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教师生活、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教师生活、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调查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及其与工作、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及满意度五点量表对960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①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特点表现为:认知枯竭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成就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②在近郊,女教师的工作、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教师;③满意度与职业枯竭存在显著相关且对职业枯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人口学变量及工作、生活满意度与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有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 小学教师;职业枯竭;满意度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Satisfactio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Burnou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hen Xiaochen, Zhai Dongmei, Lin Danhu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nstitut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job burnout am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rnout and job, life satisfaction. Methods A quantitative survey was administrated among 960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Beijing. Results (1)Significant age difference was found regardingIntellectual Burnout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2)In suburban areas, female teachers have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compared to male teachers. (3)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job burnout. Moreover, job and life satisfac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burnout after controlling for several demographic variables. Conclusion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demographic variables, satisfaction and job burnout among this popula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teacher; Job burnout; Satisfaction

职业枯竭(burnout)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1]。他认为:职业枯竭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该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教师职业枯竭是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延伸[2]。职业枯竭会对教师自身及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危害。国外有研究表明[3],高职业枯竭组的教师比低枯竭组报告有更多的躯体症状,如失眠、心血管疾病、胃溃疡等。另外,教师职业枯竭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危害学生的发展并加剧教师流失问题[4]。

相比较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者也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5-9],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第一,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分歧。例如,关于职业枯竭的性别差异问题,一些研究发现男性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状况显著高于女性教师[6,9];而另有研究表明,职业枯竭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5]。关于教龄对职业枯竭的影响,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有研究表明,教龄6~10年是教师职业枯竭状况最严重的阶段[5];而另有研究显示教师职业枯竭在从教第16~21年时达到高峰[7]。可见,在教师职业枯竭特点问题上,研究者仍存在一定分歧和不一致之处。第二,尚未探讨生活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联系十分密切[10,11]。但已有关于职业枯竭的研究中,尚未涉及生活满意度与职业枯竭关系的探讨[12,13]。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研究证实了职业枯竭与家庭关系的恶化及工作-非工作冲突存在联系[13]。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我们,需要综合考察生活和工作满意度对职业枯竭的影响。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在本研究中重点考察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特点及生活、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关系,以期为缓解教师压力、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北京市18个区县的980名小学教师接受了本次问卷调查,最后得到有效样本960人。其中男教师181人,女教师767人;20~29岁教师309人,30~39岁教师569人,40岁及以上教师71人;市区教师179人,近郊教师327人,远郊教师447人。

1.2 研究工具

1.2.1 职业枯竭 采用王芳、许燕(2003)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ES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14]。该量表包含32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0~6),0代表“从不”,6代表“总是”。量表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认知枯竭和个人成就感低4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包括9、7、10和6道题目。每个维度单独计算总分,不累加4个维度的总分。其中“情绪衰竭”、“去人性化”、“认知枯竭”得分越高,说明枯竭程度越高,“个人成就感”得分越高,说明枯竭程度越低。本研究中,情绪衰竭、去人性化、认知枯竭和个人成就感低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分别为0.91、0.79、0.88和0.79。

1.2.2 满意度 包括工作和生活满意度两个方面,工作和生活满意度均用5点量表评定,1代表“很不满意”,5代表“非常满意”。

1.3 研究程序 利用教师开会时间进行团体施测,所有被试全部匿名,要求按统一指导语独立完成。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基本情况 见表1。

以性别、年龄和地区为自变量,职业枯竭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变量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年龄的主效应显著(F(2,744)=3.600,P

2.2 小学教师工作、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见表2。

以性别、年龄和地区为自变量、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变量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性别和地区的交互作用显著(F(2,900)=2.490,P

2.3 工作、生活满意度与职业枯竭 见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工作、生活满意度与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认知枯竭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成就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2.4 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以人口学变量及工作、生活满意度为自变量,职业枯竭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层逐步回归分析。先将人口学变量用强迫进入法(Enter)进入第一层,再将生活和工作满意度以逐步分析法(Stepwise)进入第二层,回归分析所得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看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后,工作和生活满意度依然可以显著地预测教师的职业枯竭情况。具体表现为,工作和生活满意度越低,教师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认知枯竭程度越高;而工作和生活满意度越高,教师的成就感越高。

3 讨 论

3.1 教师职业枯竭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在认知枯竭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30~39岁及40岁以上教师的认知枯竭程度显著高于20~29岁的教师。认知枯竭表现为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再学习能力差,体验到知识上的枯竭感[14]。除生理因素导致认知枯竭程度增高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职业因素是影响中年人认知活动的主要因素。如果个人所进行的职业活动需要发挥个人的主动性,需要运用个人的思想,需要个人进行独立判断等,那么这种事业活动有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对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15]。鉴于此,我们认为,为减轻教师的认知枯竭问题,应激发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安排上给予教师一定的自。

在成就感维度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教师的成就感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增加的趋势,20~29岁教师的成就感显著低于年长的教师。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这一结果:首先,随着年龄增长,老师们在各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经验并渐渐适应了自己的职业角色,对于学生的问题及上级领导的要求渐渐摸索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应对方法。工作的适应和经验的积累使教师会体验到成就感逐渐增长[5]。另外,成就感的年龄差异可能与教师的期望有关。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员工对于职业、工作单位及其自身效能感的期望会对职业枯竭产生显著影响。期望与现实的落差越大,这种落差对于员工的影响就越大。Stevens和O'Neill的研究表明,更为有经验的员工会根据自身能力调整职业期望[13]。据此,我们认为,年轻教师的成就感低可能是由于理想落空所致;而年长教师之所以能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根据工作及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了职业期望,缩小了期望与现实间的差距。

3.2 教师工作、生活满意度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在近郊,男性教师的工作及生活满意度均低于女性教师。这很可能与男老师的特殊处境与困惑有关。众所周知,小学教师向来是女性的“领地”,性别偏见会给男老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在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里,男性的角色应该是家庭的支柱,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6],相对微薄的收入更易使男性教师感到经济压力较大,进而对工作的不满情绪也较高。至于为什么在市区和远郊,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工作、生活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查明。

3.3 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枯竭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一结论与已往研究结果一致[11]。回归分析发现,在人口学变量得到控制后,工作满意度对职业枯竭各维度的预测作用均显著。另有不少研究表明,存在一些变量同时影响着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枯竭。如,舒适的工作环境、充分的社会支持、对工作享有自等[11]。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枯竭二者之间是直接的影响关系,还是通过中介变量产生中介作用,对于该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加以探讨。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已有文献尚未提及生活满意度与职业枯竭的关系,本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对职业枯竭各维度也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除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福利、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外,还可考虑从家庭的角度对职业枯竭问题实施干预,如通过改善与家人的关系等途径提升教师对生活整体的满意度,或在安排课表时尽量照顾到教师个人及家庭的特殊需求(如教师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或家中的病人),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条件去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冲突,进而预防或减轻职业枯竭。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工作、生活满意度对于职业枯竭的影响,以发现影响职业枯竭的核心因素,为预防和解决职业枯竭问题提供新思路。

4 参考文献

[1]叶科.教师职业枯竭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005,(5-6):123-125

[2]刘永兴.关于教师职业枯竭的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005,(5-6):102-105

[3]Guglielmi RS, Tatrow K. Occupational stress, burnout, and health in teachers: A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8,68(1):61-99

[4]Weisberg J, Sagie A. Teachers' physical, mental, and emotional burnout: Impact on intention to quit.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9,133(3):333-339

[5]赵玉芳.中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4

[6]许燕.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3):39-45

[7]刘晓明.中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的现实分析.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0):53-55

[8]雷万胜.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159-161

[9]王芳.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36(5):568-574

[10]姜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研究.心理科学,2006,29(1):162-164

[11]Brewer EW, Clippard LF. Burnout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student support services personne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2,13(2):169-186

[12]许燕.职业枯竭:研究现状与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5):7-11

[13]Cordes CL, Dougherty TW. A review and a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on job burnou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3,18(4):621-656

[14]王芳.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心理学报,2004,36(5):568-574

[1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00-502

(收稿时间:200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