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脚印”说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脚印”说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评判一篇作文的好坏,参考的标准有很多。但究其源头,立意把握得当,一篇作文就有了好的开始。教学生写作文,难在如何让他们理解何为文章的立意,如何进行文章立意。学生写作文,常常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通篇写下来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课文进行示例。例如以孙犁《亡人逸事》为例进行分析,希望学生们能够感受作家是如何通过几件小事、几个小细节来表现一个贤惠而又吃苦耐劳的贤妻良母形象。但学生却说:“我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如此,明明也写细节了,也写事情了,却为什么总是被老师们说立意不够深刻呢?”我也曾尝试过以较为优秀的学生作文为范例,希望他们能够从同龄人的文章当中去学习长处,学习如何突出自己的中心思想。但学生却和我反映,“我们听是听了,懂也懂了,重写一次同样的题目我们也能模仿出来,但一旦遇上新的作文题,则又不知该怎么办了。”

这实在令人头疼!我仔细询问他们之后,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学生们的选材上。好的作文人人欣赏,让学生去评价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可他们却始终和这些所谓的“好作文”有着一层隔阂――即便知道那些作文好在哪里,他们也往往不会这么去写,因为他们写的时候根本想不到,甚至有时候即使想到了,也认为这些题材写不出东西来,并不适合自己。

我们以往总是认为学生写作文无话可写,一是人生阅历太少,二是不知道如何选取材料。所以我们总是教学生“以小写大”、“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去写”、“多注意感人的小细节”等等,我们甚至过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写作是否偏题离题,用大量的优秀作文告诉他们怎么写才是最好的,什么样的事例可以用在这类作文题上,哪些事例和写法新颖特别,却常常忽略了那些不会写作的同学,忽略了应该指导他们如何运用本身想用的事例材料来谋篇布局。

长此以往,班级里的作文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好的同学不再只求四平八稳,转而挖掘一些新颖特别的角度,而那些被一次次否定了的同学却越来越迷茫――“老师总说我作文不好,可我只会这样写,我也只能想到这样的内容,怎么办?”

这些被被打低分的作文是不是就无可救药,他们的选材就一无是处呢?不是。其实很多同学选择的材料可以写,甚至可以写出很好的作文,只是他们没有好好地去利用。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作文材料没有认同感,容易导致写作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思维被局限,越写越没有信心。他们会陷入一种恶性模式的思维:这个材料不好但我实在没有好材料了算了就这个吧,横竖还没走题或许只是太简单太常见了唉,这一次作文肯定又得不了高分了。

期中考试过后,我翻阅班级试卷,发现就业班的作文写得惨不忍睹。题目很简单,要求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和我说:“题目太简单了,反而不知道该写什么。”

围绕“脚印”可选取的材料有很多,很多同学第一反应都是“成长的脚印”,灵感来自于他们初中时候的成长手册。他们从出生时候开始写起,幼儿园、小学、初中、进了现在的中专……如流水账般的记事,枯燥无味的同时,也出现大量“雷同”作文。

有同学围绕情感选材,于是便出现了这个“肠胃炎”,那个“阑尾炎”。有一个同学甚至写到自己“差点死掉”,然后又通过一个满是雪花飘舞的冬天夜晚,来歌颂一下背自己去医院看病的父母。

以上两类作文,还算是有内容有情感可写,即便是很多“成长的脚印”写的像忏悔书、保证书,即便是作文里出现很多的“冬天飘雪的夜晚很多医院异常繁忙。”可还有一部分同学写出来的东西实在是空洞苍白到几乎无内容可看:自己在地上踩了一个脚印,欣赏了很久,觉得很好看。作文写到这里戛然而止。

学生委屈:难道不可以写真实的脚印吗?我就只能想到这个了!

我的回答是:可以!

我们就来看看真实的脚印怎么写吧。

“脚印”,无论是写实还是写虚,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所在。就说最普通的,最容易想到的一种。脚印是鞋底踩出来的印子。我们平时走路,很少有人会注意脚下是否有脚印,因为干燥的时候几乎看不出来。但当我们走过一个水坑时,则会留下一个个明显的脚印。这个水坑代表什么?这时候就可以产生联想和想象,它可以代表人生当中的一个标志,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可能是一个挫折,可能是最令你感动或难忘的一件事。只有这种事情才会在你的人生旅程当中留下足够深的脚印。

第二种,脚印除了在踩过水或泥后会出现,还有什么时候会出现?答案是当我们踏下的那一步足够重的时候。就像在山间走路,泥土上的印记清晰程度,和走路的沉稳程度和重量有关。换言之,人生当中付出了足够多的汗水和努力时,就会形成一个脚印,而这个脚印恰恰证明了你在向前走。正所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才能够成功。”同时可以选取名人事例加以佐证,例如张靓颖,通过她如何努力从一个酒吧驻唱歌手,奋斗到进入选秀决赛,最后红遍全国的事例,来说明人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的。

第三种,脚印可能发生在非常平常的时间点,非常普通的地点。例如早上上学的时候,忽然发现学校门口一直破损的路面被人用水泥铺了一层。我不小心踩了一脚,却发现很有意思。我欣赏着自己的脚印进了教室,想着等水泥干后,学校门前的路上说不定永远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样一个简单很直白的故事,完全可以让它曲折起来。当第二天再次经过学校门前的小路时,却发现那个脚印被抹平了。于是我毫不在乎地再一次踩了一脚。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次当我踩上脚印离开后,第二天水泥总会被人偷偷抹平。我一时气不过,赌气般地多踩了几个脚印。却不想那天有事,很晚离开学校的时候却正巧遇上了水泥工。他正趁着放学后人少的时候弯着腰将那些被我踩上去的脚印一个个细心地抹去。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抱怨,只是一遍遍这样默默地做着。他的手因为常年接触水泥而显得粗糙难看,裂开的皮肤口子里也像是洗不干净般永远是灰灰的颜色……。于是文章的立意便真正立起来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些小小的波折,恰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情感的变化。原本一个简单直白的脚印,却因为这件事情引发了一段思考,这样的立意比单纯的写踩脚印要高出许多。

第四种,从旁观者的角度写别人踩的脚印。

请看下面的对话:

生:老师,我就想写我对爸爸的爱不可以吗?我跟着他下田,看到他踩在地上的大脚印就觉得我爱他,我是农村孩子,你说的很多例子对我来说没用,我对张靓颖也不了解。

师:当然可以,但你为什么因为他的大脚印就觉得爱你爸爸呢?这种感情大家都能理解,可这么随意地放进作文里,就显得有些没头没尾。

生:我家的学费都靠我爸爸劳动换来的,他总是省吃俭用为我着想,我是想写我爸爸怎么对我好,可这和题目没关系啊!

师:真的没有关系吗?我们换个角度来想。我们爱爸爸,常常会觉得他沉默却稳重,如山一般巍峨,让我们有安全感。那么相反,当一个本该踩在土地上有个大脚印的父亲却踩不出脚印的时候,我们怎么想?

我们当然会怀疑,怎么会踩不出脚印?是鞋底被磨平了吗?对!就是磨平了。当他千辛万苦用血汗钱将我们送进城市读书的时候,当我们穿着崭新的球鞋上体育课的时候,他总是穿着那双老破鞋在默默地工作着。他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而他自己却一年四季都是那么一双老破鞋。这难道不是父爱的体现吗?

另一边有同学说:“老师,我喜欢下雪,所以我写了雪地里的脚印,可写着写着又觉得自己选错题材了,这有什么好写的呢?最后只好又加了一个闲着没事干踩雪玩的女孩,和一个忙着扫雪的清洁工,把清洁工赞扬了一番。”

我表扬她:“很好啊,既然已经能想到这一步了,为什么还说无话可写呢?”

“可是这样写不就走题了吗?明明题目是脚印,我却赞扬扫雪的清洁工……”

这个同学首先对自己选择出来的材料没有认同感,所以她很没信心,写着写着就觉得自己似乎错了,不该选择这样一则材料来写,最后只好自认倒霉,将错就错,硬着头皮将文章写完。

其实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凭借着联想与想象,将它演绎得很精彩:

某天早晨我被外面扫地的声音吵醒,发现外面下雪了!这时候突然从远处跑来一个小女孩,她脚步匆匆地从还没有被扫开的雪地上跑过,差点滑倒摔跟头,我心里嘀咕:你走哪里不好非要走干净的雪上走?我还没来得及去踩几个脚印就被你破坏了呢!

然而后来,我却发现那个女孩走向清洁工,将手里的东西塞给对方。原来那个清洁工担心大雪阻碍交通,会让行人滑倒,所以匆匆出来扫雪,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而那个女孩则是担心早饭凉了,希望妈妈能吃上热的,所以双手捂着早饭不顾危险地从厚雪上跑过。

这时候当我回头再看那串留在雪地上孤零零的脚印时,心里又是什么滋味?

写作文不要怕出错,更不要总是写着写着后悔自己选材选错了。其实很多时候好的作文情节都是从一些平凡而普通的小事展开的,当你选择了这个材料,你就要从心底去认同它,你想的不应该是“我是否错了”,而应该是“我如何好好地去用它”。

作为教师在评讲作文时,要着重点评典型性作文。特别是针对“选材”,给予没有选材认同感的学生以鼓励,并结合作文分析如何利用材料写出不同的立意,这样对学生们更有作用。学生需要的是老师对他们作文的一种肯定,和专门针对作文所做的分析。如果我们能多点耐心对待那些有问题的作文,发掘其可以利用的闪光点,或许能够对学生作文的自我提升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