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海市闵行区某中学一起水痘爆发的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海市闵行区某中学一起水痘爆发的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9月15―11月4日,闵行区某中学19名学生相继出现皮肤红斑、疱疹、结痂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证实为一起水痘爆发,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1基本情况

该中学位于闵行区南部,现有学生1 552人,其中男生751人,女生801人。共设4个年级38个班,其中六年级10个班,401人,七年级8个班,343人,八年级10个班,407人,九年级10个班,401人。疫情历时51 d,主要波及九年级的7个班,共发病19例,罹患率为6.76%(19/281),其中病例数最多的是3班和8班,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1.58%(6/19)和42.11%(8/19),发病呈明显聚集性(见表1)。

2流行病学调查

2.1发病情况

首例病人出现于9月15日, 11月4日出现末例病人,疫情历时51 d, 9月28―10月1日为第1个发病高峰,发病4例,占总发病数的21.05%,第2个高峰出现在10月30―11月2日,发病10例,占总发病数的52.63%;19例病人中男生4例,罹患率为5.33‰(4/751),女生15例, 罹患率为18.73‰(15/801),男女性别比为0.27∶1;病人年龄为10~15岁,集中在14岁,占总发病数的78.95%(15/19);19例均未接种过水痘疫苗。

2.2临床表现

首发病例,女,14岁, 九年级3班学生。9月15日胸、腹、头面部出现皮疹,为散发疱疹,壁薄发亮,周围有红晕;有发热(39℃)、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咳嗽等症状。去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水痘,该患者在家隔离,未痊愈,3d 后即来校上课。患者发病前接触史不详。其他18例病人均有散发疱疹,发热(37. 6~39. 0 ℃) 者13例,占68.42%。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

2.3处理情况

11月5日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该校卫生保健老师疫情报告后,及时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调查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立即隔离病人,隔离时间至全部疱疹结痂;同时每天开展晨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②切断传播途径。教室每天用消毒液喷洒地面和擦拭课桌2次以上;加强教室通风、换气,暂停师生集会;③保护易感人群。组织各年级师生进行水痘防治卫生知识教育,印发《预防水痘告家长书》;建议师生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宣传动员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水痘疫苗。

3讨论

造成这起疫情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①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播[1] ,儿童多发, 而且水痘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12~21 d(平均14 d),传染期一般从皮疹出现前1~2 d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所有患病学生均未痊愈在传染期就恢复了上课,作为传染源意义较大;教师和学生家长对水痘相关知识缺乏认识,普遍认为水痘病情轻,隔离治疗会影响学生学习,因此,对患者的隔离措施未能有效实施。②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由于正值秋冬季,教室不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空气质量较差、病毒含量高,增加了感染的概率。③学校卫生工作不够完善,发生传染病疫情报告不及时,并未采取控制措施, 使疫情蔓延,造成局灶性爆发。④水痘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物,预防感染的唯一手段是接种疫苗[2]。近年来在我区学校中推广水痘疫苗接种,由于该疫苗未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范畴,价格昂贵,家长接受程度不高,学生接种率低,本次19例病人均未接种过水痘疫苗。

建议:①学校应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立即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杜绝传染病爆发流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首例病人发病后未引起重视,继续上课,没有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为水痘爆发提供了传播机会;除首发病例接触史不详外,其余患者发病前都有与病人、疑似病人接触史。因此,学校应加强晨检制度,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上报,及时隔离治疗,密切注意疫情动态;要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和程序逐级上报,并严格控制病例隔离期限。②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提高空气质量,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同时对学生公用的教室、餐厅、阅览室等重点场所实行日消毒制度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③希望教育、卫生、新闻等部门进一步合作,宣传接种水痘疫苗重要性,减少免疫空白点,预防校内水痘的爆发流行。④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治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等公共场所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严格做好病例的隔离, 及时终止爆发;教师及学生应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 .第5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48.

[2]罗耀星. 免疫预防与疾病控制[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257-261.

(收稿日期:200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