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刍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刍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分析当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各高职院校要分专业构建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并就如何构建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课程体系;高等数学;教学评价;高职

作者简介:段峰(1977-),男,湖北英山人,安徽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安徽 铜陵 24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下高职应用数学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0sqrl2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23-02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高等数学”作为一门传统基础学科,肩负着沉甸甸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因为它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理论知识与素养,是众多专业学科的基石和工具,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力量之源。时下,我国高职学院的专业建设、专业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在各院校逐步展开,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然而,具体到各个不同的院校和专业,数学教育工作者还是很有必要去构建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一、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专业建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计划服从于专业规划,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统筹安排。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则是采用传统的模式,由学院教务处统一安排“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尽管如此,“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还是有以下共性的问题:

1.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由于国家高职教育方针政策的有力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各省高职院校学生录取分数线逐年走低。学生数量上来了,可质量差异却进一步拉大。面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却因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操作困难而止步。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不合适,导致高职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认识严重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

2.教材与教学内容不符合专业需求

时下,高职各学科课程的教材都是琳琅满目。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材也是一样,版本很多,但绝大部分却是“万变不离其宗”,被说成是本科高等数学教材的压缩版实不为过。具体到课堂的教学内容,比较而言,值得肯定的一是分模块式教学,将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图论、关系与代数等知识分成多个教学模块,根据学生专业需要,灵活组合模块实施教学;二是分层次教学,打破自然班级授课模式,将学生按照成绩优劣划分成不同班级进行差异化教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面临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但是,由于教师与各个系部专业之间的专业差距,大多数“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去实践“必须够用,服务于专业”这个宗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也就是说,有必要去深挖专业课程中的“高等数学”教学案例,以此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率。

3.教学模式陈旧

“粉笔+黑板”式的课堂教学依然是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主流模式,学生和教师都适应这种模式,但也不排斥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许多教师愿意采用的,一堂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既可以让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又可以让教师切身体会到现代化教学的魅力。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高等数学”教师采用的几乎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复习引入,定义讲解,定理、公式证明及运用,练习小结等,尽管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比如交流互动式教学、问题情境式教学、自学加指导式教学等等,但教师们很难推陈出新,或者出现极好的个别教学案例却没有得到推广,不能形成有战斗力的教学体系。

4.教学管理制度落后

应该说,现阶段“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管理有比较大的关系。高职院校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管理上,主要考虑的可能是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相关的指标,然而“高等数学”课程不涉及国考、技能证书和升学,因此各学院教务主管部门一般都没有提出什么具体明确的任务或指标性规定,从而学生和教师就没有多大的压力,甚至有学生和某些专业课教师提出可以不学“高等数学”,这是很可怕很可悲的事情。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学上没有压力,教师和学生对其没有正确的认识,怎么能够指望高职院校人才的高产出。

二、构建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针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为了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进一步发挥“高等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服务性”作用,笔者认为分专业构建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对每一个教学团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们参考。

1.统一思想

作为一个学院或一个系部的“高等数学”教学团队,有几个问题需要统一认识。课程定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意义是什么,侧重于学生当前的专业学习,还是为学生后继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或者是为学生的知识积累服务,搞清楚课程定位,教师们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理念:“高等数学”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还是以能力培养为主,课堂教学该如何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团队应该明确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去创新和实践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2.设置教学内容

“高等数学”课程无论是由高职学院统一规划,还是由专业建设规划,教学团队都应该主动争取充足的“高等数学”教学课时,作为理工科一门至关重要的基础课,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到高职一年级应该保证每周至少开设4节课。但一个教学团队是实行模块化教学还是实行分级教学,实行学分制教学或者是其他的某种教学模式,应该有个明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思考。在课时分配、教学模式确定的情况下,无论选定的是哪个版本高等数学教材,实际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应该由教学团队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去调研学生专业学习、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有侧重点的进行相应的安排,努力体现“为专业服务”的特点,从专业课程中挖掘数学教学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降低学生学习专业的难度。针对某个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哪些章节是必修的,哪些是选修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得做一些补充,内容讲多深,花多少教学时间等等问题,都应该经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检验,逐步积累教学经验,逐步形成文字性成果,从而构成课程体系。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新的时代,新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才能够不被时代所淘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一方面是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不断总结各个章节的教法和学法,推陈出新,不断鼓励“教师个人创新,教学团队一起推动”,即对优秀的教学案例,教学团队一起讨论、评价、改进、推广,使“高等数学”课堂出现更多的“精彩一课”,使教师们在备课时有更多的参考和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所欠缺并被忽视的,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和专业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数学建模课和数学实验课是非常理想的方式方法。但在高职院校,究竟如何开课、课堂如何组织教学、教学题材有限等等问题,导致实践课程很难大面积推广,所以在创新教学方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积累培养数学实践能力方面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

4.确立课程评价办法。

作为一门课程,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检查教师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获取的知识、能力的一个总结。制定“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办法,是教学团队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是关系到教师教、学生学的策略与动机问题,是应该“有所为”的问题。现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多项指标综合考核的办法值得借鉴,比如一种考核办法是按比例实行“期末笔试成绩+日常表现成绩+实践能力考核成绩”,这比较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就显得更加合理,对高职学生而言,理论知识不强的学生可以偏重于实践能力学习、可以规范自己的日常表现,显然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学团队在制定评价办法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有侧重点的评价,可以尝试多种考核方式方法,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三、结束语

构建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是为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指明方向,是一项应该常抓不懈、逐步完善的系统性工作,是每一位“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任务。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逐步完善的新时期,高职“高等数学”作为必修的基础学科,不应对时代的发展无动于衷,不应被教学改革的大潮所遗忘,应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与时俱进、团结协作,积极投身于教学教研,构建适应于学院和专业发展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为高职学院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波.关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3]张野芳,李长青,吴伟志.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4]戴兴波.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