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教育模式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枯燥、空洞的理论灌输和社会案例讨论的方式进行,以学分和成绩作为考核目标,且医德教育课程一般为独立课程,没有与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教学相融合,使学生严重缺乏接受课程的主动性,对医德意识和能力的建立、提升作用甚微。在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医院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淡化了对医务人员的医德继续教育,没有将医德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医德教育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导致很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医学生在物质需求、自身发展需求的刺激下淡忘了自身的医德意识,缺乏正确的责任和义务感,从而发生有悖于医德的行为。
(二)教师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整个教育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医德教育缺乏全面的认识,忽视医德教育在医学院学生学习课程中的重要性。在设置课程时,医学院校一般都是安排其他专业的教师教授。很多医学专业的教师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素养,而一些政治专业的教师又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实际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与此同时,随着医学院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医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学生的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和先期教育水平各不相同,受这些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怀揣“赚大钱”的想法报考医学院校,将医学所崇尚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精神置于不顾。死板的教学模式和口号式的理论学习无法对医学生的医德意识培养产生积极作用,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缺乏基本的责任心,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在医疗实践过程中面对庞杂的社会关系和意想不到的医疗情景时,便有可能做出有悖医德规范的行为。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基本制度,但市场经济也影响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在实用主义、拜金主义风行的今天,很多医务工作者将谋取物质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这种风气很容易诱导正在学校以及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医学生的医德信念发生异化。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往往避开一些社会常见问题,使医学生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所建立的医德信念和原则是片面而薄弱的,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从而发生动摇。
二、加强医学院学生医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完善医德教育模式
目前,医德教育模式的问题主要在于缺乏整体的教育目标和规划,教育层次单一,师资队伍不完整。医学院校应着重培养和建立专业化的医德教育师资团队,在医学生入校开始,便为其制订整体的医德教育规划。在理论知识上,应把“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中与医德教育有关的内容提炼出来,并结合实际,与关联专业课程融合到一起,参考国内外相关院校的优秀经验和目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融合不同的相关德育内容。注重临床教授时期的医德教育,使学生从理论和原则两方面学习医学伦理学,建立“从医必先立德”的精神。在临床实习中,鼓励医学生接触病人,通过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参与医疗事件处理,培养自身的服务意识和医德品质,从而具备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设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书面考核应减少客观理论题目,多选用主观化、符合实际的题目,考核内容还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及组织鉴定等内容。设立医德考核档案,规范在校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医德表现,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使学生注重自身医德素质的培养。医学生整体考核结果应包含专业技能考试成绩和医德考试成绩两方面,从而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医学专业学习与医德教育双管齐下,医学技能和医德品质协同发展,形成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模式。
(二)更新医德教育途径
在完善医德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教学先进性和有效性的提高。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并不适用于医德的实际教育工作,教育方式多元化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理论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应重视榜样效应,从古至今,如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白求恩等,诸多医家都是医术精湛并具有崇高道德的楷模。通过介绍这些医德典范的事迹,结合当代真实的医德案例,可以增强学生的医德情感,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对医德学习的深刻感悟和思考。在校园活动上,医学院校应积极举行医德教育相关活动,如集体宣誓、祭扫烈士陵墓、社区义诊、组织观看医德相关宣教影片、举办演讲比赛和相关的知识竞赛、邀请具有经验的教师结合实践进行专题讲座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应适应当前网络时代的教育、社交新途径,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医德宣传教育。
作者:梁婷 陈穆彦 单位: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