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组表现手法的辨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组表现手法的辨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表达技巧的重要内容,也是诗歌鉴赏中经常考查的重要知识点,而对比与反衬、动静结合与以动衬静则是表现手法之中经常考查又让学生难以区分的重点,学会辨认和运用它们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准确区分和识别它们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1)对比与反衬。对比是比较中的一种,反衬则是衬托中的一种,两者均是将两个性质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比较,达到肯定一个,否定一个以突显某种形象,意思和情感之目的的表现手法。它们的不同在于用于对比的两个材料在文中地位相当,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共同服务于作者写作目的;而用于反衬的两个材料在文中地位不等,有主次之分,一个材料衬托另一个材料。例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夜依旧。不是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元夕》欧阳修)。诗人为了表达爱情遭遇的伤感与苦痛,将“今年”与“去年”元夜时情景作比较,以突出去年元夜的幸福和今年之夜的孤独伤感。两种现象性质相反,但同样重要,无主次之次。

再如“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采桑子》冯延已)。词中写的“我”“独自寻芳”,“悲凉”“亦断肠”,抒发“我”失去伴侣后的悲伤之情,为主要写作对象;同时又写了“各自双双”的蝶与燕,为“我”之反面的次要材料,以蝶与燕之形象衬托“我”之形象,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为反衬。

(2)动静结合与以动衬静。这两种手法都是写景(或环境描写)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所写对象(环境景色)必须既有动景也有静景。它们的不同在于:动静结合手法中的动景与静景均为作者所要展现的意象,进而共同表现环境的生机、和谐或优美;而以动衬静则是“静”是诗歌表现目的,动景是陪衬,只为加强“静”的程度。例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材,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节选)。陶渊明为了表现田园生活的自然,朴实,和谐,写了动景“狗吠”“鸡鸣”,又写了静景“榆柳”“桃李”,共同表现田园生活安新与温暖,因此这种表现手法为动静结合。

再如“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节选,贾岛)。诗人为表现夜色之静,写了一个“僧敲月下门”的细节,“僧敲”之动(声响)使夜之静更静,故本诗此处的表现手法为以动衬静。

只有知道以上两组重要表现手法的细微差别,才能从根本上掌握这两组手法,准确识别和运用,那么在诗歌阅读实践中才不会混淆不清,误答错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