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泛读课教学的几点实践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泛读课教学的几点实践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学好一门语言需要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上要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在泛读时,要充分利用它广泛、大量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泛读以提高泛读质量;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读后写好读后感或笔记,以加强对收获的知识的记忆;要读语言标准规范的材料,以吸取语言之精髓;通过泛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关键词:泛读 大量 快速 人文素养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14-02

作者简介:史倩(1983―),女,山东滨州人,中学二级教师,山东省滨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无论社会发展如何日新月异,生活中永远离不开语文,离不开语言。我们都想把汉语这门语言学好学精,然而每个人学习的精力毕竟有限,这就使我们在学习语言时无法时时求细,处处求精;但是如果只浮于表面,我们又不可能很好地掌握一门语言,不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随地应用自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精读是细致地阅读学习,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经常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那么什么是泛读呢?简单地说,泛读就是广泛地阅读,大量地阅读,快速地阅读。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将阅读的广度拓宽,以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最终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与学习中。

一个人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语文教育界有“大语文”的观点,就是说语文涉及的面非常广,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所以,泛读对于语文来讲,显得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语文泛读课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范读,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是广泛、快速阅读的基础,教师应该在泛读过程的点点滴滴中渗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可以在泛读时有所收获的目标。近些年,高考语文试题也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检验,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这正与我们泛读训练的目标有所重叠。因此,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在泛读中抓住重点,抓住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必像精读那样面面俱到。

例:美国著名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的《初秋》。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更注重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除了小说的基本特点之外,笔者强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和阅读感受,不可拘泥于文字表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能力,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自己的个性,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比如有学生对“突然,第五街所有的灯都亮了起来”这个细节有深刻理解,她认为女主人公的心事由此彰显,男主人公仍未发觉,说明时间实在让他改变了。语段紧接着是“在暗淡的天空中”,他解释这个“暗淡”照应了女主人公的心境,又加“亮”来反衬,更是精彩。这样的解读带动了全班学生积极踊跃的个性化阅读,基本实现了有效泛读。

二、带着问题泛读以提高泛读质量

有时候学生自己阅读,不知道怎么入手,不知道文章哪些部分重要,尤其是对于长篇小说的阅读,更会显得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就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几个问题,让他们有目的地阅读,这样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就会慢慢体会到需要把握的东西了。

例: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长的文章,我们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比如:“小瞎子”虽然是瞎子,但是文章中的他是不是一直很快乐?这样阅读时,学生就会特别注意到“小瞎子”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状态。比如:“老瞎子”“回来后”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个问题意在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精神精华,那就是一种信念让人生之弦绷紧,让生命充满动力,而没有了这些,生命就枯瘦无力。

三、泛读时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泛读课不可忽视的价值在于“语感”,也就是对语言最直接的感悟,但更要注意渗透在文章中的人文知识。语言本来就是人们摄取人文知识的工具,文学也是其中一部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备高尚的情操,十分重要。

例:高尔基的《丹柯》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悲剧故事,除了感受小说悲剧的张力之外,教师更应让学生体会“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的伟大情感。而同时又有学生提出,丹柯在处理自己和族人的关系上也有问题,他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和光明,从而理解自己,齐心协力把大家带出森林。这个问题的提出让课堂讨论气氛热烈起来,这也正好显出了文章主题的复杂性,可让学生在感受人性力量的同时,获取文章多样性主题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积累、有效摘抄或尝试写作读后感或笔记

只是单纯地读读文字,这是小学生也可以轻松做到的,但是要将文章的精华真正变成自己的所有,就需要在阅读后花点工夫去真正消化知识,而做笔记,就是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泛读虽然是快速广泛的阅读,但这并不表示可以读后不做功课,如果有喜欢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将感兴趣或认为重要的东西进行“再阅读”,然后将精华进行摘录,做好笔记,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或者平时随便翻一翻,多读几遍。

例:在阅读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时,一个学生很喜欢其中的几句话,“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遥指已不在,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在。”笔者就鼓励她将这几句话摘录下来。后来在一次话题为“回忆”的作文中,这个学生就学着化用了几句古诗,效果甚佳。

五、泛读时教师应注意选择语言标准规范的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流行的网络用词越来越受年轻人喜欢,并被大量使用,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规范的语言法则不可或缺,否则会造成误会甚至经济损失。所以,要鼓励学生泛读,教师就得引导学生多读经典的优秀作品,为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提供最佳的学习材料,高效利用学生珍贵的学习时间,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通过泛读大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笔者还是要把它单独列为一条,因为兴趣是一切学习最好的基础,是最好的教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摒除生活或工作中一切不良因素,时刻以良好的状态出现在教室里,让学生感受到你饱满的热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允许不同想法的存在,让学生在被尊重的愉悦、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多多思考,将学习效果最优化。

精读课是我们学习的舞台,精致多彩;而泛读课就像我们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户,能将我们看不到的知识天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精读和泛读相辅相成,精读可得到文章的灵魂,泛读亦可抓到文章的精髓。只要用心,语文教师总会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泛读课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