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左宗棠与吴大篆书《安西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左宗棠与吴大篆书《安西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864年,原本是中亚浩罕国舞师的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的南疆地区,在沙俄和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其于1865年成立了“哲德沙尔国”,意即“七城之国”,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针对阿古柏的侵略行径,当时清政府内部有人提出放弃塞防,“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但是左宗棠(字季高,号湘上农人,谥文襄)力排众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于是在光绪元年(1875年)5月,左宗棠以63岁高龄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拥有筹兵、筹饷和指挥全权。光绪二年二月,左宗棠移驻肃州,就近指挥新疆战事,各路大军陆续西行出关。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子兵法》有云“军无粮食则亡”。左宗棠作为大军的统帅,自然深知粮草的重要性。在出征之前,他曾做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在给朝廷的奏章中说:“现在赶制大车,已购车骡三千头,(qīn)西向,势已垂成,事难中止。”朝廷在回复公文中也嘱咐:“粮台必紧居大军之后。”

可是丝路绵延千里,又多是戈壁荒漠,运粮西行绝非易事。左宗棠在给朝廷的奏章中就指出了这一困境:“按肃州、安西越哈密二十四站,计程虽止二千二百余里,而道路绵长,又多戈壁,车驮驼只均须就水草柴薪之便憩息牧饮,不能按站而行,中间人畜疲乏,又须停住养息,即催趱迫促,断非三十余日不能到巴(里坤)。”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粮草运输之艰辛。

运粮不易,筹粮更难。要想筹集大批的粮草运往前线也绝非易事。也就在此时,左宗棠给时任陕甘学政的吴大(字止敬,又字清卿)写了一封信札(图1):

清卿仁兄大人阁下:奉别后乃心东往,日夜与俱,计伏暑遄征星轺安吉。此函到时,已抵西安矣!兰州自七月以来,所属狄道、靖远两遇雹灾。幸在豆麦登场之后,所伤糜粟无多,年景尚无大碍。粮价顿减,民气稍舒。闻秦中则谷贱更甚,私用为慰。惟肃州、安西、哈密颇苦燥(hàn,蒸烤之意),古济亦亟盼雨泽。采粮运,仍形棘手。天时不齐,人事艰窘,因之未能弛劳也。试事已示期十八日,齐集补岁试后录送遗下,约需数日,一切饬李涵生察例出示,歌鹿鸣者于于而来矣!

大著《安西颂》饬递廿本奉寄(外空同题名十幡)。如需分致,当令续拓奉上。

手此。敬请

大安!七月十一日 愚弟 左宗棠 拜上

吴大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39岁时出任陕甘学政。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左宗棠很谦虚,亦对吴大颇为欣赏。左要比吴年长23岁,但是左仍称吴为“清卿仁兄”,落款自称为“愚弟”。另外也可从中看出,为了筹集粮草,左宗棠还对庄稼的收成、天气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这也正是一个统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他在信中指出狄道(今临洮县)、靖远两次遇到了雹灾,但都是在收割之后,所以对粮价影响不大,有的地方因丰收,如秦中谷价则是很便宜的。但是肃州(今酒泉市)、安西、哈密却非常干旱。在采购、运输粮草的过程中,天时与人事的困窘,使他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此外,左宗棠非常重视教育,由于在左宗棠督甘之前,陕、甘两省实行合闱,也就是说甘肃的士子要到西安参加乡试,由于路途遥遥,一些寒士因此而被拒之门外。左宗棠到任后,他上报朝廷,建议陕、甘分闱,在得到朝廷的应允后,他亲自选址在兰州的萃英门(今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修建了贡院。他在这封信中告诉吴大考试的时间,并且自信地指出“歌鹿鸣者于于而来矣”,也就是说有才学的人一定会缓缓地前来。据说参加此次乡试的士子达3000余人,最后左宗棠颇为欣赏的兰山书院考生安维峻不负众望,夺得了“解元”。

在信的最后,左宗棠还告知寄递吴大所作《安西颂》刻石拓本20本(图2)。《安西颂》为吴大撰写,并将此文寄与左宗棠,左宗棠命人勒石树碑。

《安西颂》全文如下:

穆穆我后,治格西秦。梃生圣佐,福兹下民。爰会林旅,将守斯神。济乱返正,德溥化甄。九功咸则,文治遂修。辟雍盛史,昭耀千秋。云兴纳俊,雉飞降休。其道大亨,政勤以优。百禄(shí,同“实”)宠,重光累(厘)。消摇比户,于乐清时。雨我畴圃,万宝来祺。子孙永享,而寿而饴。秦山历历,大河洋洋。夏罔盛阴,秋不严阳。芬表端,灵颖称祥。作诗铭碣,(mào)德其张。

从《安西颂》中可以看出吴大篆书结体长方,用笔圆劲凝重。吴大18岁师从陈奂(字硕甫)习篆,由邓石如入手,上溯“二李”(李斯、李阳冰);中年后好吉金并参以古籀,因此又以清劲之笔一改邓石如之法。

左宗棠看到吴大所作《安西颂》后,命人勒石树于陕甘总督署所在地――节园(今兰州市委所在地),可惜碑今已不存。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左宗棠巡视嘉峪关,发现道路狭窄,墙垣有四处塌毁,送饬令驻防营筹措修整,每日按时开闭关门。并亲手题“天下第一雄关”6个大字横额,悬挂关头。稍后,又嵌上吴大澄撰写的《安西颂》碑于关内。后来左宗棠曾写信给吴:“续篆整幅,遒劲更胜,当饬嘉峪守关将钩勒,为雄关添一掌故。”也就是说,《安西颂》还在嘉峪关勒石树碑,左宗棠寄给吴大的也许就是此碑的拓片(图3)。另外,《安西颂》的拓片也曾现身于另一家拍卖公司,只不过是只发现的四条幅中的第一条,可见到“大清光绪纪元岁次乙亥(1875年)夏六月,提督陕甘学政翰林院编修吴县吴大澄集嵩山《开母庙石阙铭》字作《安西颂》并书”的落款,似是以其篆书四条屏为蓝本所刻。

从左宗棠将《安西颂》的拓片寄给吴大,可见左公即便在行军途中、案牍之余,总是手不释卷。

左宗棠这封信札,可谓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写得一丝不苟。人常说“字如其人”,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评价左宗棠的书法说:“文襄篆书笔法如董宣强项(指东汉洛阳令董宣,他刚正不阿,被誉为“硬脖子县令”),虽为令长,故自不凡。”这封信札可以说是左宗棠的书法精品,被收录于1998年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的《名家书信》一书。同时,这封信札没有任何的涂改,从中可以看出左公文思之敏捷和做事的严谨。

责编 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