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晌贪欢皆泡影,半生梦醒韶华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晌贪欢皆泡影,半生梦醒韶华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很多中国人在电影院看到了一部由外国人拍摄的描写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一生命运的电影――《末代皇帝》。直到今天,如果你随便问一个当年看过本片的中国观众,他很有可能仍然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伯纳多・柏图鲁奇的名号,不知道这部电影曾在1988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夺下9项大奖。但是,他很有可能从此在心中重新构建了一个溥仪的形象,记住了一个天子变凡人的故事。

对于《末代皇帝》这部影片,有很多人是这样描述的:你可以选择不看这部电影,但绝对不能不听它的配乐。且不说9项奥斯卡奖的成就,仅配乐这一项,就让很多影迷心服口服。负责为本片作曲的有三个人:中国的苏聪、英国的戴维・伯恩、日本的坂本龙一。三人的出身和音乐风格各异,但在影片中体现出东西方文化撞击之后水融的神奇效果,为这一部以西方人视角拍摄的东方电影找到了一套合适的配乐。全片以大气的西洋大型管弦乐形式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旋律变奏音乐交错,将溥仪一生的传奇遭遇烘托得分外贴切,令人叹服。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末代皇帝》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导演伯纳多・伯图鲁奇以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架构,参考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及其他相关著作,创作出了这部反映个人独特观点的传记电影。电影的高潮是溥仪出宫时候,配乐主题旋律乐声大作,悠扬不失婉约,华丽兼具伤感,历史的大转折瞬间被凝固成一个纪念碑,个人、国家、民族的命运从此走向未知,音乐此时由配角一跃成为主角,强烈地震撼着观者的心。

命运的沧桑感如何能够发挥到极致?音乐会告诉你一切。

Part1.苏聪

苏聪生于音乐世家,1978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82求学于西德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研究生班,1985年考入西柏林自由大学音乐系攻读音乐理论博士学位,后任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州立电影学院及德法国立联合电影学院媒介作曲教授。他自荐为电影《末代皇帝》配乐,在创作过程中,为了使音乐能贴切影片内容,他前往故宫博物馆满文研究所、北京图书馆翻阅了大量资料,努力使自己创作的中国音乐部分以现代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突出民族音乐的主调。苏聪创作的《lunch》在影片只有很少的篇幅,其中的片段用于影片开始后36分钟处和63分钟处溥仪用餐时。《lunch》的引子是一段沉静而忧伤的吹管乐,夹杂了一声轻微的打击乐,随后出现琵琶和古筝的音色,几声碰铃与古筝的交错后,扬琴、琵琶、古筝交错进行,其间也有相对微弱的吹管乐器。琵琶在这首曲子中占了主导地位,整体给人神秘、沉寂、典雅的感觉,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音乐风韵,烘托出如做戏一样的皇家饮食排场,反映了繁复的宫廷礼节。另外,苏聪还在影片中运用了“”时期的音乐。

Part2.戴维・伯恩

戴维・伯恩是Talking Heads乐队的成员,在英国出生却长居美国,经常为电影和电视创作主题曲,擅长电子音乐。他负责本片配乐的电子音乐部分,运用大量的电子音色,旋律大都采用了中国五声调式,段落较短小,富有趣味,多用于影片情节相对轻松之处。最著名的一段是《Main Title Theme》,也是影片的片头曲,几声中国鼓的鼓点过后,引出叮咚作响的马林巴,打击乐成为全曲交织的背景,而后慵懒的小提琴旋律绵延而出,听起来有一股摇曳生姿的东方风情,主题演奏过后,又加入了中国笛子和弹拨乐的音色,旋律较前面而言稍有变化,变得更加紧凑,富有舞蹈性。整首曲子曲调比较平稳,节奏统一,但音乐富有层次感,音乐织体逐渐加厚,在典雅幽远的宫廷韵味中,带着一种由西方人眼光看待中国文化时特有的想象力与神秘感。另外,在影片开始后30分钟处,溥仪和久别的亲生母亲及第一次见面的亲弟弟溥杰在皇宫相见时也用了这段音乐做背景。《Wind,Rain And Water》是一首清幽曼妙、富有趣味的电子音乐,其中不乏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按照音乐的风格和配器特征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比较轻巧活泼,以手风琴和古筝音色为节奏背景和低声部,采用三拍子的节奏,旋律声部使用了《Main Title Theme》的主题,音色清脆剔透。影片22分钟处众人哄幼年溥仪洗澡时就使用了这段音乐,极富幽默感。第二部分节奏变成了四拍子,采用了一系列琶音作为声部支撑,旋律声部依然是取自序曲的主题,为弦乐和吹管乐的相互交织。这段音乐用于影片70分钟处,烘托出少年溥仪和众人玩游戏时沉醉惬意的心情。

《Picking A Bride》通常被翻译为娶亲,其实在影片中叫选亲更为合适,这段音乐出现在溥仪选皇后和妃子的时候,几小节沉闷的打击乐后,中国笛子音色在古筝音色的衬托下以诙谐幽默的形象出现,稍后巴扬琴加入,最后以巴扬琴左手贝斯的音色结束。

Part3.坂本龙一

坂本龙一是日本著名的Yellow Magic Orchestra的主将,他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在先锋电子乐、爵士乐、世界音乐、实验摇滚、电影音乐等领域有着卓著的成就。在影片《末代皇帝》的配乐中,坂本龙一主要负责中西音乐风格的混合,与苏聪和戴维・伯恩相比,坂本龙一创作了包括主题音乐在内的九段重头戏,以富有张力的弦乐为基底,配以民乐的哀婉,动人得使人揪心。

《The Last Emperor(Variation 1)》《First Coronation》是第一个主题的变奏,《First Coronation》《Open The Door》《Where Is Armo》是第二个主题的变奏,《The Last Emperor(Variation 2)》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主题的变奏。这两个音乐主题以不同的乐器、速度、节奏、织体在影片中反复出现,贯穿了整个影片的始终。《Open The Door》用在影片开始处,以大气的管弦乐为主,演奏主题旋律时加入了中国的琵琶和二胡《First Coronation》是登基的意思,这段音乐用在幼年溥仪登基大典时,古筝与笛子演奏的引子过后,管弦乐与中国民族乐器交织,展现出百官朝拜的壮观景象。《Where Is Armo》音乐伴随着溥仪的奶娘被送出宫去的一幕,小提琴齐奏第二个主题旋律,其中夹杂了悲伤的二胡音色,古筝、琵琶和西洋管乐的交织,渲染出影片中溥仪和奶娘的悲伤情绪。

《Rain(I Want A Divorce)》仍旧是一段管弦乐演奏,小提琴的齐奏表现了溥仪的妃子文绣的反抗情绪,她痛恨封建皇族婚姻,渴望寻求属于自己的自由。《The Baby(Was Born Dead)》婴儿的出生本来是喜事,但溥仪的皇后婉容的孩子刚出生就被日本人害死了,所以这段音乐在温馨的钢琴声中夹杂着大提琴声,喜悦中的痛苦情绪表现得格外贴切。

最后,影片在《The Last Emperoror(Theme)》的音乐声中结束。总而言之,这部影片的音乐和画面丝丝入扣,浑然天成,这也是本片能获奥斯卡最佳作曲和最佳音响效果奖实至名归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