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的“三情”渗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的“三情”渗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甘肃省庆阳市第一中学)

摘 要: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每一篇文章总是凝聚着作家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受到直接的或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将这些优秀的精神财富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而语文课是学生阅读文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加强情感的渗入,让学生既受到知识的熏陶又沐浴在情感的海洋中。

关键词:语文课;感情;渗入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原点。在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已经明确地把情感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教育教学目标提出来,这实在是科学的、及时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渗透,需要在适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还应有“三情”的渗入,即作者之情、读者(学生)之情和教者之情。

一、作者之情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饱含作者的感情,要读懂作品,首先得理解作者的情感。作者之情或隐或显在作品之中,显情容易理解,而隐情就得挖掘。挖掘隐情应立足于作品而又不限于作品,这就需要读者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当时创作的情境或动机,连同作者寄托于作品中人物的感情,或怒或喜,或乐或悲。只有把握住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品味中就会得到某种启发或某种情感体验。如我们读鲁迅的作品,就得去了解鲁迅,了解鲁迅对当时中国人的感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感情:“挖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然后再去读他的《祝福》,读他的《阿Q正传》,读他的《狂人日记》,这样就会得到情中情,意中意,就对当时的中国人、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了基本的认识,也就懂得了作品中的人物,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形象,而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语文课必须把作者之情弄明白。

二、读者之情

“做一个多情的人”是我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教育目标。每一个读者,面对一篇作品必须将感情融入其中。世界上没有无感情的读者,因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只有融入作品中,与作者之情交融,与作品中人物之情交融,才能得到美感的体验、情感的共鸣。在阅读中读者(学生)的感情并不是完全受制于作者之情、作品之情中,而应该有想象和联想。读作品特别是读名家作品,不一定跪在其脚下仰视,完全可以巨人为梯,站到巨人的肩上去读它,这样就能看得更远、更深,甚至达到一种作家不曾感受到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就是超越,就是创造,于是读书就变得主动,变得自觉,变得意味深长。我们的语文课如果有感情上的渗入,就能有理性上的突破,就能教得轻松,学得愉快,得之丰厚。

三、教者之情

教者之情是语文课“三情”渗入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体态语言,给教学内容赋予情感色彩,因为教师本身的情绪如何,对课堂心理气氛有主导性影响。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慈爱的目光,富有激情的手势,往往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时就会变得积极而主动。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既是情感的吸收者,又是情感的扩散者,更是情感的驾驭者,把作者之情传染出去,把读者之情激发出来,把自身之情融于其中,这样“三情”互渗,就能使课堂情溢似海,情浓于乳,作者、x者、教者三情共鸣,就会有“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效果和收获,这样的课堂则是快乐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课堂。

试想,一个没有情感投入的语文教师,上课没有激情的教师,他的课上会有柳暗花明的出现?会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体验?就更谈不上会有什么美感的享受了。所以说“三情”当中的教者之情尤为重要,他可以把作品中的人物激活,使课堂上的听者激动,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也就不会无动于衷,而是在课堂上受到的情感熏陶,就会有一种情愫激发自己,去自觉地阅读和学习。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同志曾提倡教学中要“四情相通”,这四情是教材之情、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之情、学生对教材的接受之情和师生之情。语文教学就是让美好的情感陶冶学生的心灵。有效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语文课堂。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情感教育的价值。作为语文老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生所思、所想尊重他们的个性及主体思想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才能最终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这只是我从教多年来的一点肤浅认识,不足之处还望同仁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爱斌.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

[2]刘存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三情统一”[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