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心引力》:视觉诱惑与哲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心引力》:视觉诱惑与哲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撰写剧本并执导,影片将背景设定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影片情节简单却极富吸引力,它给观众带来双重审美。第一重来自于视听,片中那新奇、壮丽的影像语言,使观众获得感官的审美愉悦。第二重则来自于观众对影片的反思,它的情节亦让受众可以投射自我心理欲望,引发观众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从而使其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本文从美学展示、哲学诉求以及阐释手法三方面,浅析影片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地心引力》;美学展示;哲学诉求;阐释手法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撰写剧本并执导,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作为开幕影片放映后,立即引起了热议。具有代表性的是以《阿凡达》为3D电影树立了行业标杆的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评价:“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影片。”[1]影片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不外乎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影片讲述了一个“好故事”;其二是影片的故事“讲得好”,带给观众逼真的感官体验。影片将背景设定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在探索号航天飞机外,女科学家瑞恩等人出舱进行修理工作。此时卫星碎片形成的宇宙垃圾袭击了航天飞机,除了经验老道的马特和仅接受了六个月宇航员训练的瑞恩两人,其他人全部丧命。而马特随后也为保护瑞恩而牺牲了自己。瑞恩在遭遇了重重险情后,终于想方设法回到了地球。影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带给观者从始至终的吸引力,观众甚至要不时握一下身边座椅的扶手,来确定自己不是在太空中漂泊。影片带给观众双重的审美,第一重来自于视听,片中那新奇、壮丽的影像语言,使观众获得感官的审美愉悦;第二重则来自于观众对影片的反思,它的情节亦让受众可以投射自我心理欲望,引发观众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从而使其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本文从美学展示、哲学诉求以及阐释手法三方面,浅析影片的艺术魅力。

一、美学展示――现代科技的感官盛宴

(一)题材选择

题材的选择是电影的基石,是影片能否对观众产生吸引力的关键。《地心引力》作为一部科幻作品,与好莱坞惯常使用的题材有所不同。在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以“世界末日”“时光穿梭”“平行宇宙”“天外来客”“超级英雄”等题材为限定,将同样的“旧酒”装进不同的“新瓶”中,只要“新瓶”足够花哨,就能吸引观众不断走进影院。如,《变形金刚》系列,至2014年已拍摄四部,剧情上虽缺乏足够吸引力,但观众就是对不断加入的“新金刚”买账,这一系列已成为吸金利器。相比之下,《地心引力》的题材是突破常规的。影片的题材是非常现实的,主人公并非什么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或毁灭世界的外星生物,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人员,甚至她在地上进行模拟着陆训练时每次都失败。瑞恩的平凡带给观众切实的同理心,也将人类面对浩瀚宇宙时的渺小无助彻底展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题材的现实性,不仅体现在主人公身上,还体现在影片的诸多细节上。影片中的背景美国技术人员为哈勃望远镜安装新程序,俄罗斯发射导弹进行反卫星演习等等,均是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虽然轨道上的宇宙垃圾击中航天飞机是小概率事件,但也反映出越来越多的宇宙垃圾的危害。而很多科幻片中热衷的太空旅行,则没有出现在《地心引力》中。影片中规中矩反映了人类在太空可以做到的一些事情,并进行了合理的夸大,如长距离的太空漫步等。此外,中国的“天宫”空间站、“神舟”飞船等,取材于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现状,更让不少中国观众感到亲切。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影现实到适合包括中、俄、美在内的每个地球人产生设身处地的自我投射,不仅有情感认同,而且有心理投射。

(二)技术运用

当今的电影3D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当然,对3D技术的运用,不同论者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如,周进就认为2D电影有其独特的优势,“2D电影在叙事方面具有独特的距离感优势,这样的距离感正好符合人类天生对故事性内容的持久兴趣及旁观性。”[2]尽管比起《环太平洋》《阿凡达》等完全虚构的科幻片而言,《地心引力》的题材选择更加倾向于写实,幻想的成分较少,但是这部电影依旧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仰仗于最新的数码技术。在这部影片中,3D不是一种招徕观众的噱头,而是影片叙事的重要手段。

《地心引力》采用了现代IMAX3D技术,这能给观众带来非常强烈的震撼感和真实感,突出了想象力的思维,给影片增添了生命力。观众只需佩戴带有偏振片的3D眼镜,就能看到逼真的全视野立体效果。影像的真实性使其对观众的吸引力大大增强,观众愿意为身临其境体验太空漫步而买单,影片的票房也就有了保证。其次,影片的特效制作十分成功。对于整个影片来说,宇航员漂浮在外太空,毫无地心引力的环境必须塑造得真实可信,这是整个电影得以成功的基础。尽管片中还存在些许瑕疵,但大体而言,影像呈现给观众的所有关于宇宙、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银幕再现是逼真的,令人信服的。甚至有观众声称,看完电影离开电影院后,仍产生有失重的错觉。尽管绝大多数的观众没有亲眼从太空中俯瞰过地球,但特效所创造的银幕奇观至少与观众内心对地球以及茫茫宇宙的想象相吻合。最后,整个影片中,导演加强了对长镜头的应用,在长镜头中变换视角,能将观众带往更加具有深度的立体空间中,震撼和拓展着观众的感官体验,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梦境般的感受。

二、哲学诉求――生存视阈下的超越

好的电影绝不仅仅满足于挑战观众感官体验极限,使观众被片中险象环生的视听感官刺激所迷恋。若仅有猎奇的景观和噱头,那这部影片就只不过是剧情放在太空的另一个荒岛求生或密室求生版本罢了。历来科幻电影承担的往往是表现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来的奋斗过程的任务,而此片表现了对于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

(一)对科技双刃剑的思考

影片中多次出现一些“绝境”,如瑞恩在氧气行将耗尽之时才进入空间站,瑞恩与卫星碎片擦肩而过,瑞恩与马特,瑞恩与空间站之间仅有一线之牵,等等。表面上看,这些情节十分老套,实际上,这正体现了影片对科技的思索。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人类所及的范围极大扩展。机械不仅延伸了人类的触角,也延伸了人类的欲望。对地球内部的不断勘探,以及对外太空的开发,都可以看出人类的野心。当人类上天入地之时,却不能忘记科技不是万能的,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它的负面效应足以置人于死地。1978年,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唐纳德・凯斯勒便提出了“凯斯勒综合征”,即各种太空垃圾的密集度已经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这将对国际空间站等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人类缔造这些太空垃圾,这些垃圾再回头惩罚人类,部分程度上,表达了阿方索对于未来人类开发太空的灰色展望。

(二)对回归母题的再现

影片主题讲述的是回归地球,实际上是对母亲的回归,对家园的回归。片中,在瑞恩放弃希望坐以待毙之时,无线电连接到了地球上的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他们言语不通,瑞恩无法达到求救的目的。她惟一听得懂的是对方的几个简单的音节、犬吠、婴儿的啼哭等,瑞恩决定在这些声音中走向生命的尽头,体现的又是一种对自然之初的回归。从影片的整体上来说,全片一直都在张扬瑞恩的求生意志,甚至提到了瑞恩女儿的意外死亡。瑞恩因女儿的死而自责,无法走出过往伤痛,一直缺乏人生动力和直面人生的勇气。而马特既是她朋友,也是她的救命恩人,同时还在她迷茫之际充当她的精神导师。马特为救瑞恩而牺牲,这给了瑞恩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在茫茫的宇宙中,瑞恩的求生反映了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永恒探寻,体现的又是一种向生命本体价值的回归。

(三)对终极孤独的挖掘

影片精心安排了喋喋不休的资深宇航员马特,他对诉说的渴望,对人与人关系的珍惜,正是孤独的一种体现。在寂静的真空中,电波信号是宇航员与人类同胞交流的惟一介质。然而为使瑞恩进入更孤独无助的状态,为了后面强化她的重生,同时也为了加强悲剧色彩,马特牺牲了自己使得瑞恩进入空间站。此时的瑞恩置身浩瀚宇宙,成了茫茫太空中空难的惟一幸存者,陷入到终极孤独的状态中。瑞恩无法联系休斯顿航天中心,也无法与远去的马特沟通,她只剩下了自己。通过无线电联系上了地球,却是语言不通的种族,她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当然对方也一样。瑞恩的失语状态,是孤独的一部分。当她无法操控飞船飞向空间站,她的希望破灭了,在黑暗的太空中孤独死亡是她将要面对的结局。此时,人类力量的弱小和宇宙的广袤无垠形成鲜明对比。观众此时亦沉醉其中,并随着剧情一起实现了对自身面临困境的置换和逃离。

三、阐释手法――隐喻表述的运用

《地心引力》中大量使用隐喻的表现方式。关于这一点,正如好莱坞银幕剧作教学家罗伯特・麦基所说:“故事大师对事件的选择和安排即是其对社会现实中各个层面之间的互相关联所作的精辟妙喻。剥开其人物塑造和场景设置的表层,故事结构便展示出作者个人的宇宙观,他对世间万物之所以如是的最深层的模式和动因的深刻见解――这是他为生活的隐藏秩序所描画的地图。”[3]影片中带有隐喻色彩的场景很多。如,瑞恩进入空间站后蜷曲而放松的姿势,暗示着人类胚胎在母体子宫里的造型,此时的瑞恩如同婴儿在母亲的羊水中生长,背景音乐也变得如梦境般舒缓安宁。连接宇航员与航天飞机或空间站的那根“生命线”隐喻着脐带,斩断那条带子则意味着与母体的分离,无论瑞恩是否准备好,都要自己面对生活。瑞恩重返地球后落入水中,从水里出舱,比喻人类“生产”的结束,暗示着瑞恩获得重生。瑞恩因为不习惯重力状态,着陆后先是趴在沙滩上,到站立、行走,既可认为是人类从婴儿至成年的成长,亦被认为包含了地球生命从爬行类低等生物到人类高等生物的进化寓意。凡此种种,片中运用了大量带有隐喻意味的镜头语言。

可以说,种种与人类知觉相关的意象,观众在地球上的物质世界所熟悉的事物大量进入影片的隐喻场,图像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配合音乐声音刺激着观众的听觉细胞,从而完成影片丰富的表意活动,而接受者在观影过程中亦能豁然开朗。毫无疑问,对这些隐喻人们可以给出多种答案的阐释,这正是影片精神内核的延拓的体现。

阿方索・卡隆之所以能在《地心引力》上取得成功,而不是仅仅被视作一个单纯的视觉大片导演,就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融入电影中。《地心引力》不仅意味着一次宇航员回归地球的探险,亦是对观众的一次心灵接引。

[参考文献]

[1] 苏往.《地心引力》:进化的不是人而是电影[J].艺术评论,2014(02).

[2] 周进.3D“馅饼”不一定那么好吃――电影观影方式发展趋势浅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3).

[3]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方正(1973― ),男,湖北监利人,硕士,湖北美术学院基础课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