市北区希望这片区域能被打造成现代化的商务中心、商贸中心和居住中心,成为“产、住、商”一体的新城区。

新都心开发建设办公室综合科张伟向记者介绍,目前已完成了双山、保儿等4个村庄的改造工作,拆迁安置居民3033户;海尔冰箱厂、铸造机械厂等10个企业已完成搬迁,腾空了约25万平方米土地;万科城、青建太阳岛等11个项目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万科中心、和达中心城等18个项目正在施工。

如今的新都心跟过去相比,已然换了模样。高楼林立,商业渐全,配套也日趋完善。伴随着青岛首条地铁M3号线在今年年底前的开通和麦凯乐、凯德广场等大型商业设施陆续投入运营,一个期待中的新城市商圈已具雏形。

滨海新区的明天

在市北区,城市空间“转、调、控”的另一大重点区域就是滨海新区。作为青岛西部老工业区,这里曾布局了多家污染严重的重工企业,也有大量老企业需要搬离。宜昌路上的双桃精细化工北厂区,四流南路上的捷能汽轮机、中泰化纤、海晶化工、新东机械等企业也都在搬迁行列。

根据规划,滨海新区主要分为欢乐滨海城、总部大道、孤山北侧、瑞昌路立交桥南侧、纺织机械、双桃北厂区、海晶捷能、中油通用-葡萄酒厂-绮丽等片区。如果说新都心是新市北转型腾飞的东翼,那么滨海新区就是另一侧的西翼,它们共同带动着这片区域努力实现转身。

从瑞昌路驱车进入环胶州湾大道,很远就可以看到路右边“青岛啤酒麦芽厂”的老厂区。今年3月,该厂区宣布停产,相关设备正在陆续拆除,迁到平度的新厂区也已建成投产。

青啤麦芽厂所在的区域正是滨海新区的总部大道项目片区。这个片区也是青岛最大的企业搬迁项目,片区的15家企业从今年开始陆续搬迁,在3到5年内将全部搬迁完成,腾出的土地将用于建设总部经济,而整个的滨海新区的搬迁工作也将在5到10年的时间里,陆续搬迁完成。

据青岛市市北区滨海新区管理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马利丰介绍,总部大道片区的出让对象将以电子商务产业和总部经济为主;占滨海新区1/9面积的欢乐滨海城,未来将打造成一个以中高端住宅、高端商务办公、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滨海商业新区;孤山北侧片区将以医学和养老产业为主;瑞昌路立交桥南侧在近半年来已有两家云计算企业来洽谈,将来主要布局云计算产业;海晶化工所在的地块已经挂牌,将在12月初出让,目前已吸引了华融、华润、招商、万科、越秀、金地、中海等十几家地产商的关注。

就搬迁改造进程而言,欢乐滨海城,总部大道,金华路两侧及其附近片区是目前动作最大的几个片区。

在一份全新规划的指引下,伴随着老企业有条不紊地搬离和新项目的相继入驻,以及地铁、跨海大桥、环湾大道等新的交通体系优势的确立,滨海新区正在迎来一个可期的明天。

园区是最好的载体

老工业企业的外迁,给市北区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工业产品增加值和税收的减少。以海晶化工和焦化制气为例,2014年两家企业的停产搬迁就带走了21.5亿元的产值。

虽然市北区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退二进三”,但第二产业在显著下降的同时,第三产业却仍未发展壮大,这也成为工业企业搬迁后,区域未来发展的一大难题。

转型不会是轻装上阵,也注定要负重前行。所以在搬迁老企业的同时,如何对部分传统企业实现就地转型升级,市北找到的是“园区”这个着力点。

事实上,早在2008年,市北区就在青岛率先提出了打造都市型工业园的产业园区概念。如今,它正迎合着区域产业升级的需要,成为转型发展的最好载体。

正如市北区现代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旭所言,大量老企业面临搬迁,新市北不能光有房地产,还得保留相关产业,产业中也不能再留生产和制造,而要留研发。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转型诉求,市北区打造了橡胶谷、纺织谷、海尔智能产业园、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百洋健康科技园、生物科技产业园、协信(青岛)总部城、建筑创意产业园和工业设计产业园等9个园区,来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创意产业。

9个现代产业园区中,5个园区是在原有老企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的初衷就是,在有限的载体上,集聚更多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老企业的影响力,带动上下游的集聚。”刘旭说。

纺织谷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70%-80%的产业将以纺织产业链的业态为主。它正是在借鉴上海杨浦区的模式基础上,依托老厂房的升级改造,将现代服务业集聚到园区中,既保留了传统产业的工业遗迹,也盘活了老厂房,解决了企业的空心化问题。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后的三年里,园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300余家,注册资金过千万元的企业50余家,注册资金累计达20亿元。橡胶谷和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依托百洋健康科技园等4个电商产业集聚园区,创建了青岛唯一、山东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橡胶谷还被认定为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橡胶谷已正式运营。在刘旭看来,下一步市北区应该抓住发展的契机,围绕创优、创意、创新三大园区板块,找准发力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尽快建成一批承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当下的市北,依然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不论是作为区域的新都心、滨海新区,还是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新载体的园区,我们都可以看到这几年里发生的显著变化。

地铁即将开通,新的住宅区和新的商贸业起来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一批新的高科技企业也陆续进来了,城市在一点点的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绘就着一幅新图景。

经历搬迁的市北,需要这样一次价值提升的转身,而它也的确在一点点褪去老企业印迹的同时,新刻下了前行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