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利用农民行为习惯开展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利用农民行为习惯开展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研究农民行为习惯的改变过程,分析影响农民行为改变的因素和动力,划分农民行为改变过程的层次。介绍不同农民行为改变过程的层次与宜州市在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工作进程结合的应用表现,提出改变农民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探索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农民;行为习惯;改变层次;耕地质量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S3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66

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推广项目的开展实施除了受项目技术本身的影响外,农民的行为习惯与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方法也会对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分析农民行为习惯,了解和分析其习惯改变的因素和层次,并结合项目开展进程实施针对性的措施,以能达到较好的目的和效果。

宜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全市辖 16 乡(镇) ,210个村委(社区),总人口62.86万,耕地面积 39800万m2,其中水田面积19593万m2。稻谷平均产量 480kg/667m2。宜州市土壤成土母岩以石灰岩和沙页岩为主,稻田土壤类型主要有潴育性水稻田。稻田土壤肥力中等偏低,尤其是有机质含量和有效钾含量偏低,其中有机质含量≥2.5%的占7.63 %,1.5%~2.5%的占 72.3 %,

1 行为习惯的定义与改变的层次

1.1 行为习惯的定义

根据综合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人在后天条件反射下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采用者主要为农户,所以需了解农户的行为习惯,分析其处于哪个转变阶段。

1.2 农民行为改变过程的层次

1.2.1 知识的改变

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加力气,农民无须学习新技术。这种行为习惯不改变,农业创新成果难以推广应用。要通过推广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能力。因此,知识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基础。

1.2.2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比知识的改变难度更大一些。需要将科技和致富联系起来,让农民耳濡目染,才能逐渐改变农民的态度。

1.2.3 技能的改变

掌握知识和转变态度之后,要引导农民主动学习新技术。由于技术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改变农民技能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有恒心、耐心。

1.2.4 行为的改变

行为改变是改变的最高层次。知识、态度、技能改变后,便可以运用技能,真抓实干,行为才会发生改变。

1.2.5 团体行为的改变

团体行为的改变是某一农村社会范围内多数农民行为改变的综合。由于农民是一个异质群体,个体间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劳动能力等差异较大,因此,这一层次改变的难度最大、时间最长。推广某一项农业创新技术,社区内的农民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为改变层次(阶段)。农业推广人员要善于分析不同农民属于哪个行为改变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推广工作,善于激发推广对象的积极性,增强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自身需要、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消除行为改变的阻力――推广对象的观念素质及外部环境中的阻力。

2 农民行为习惯改变的影响因素

2.1 示范成果的展示

新技术的示范成果越明显,展示面越广泛,越能消除农民对新技术的顾虑,从内心信任并去接受这项技术。

2.2 新技术的趣味性和盈利性

兴趣能激发采用者的求知欲,让其产生去接触、去学习、去应用的欲望,是新技术能否传达到采用者的前提;而盈利性则是是否被接受和采用的关键。

2.3 推广人员的认同度

农户对推广人员的认同度影响新技术的推广效果。农户往往对自己信任、认同度高的推广人员的意见非常重视,愿意接受并去效仿。

3 农民行为习惯与耕地质量提升工作进程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投入资金的增长,且化肥有轻便,见效快、效果明显的特点,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故农村生产中施用化肥量增长较快。为了改变现状,宜州市从2014年开始实施耕质量提升项目。主要是通过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冬种绿肥等一系列措施,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维持土壤养分矿化的动态平衡,增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调节土壤酸咸平衡、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防治污染的综合作用。

根据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的实施程度c农民的互动情况分为4个阶段:

3.1 无意向阶段:宣传培训到位,带动农户积极参与

项目开始实施时,农民大部分处于无意向阶段。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加力气,农民无需学习新技术,有知识改变的惰性。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干预,让更多的群众接触和了解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接受新的技术。充分认识到“知识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基础”。刚开始,也会遇到困难,2014年发展冬种绿肥时,在村里开了动员会,动员村屯户参与。在统计有意向种植的农户名单和种植面积时,农户因为“怕麻烦,春耕时挨提前要水,挨多打一轮田”、“他们不种我也不种”、“想种呀,但到时怕没有人帮打田”等原因造成农户观望心理严重,实际参与农户数量为0。面对这种情况,由村民熟悉和信任的技术员进行讲解动员,宣传技术优点、分析利弊并通过联系机耕师傅等实际行动,为村民解决后顾之忧,最终使工作进展顺利。

2014―2016年,宜州市培训市级农业技术干部和乡镇干部以及村委干部545人次,农民技术员和部分农户代表1580人次,2017年印发技术资料5万份发放给农民,做到项目区内每户有1个明白人,有1份技术手册。还出动宣传车55辆次,拉挂横幅130条,张贴宣传标语120份次,让农户充分接触和了解到相关技术。

3.2 意向阶段:试验示范展示效果,促进农户知识和态度转变

当我站技术员与农户达成实施意向时,要及时展示该新技术的成效,通过看现场和图片等形式让带头人了解到信息。2014年完成绿简比试验5个、商品有机肥简比试验9个、商品有机肥品种筛选试验2个;2015年完成定点监测对比试验5个 ,完成绿简比试验5个、商品有机肥简比试验9个、商品有机肥品种筛选试验1个。福龙等乡镇建立67hm2以上的示范片5个,示范面积1667hm2,通过示范带动周围农民,并把取得的正面效果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形成思想意识和行动上的转变。

3.3 行动阶段:增强补贴力度,有效促进农民行动上的转变

即项目实施的过程。作为农技推广人员,要对农户进行详细的应用技术指导,让农民掌握技术,在生产中应用顺利,并见到成效,给作物带来产量和质量上的提升,只有让农户看到好处,农民才会主动去寻求新技术。

2014―2016年,宜州市耕地质量提升的技术模式为“增施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在项目支持下,2014―2015年宜州市发放红花草种子14158.5kg,种植面积960万m2。2015年项目区早稻增施商品有机肥面积1427hm2,发放补帖商品有机肥972.225t。2015年项目区晚稻增施商品有机肥面积333hm2,发放补帖商品有机肥23.041t,分布在德胜、福龙等乡镇;2014―2016年秋冬项目区完成绿肥种植1667hm2,发放补帖红花草种子23550kg,油菜种子2390kg。2016年7月发放补帖商品有机肥457t,年增施商品有机肥面积110hm2。在政策上增强补贴力度,生产各阶段技术跟进,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农民行为习惯从技术上的改变转变为行为上的改变。

3.4 维持阶段:推广生态理念,有力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这1阶段,是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的持续实施过程。此时,由于实施范围广,在几个乡镇之间实施,造成技术水平不均衡,农民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为改变层次(阶段),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还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由于宜州市耕地质量提升采用的主要技术模式为“有机肥料+绿肥”,对产量增产效果较低,对品质的增加效果不直观,增益效果不够直接,所以农户容易有倦怠心理。此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激励,我站在工作中,根据项目实施的好坏给予不同的政策补贴,提高农户积极性。争取把小团体行为的改变变成大团体行为的改变,把部分团体行为的改变变成全部团体行为的改变。

4 耕地质量提升成效

4.1 耕地质量得到提升

根据对5个效果监测点连续3a的土壤样品测试结果,冬种绿肥、增施商品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增加3.7~4.7g/kg,全氮增加0.12~0.15mg/K,有效磷增加2.1~2.8mg/K,速效钾增加15~20mg/K。

2014示范区年平均干谷产量586.8kg/667m2比对照区的平均产量497.6kg/667m2增产89.2kg,增17.9%。2015项目区完成增施有机肥面积333hm2。水稻增产116.62fkg,平均每667m2增产20.3kg,增收50.75元。据测算,通过绿肥种植、增施商品有机肥后,可减少氮肥投入3kg/667m2,减少磷肥投入5kg/667m2,减少钾肥投入2.5kg/667m2。节约肥料投入16.5元/667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绿色的、生态的理念深入民心

在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把科学的、绿色的、生态的理念传播到群众中去,让农民习惯从生态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指导生产。培养农民从科学观,大局观角度去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与文献

[1]雷伯(Reber),李伯黍,译.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高启杰.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农民行为研究[J].南方农村,1999

(5).

[3]何竹明.农技推广应用中农户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