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子政务的特性及启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子政务的特性及启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文献来源国家及地区分析

2007-2011年5年间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共收录学术性论文及社论总量为251篇,这些文献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向少数国家/地区集中的态势:5年间发文量大于10的国家和地区的总发文量为199篇,占总数的79.3%;其中美国占绝对优势,共有115篇文献,占总数的45.8%。值得注意的是,5年间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对我国台湾地区文献的收录量逐年增加,台湾地区在整个排名中较靠前。在SSCI数据库中,对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文献结果“国家/地区”进行精炼,未搜索到“China”结果,该期刊可能未收录中国大陆学者的研究文献。这说明中国大陆在该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让更多的学术成果国际化,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成为中国大陆学者的责任。第一,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的主题均与电子政务有关,包括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实践方法和技术,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以及电子政务的跨学科的研究等。研究这类主题的文献的被引频次高于其他主题的文献,这说明随着各国在近年对电子政务的建设,电子政务这一主题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第二,从发表年限分布看,一般而言文献发表越早,文献被引用的机会就越大,被引频次也就越高,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中有9篇发表于2009年以前;第三,文献的被引频次还与作者的学术影响力有关,在电子政务这一主题中有影响力的文献作者文献越经典,认可度越高,被引频次也越高。例如,AnalyzingE-Governmentre-search:Perspective,philosophies,theories,methods,andpractice[1]一文,其发表年为2007年,且主题为分析研究电子政务研究者提供了方法和方法论,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认可,被引频次最高。

2研究结果二:研究主题和方向

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的内容涵盖信息和通信的政策、信息管理、信息技术规划和管理、以及电子政务实践和政策等领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与美国国内和国际各级政府相关的问题。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发现,在2007-2011年这5年间,随着电子政务这一研究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此期刊文献越来越侧重于电子政务的研究。在五年间,期刊所收录的文献的内容大都与电子政务这一主题直接或间接相关,对所收录的文献进行归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电子政务的实践应用,政府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以及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和前景。

2.1电子政务理论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为了改善政府绩效,提升政府能力,增强政府实力和推进体制改革,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相继投入到电子政务建设之中。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不仅为指导各国建立更好的政府和改善政府的内外部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广大的以电子政务为主题的广大研究者提供了方法论。如Heeks,Richard[1]指出,电子政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公共管理以及政治学的范畴,研究者需要有深刻的知识背景来进行研究。此外,Heeks,Richard[1]还指出一系列研究电子政务主题常用的方法论和技巧,并分析了研究方法的利与弊,为广大的研究者在研究电子政务这一主题时采用合理的方法论提供了建设性意见。Gil-Garcia,J.Ramon[2]指出电子政务定义,即在政府议程设置中,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同时他还通过经验分析研究得出,当前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人行为通过媒体推动政府改革;第二,社群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优化政府决策,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完善。同时,Ebbers,WE.等[3]认为,虽然电子政务的开展大大扩大了政府与公众间的良性互动,但与此同时,政府在议程设置中的关注点和公众关注点会存在很大的分歧,其原因在于政府和公众所选择的信息渠道不同,因此,为了减小信息鸿沟,政府必须进行多元化信息渠道管理。Verdegem,Piet-er等[4]认为,在推行电子政务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二是公众更好更快地获取政府信息。同时他还指出在推行电子政务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如政府所提供的公众参与政治的渠道,并没有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等,因此提出了“以群众为向导”的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在文献整理时还发现,许多文献总结出对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理论也会因国家相异而相异。因此各国在建立和发展电子政务这一领域时,广泛的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介绍和引入时,必须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使理论本土化,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实践。

2.2电子政务的实践应用

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在各国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因此,各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各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推行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或对比研究,得出了各国或地区在建设电子政务过程中的得与失,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从而进一步也丰富了该学科的理论。此研究主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研究人员对于先进国家及地区的研究,分析成功的原因,得出结论。例如,AhmadA.Kardan等[5]通过分析伊朗现状指出,电子政务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民主,伊朗的电子政务所取得的成就为伊朗推行电子民主,提倡电子参与提供了先行条件。此外,Guijarro,Luis[6]指出,随着电子政务逐步被提升为政府公共管理的议程,各国纷纷进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文章还以欧洲和美国为案例,分析两者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特点和成就。第二,对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相对欠佳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如Peekhaus,Wilhelm[7]对南非地区人民获取政府信息难的原因探究等。

2.3政府信息管理

由于电子政务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公共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实现社会、公共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因此对于政府信息管理和决策的研究尤为重要。各国纷纷提出“开放政府”、“透明政府”等概念,旨在体现和促进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期刊对于信息管理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政府信息的有效传达和渠道管理,包括信息公开和保障等;二是公民的获得信息渠道与政治参与。例如,Verdegem,Pi-eter等[4]认为在已经建立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平台上,应当以用户为核心,对该平台进行考核,查看公民对现有的交流信息平台的满意度,建立ICT系统来规范、优化政府的业务流程,并实现管理信息化。

2.4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证明,同时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必要条件。各种信息技术,如ICTs,云计算等,使得政府的办公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序地扩大了公民参与的渠道。例如,Liao,Yi-Wen和Wang,Yi-Shun[8]认为,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随着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而大大提高,文章以台湾地区对已建立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并完善已有的电子政务的基础技术,为电子民主的推行提供技术保障。Grimes,JustinM.[9]指出,信息通信技术的引入和社会媒体的参加大大扩大了政府政务公开的渠道,催生了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将管理和服务加以集成,打破了传统的政府的社会职能的局限,充分地进行了政府与公共之间的互动,构建了一个透明开放的政府,在反腐败建设中其成效尤为显著。

2.5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和前景

有的学者从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在今后的发展前景。例如,Saebo,Oystein等[10],分析研究该领域重要的131篇科学文献,总结电子参与或电子民主的发展历程,并得出该领域发展的远景,即电子政务的发展必将通过日益发展创新的科技手段影响公共议程,并推动电子民主。Shyu,StacyHuey-Pyng和Huang,Jen-Hung[11]认为全面学习使用现行的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能很大地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普遍应用,电子政务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推进这一趋势的因素包括两个:一是学习必要性的价值观,二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心态。

3讨论与结论

3.1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的研究特点

本文通过对2007-2011年五年间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共收录的251篇学术性论文及社论进行年载分布、被引频次等计量分析和描述统计分析,结合文献内容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较为客观地得出了最近五年国际电子政务研究的基本态势: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期刊收录的文献类型大多为学术论文。文献主题大部分与电子政务相关,服务于电子政务建设。研究议题为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电子政务的实践应用,政府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以及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和前景。期刊文献主要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高校扮演重要角色,并呈现出以美国为主导的态势。期刊未收录中国大陆学者的文献,说明中国大陆现阶段对于电子政务的研究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电子政务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电子政务研究机构,从实践中总结规律,探究新方法,从而推动了电子政务在各国的充分发展。

3.2对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启示

第一,从电子政务理论基础视角分析,国外电子政务注重“电子”和“政务”两方面并重,以“电子”为手段,“政务”为核心,学科理论日趋健全,学科发展日趋成熟;而国内则出现“电子”“政务”相分离的状态,指导学科领域的研究范式尚未形成,学科发展仍未成熟[12]。第二,从电子政务评估机制视角分析,全球电子政务评价机构的评价角度和指标正从注重网站建设和服务逐渐发展为对公民利益和公众满意度的关注上;而国内的评价主要是从网站本位出发,从网站建设和服务的角度评价,而没有突出以公众为中心[13]。第三,从电子政务的实践视角分析,国外电子政务研究的方法论研究很深入,大多基于不同地区实际情况考察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提出建设性意见;而目前国内对于电子政务的研究手段还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方面,定量研究较少,且理论和实践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衔接,研究者具备实践经验的不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的深入[14]。第四,从电子政务的发展视角分析,国外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建设均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通畅信息渠道和促进电子民主,从而建立一个服务型明主政府;而在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背景下,电子政务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由政务主管部门牵头,而是由信息部门起牵头作用,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转型的路径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究[15]。

3.3对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建议

第一,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当前国内电子政务研究多侧重于电子政务相关模型的理论探究,具体实践性的研究较少。而国外电子政务研究则更加侧重对本国或者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切合实际的指导理论。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借鉴国外研究模式,更多注重本国甚至各省份的实际案例分析,得出适当的方法,指导本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第二,研究思路结合实际。推进国内电子政务的研究,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根据自己的国情,应用理论,更要根据我国各省、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使理论本土化,指导各省、各地区电子政务的建设。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研究主要的是对国际先进经验的理论引进,根据国情,应用指导实践。但不仅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各省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应当基于各省份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地区实际情况分析,得出适合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理论。第三,研究机构需要增加。西方国家大都在重点大学建立独具特色的电子政务研究机构。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本期刊上发表文献数目比较靠前的大学研究机构,都有自己专门的电子政务研究部门,稳定的研究人员和具体的研究方向,这很大程度提升该研究机构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能力。但在我国,专门研究电子政务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并不多,也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稳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方向,这直接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深入发展。第四,研究成果走向国际。我国的电子政务需要和国际接轨,需要融入国际主流,得到国际认可,就必须要多和国际同行交流,多在SSCI期刊,使自身发展跟进国际潮流,让学科的研究成果国际化。

作者:曾润喜 黄靖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