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学加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本文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分析了挫折的成因以及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注意的因素,结合体育教学的特征,提出了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学生;挫折;体育教学;抗挫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226-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学校培养的各类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风险、挫折、失败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就需要人们具有驾驭和克服挫折的各种能力,然而当代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及心理素质普遍较差,遇到挫折往往会不知所措,有些人表现出紧张,放弃自己的追求,工作和学习的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使心理失衡,引起身心疾病,导致行为失常,甚至在绝望中轻生。近年来,我国大中学生中因承受不起挫折,轻生乃至犯罪的有不少学生,其中也不乏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面对挫折,而另一些则表现出乐观、硬朗的态度,他们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得到锻炼和磨砺,最后取得成功。

新《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体育教学任务中重点充实了保护学生健康与安全,适应社会环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新内容。青少年时期,是促进身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其特殊的功能。本文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体育教学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一、挫折概念及成因

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受干扰或破坏,或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挫折对人有利有弊,抗挫折能力强的人,较少产生消极的挫折情绪反应,能及时、主动地以有效的心理行为来战胜挫折。而抗挫折能力弱的人,容易由于对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面对而采取了不适应的方式,造成对挫折的反应过于明显、强烈、持久,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行为去适应挫折。

(一)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往往是学生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如天灾人祸。客观因素所造成的挫折往往也是难以预料和难以抗拒的。但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

(二)社会因素

主要指在大学生活中所遇到的政治生活(评模、入党等)、经济生活(生活水准、奖学金等)、校风校纪、社会伦理道德、地方风俗习惯以及多重人际关系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造成的挫折影响力较为普遍。

(三)个体因素

如个人生理上的缺陷;个人知识、能力、气质上同其人的差距;学生多种需要的冲突,以及个人的世界观的问题。因为需要是人对各种客观事物感到未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驱力。在其驱使下,人们去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有的如愿以偿,有的则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满足;有的同学因为思想或生活问题而受到领导、老师的批评教育甚至处分等等,于是内心挫折产生,这类挫折是个体因素造成的。

二、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能力

(一)挫折的两重性

挫折既会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失败与成功尤如孪生兄弟,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最后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失败和挫折并不是坏事。它能给人以打击,甚至使人沉沦,但更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及奋起的勇气。大凡有成就之人都经历艰险和磨难,而在逆境中崛起。挫折和失败打破人们主观的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的幻想,教育学生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用理智的态度面对现实,使学生懂得正确分析主客观原因所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激发迎接挑战和战胜挫折的内在动力。

(二)挫折的耐受性的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神经类型、体质状况等对人的耐挫折能力都有影响。体格健康、神经类型强而均衡的人要比体弱多病、神经脆弱的人更经得起挫折,而挫折的经历和受教育程度也有极大的关系。实践证明,经历挫折越多,其知识、经验就越丰富,克服挫折的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对越强。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挫折观

充分认识人生规律和自然现象,保持良好的心境,用理智的心态检查自己的需求是否可行,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合理需要不到满足或受挫折时应控制消极情绪,促其向积极情绪转化。

三、体育教学与挫折

体育教学在运动技术教学方面是让学生展现自我,丰富生活的教学。但由于身体条件的不同往往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大部分跟挫折有关。每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都要经受挫折的考验。有些项目本身就具有挫折情境因素,如跳高项目,无论是最后的胜利者还是途中遭淘汰者,均是以“失败”而告终,随着横竿一次次升高,心理素质差,尤其是对挫折承受力弱的人,虽然有优秀的技术,也会在横竿前怯步,在比赛中失利。这对学生的自我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有些项目本身无明显挫折情境因素,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也构成了挫折情境因素,如天气、身体健康等因素的影响运动能力不能达到原有水平;有些学生身体素质特别差,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考试标准;在教学比赛中,由于同伴缺乏配合或水平差影响比赛结果等等都会构成挫折情境。可以说在体育教学或者课外体育活动中,时刻都存在挫折情境。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挫折的原因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外界客观因素;另一类是内在主观原因。无论哪种原因构成挫折情境,在一定范围内对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超出一定范围则对人的成长是有害的。一个人在社会上难免要遇到各种挫折,只有正确的面对才能有作为。在某种意义上说在体育运动中经受挫折的考验,所付出的代价是最低的。这正是学校体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所在。

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基本策略

心理学认为,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三者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心理挫折。挫折情境与挫折反应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是通过挫折认知来确定。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一)创造适中的挫折情境

体育教学中挫折情境无处不在,但挫折程度不同,学生个体差别则更大。在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课如果不用心设计,对有些学生来说构不成挫折情境;而对还有些学生来说则无时不受挫折。前者,学生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体育课对他们来说是享受,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作用甚少;而后者,学生的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低,有的体型肥胖,他们对体育课产生恐惧感,自信心受到伤害,以致有的学生装病、逃课,这都是不合理的。体育教学使他们的所受的挫折程度过深,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受挫折情境适中。首先,教学内容选择应因人而异,特别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教师有目的的使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选择相对较难的项目,反之亦然。其次,教学方法上,前者,多组织教学比赛,在比赛中,感受挫折,同时提高难度,严要求。后者则多组织游戏活动,降低要求,减少他们的挫折程度。第三,考试内容上不要把身体素质的比例放得太高,主要考学生学习的态度、体育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运动能力提高的程度。

(二)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水平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先天不足,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加上有些学生由于体育课的成绩影响评优,学生通过努力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能正确面对。这时,教师应合理要求,不断鼓励,使他们感到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挫折的,提高其对挫折认知的水平。耐力跑是绝大部分学生最害怕的一个项目,有些学生会想办法逃避,而耐力跑是提高心肺功能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好手段,更是提高学生抗挫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也有些学生由于先天的优越,在体育运动中非常自负,还有些学生本来就过高的估计自己,往往能力与目标产生矛盾,他们经不起挫折,影响其正常水平的发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

(三)引导学生对挫折的正确的反应

学生受到挫折会引起种种心理与生理反应,心理上反应有攻击、焦虑、冷漠、等,在生理上,个体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如果长期处于挫折情境中得不到解脱,将引起身心病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反应。如耐力跑项目,尽管给人带来困难,但可以锻练人的意志,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次,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任何运动项目都必须通过刻苦的训练,提高技战术水平才能赢得胜利。第三,面对挫折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可以变得乐观、坚强,可以顺利地解除各种忧虑和困扰。体育比赛中,一时的失利如果自暴自弃必将自食其果。第四,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碰到挫折应利用理智的力量稳定自己的情绪。任何体育比赛都如此,教师在教学比赛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有适度的挫折情境,并教育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知,面对挫折做出正确的反应,才能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五、结论

(一)体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特点,了解其承受能力,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挫折情境。

(二)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考试办法,正确处理先后天关系,充分考虑学生提高的程度与学习态度。

(三)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多方面积极因素的结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

综上所述,加强体育教育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身心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完成,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授人之鱼,只供一日之餐,教人渔法,则可终身受益”,教会学生克服挫折与困难的方法无疑对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5-80.

[2]盎教昌.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0―95.

[3]祝蓓呈等.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0―50.

[4]李样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0―80.

[5]许又新.调节与适应[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70.

[6]黄叔怀.健康教育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35―85.

[7]风肖玉.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