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除受父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外,学校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农村学生的品德教育更要结合时代特色、地方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开展,方式方法不应笼统,要不断创新改进。

农村儿童 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而农村儿童由于由于经济条件、人文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知识面较窄,性格内向,不敢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难以互动,教者教学效果不佳。针对此现象,笔者一边调查研究学生已有的道德倾向,一边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为学生安排有趣、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充分表现的欲望,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行发现、自主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逐渐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行为

一、加强农村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多数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性格上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农村儿童普遍害羞内向,不善言辞,更不善于同陌生人沟通。那么要培养学生拥有开朗的性格,懂得关心他人、学会见义勇为就成了难点。

农村儿童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思想道德水平相应偏低,他们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就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倾向,如告诉孩子拾金不昧是愚蠢的做法;鼓励孩子以打架的方式保护自己;孩子没完成作业,还帮助孩子以各种理由欺骗教师。这对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有一定阻碍作用。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激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半为文盲或半文盲的爷爷奶奶,他们对孩子只能提供简单衣食住行,对孩子的学习以及身心成长的关心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改革创新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学生自编自导、形象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就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爱护文物古迹》一课,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模拟三个同学在古迹上乱图乱画,后来被高年级同学劝说制止的情景,让学生演了,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认识破坏文物古迹的害处,认识到保护公物以及文物古迹的重要性,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2.组织辩论,深化明理,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同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兴趣,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误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笔者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3.课堂明理,课外导行,知行统一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多数农村儿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且农村的封建思想相对城市还是比较严重,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就有了较重的性别差异感,男女同学友好的说话沟通明显减少,更不用说互相关心爱护了。加之农村的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家庭环境和周遍环境的影响,使得男同学很少谦让女同学。因此在学习《学会关心他人》一课,笔者一方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比自己的行为,谈谈自己做的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样的打算,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集体劳动中男女生互相帮助互相协作,让学生有意识的做到关心他人,不搞性别歧视。最终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能做到不管男女同学都互相关心,不搞性别歧视,不以和异性相处为耻。

4.换位体验,切实感受,增强理解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使学生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的父母离婚后,王×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是小学学习的主体,在小学阶段就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通过创设有趣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教育过程.

\[2\]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学.

\[5\]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