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青少年最富有想象力,他们对新事物特别敏感,充满着好奇、好问的心理。因此,教师不但要给他们“提问题”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而且要善于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他们“提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51-02

21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显著特征。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异常重要。笔者在几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核心。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也就没的数学的“心脏”,也就没有数学的“生命”。

青少年最富有想象力,他们对新事物特别敏感,充满着好奇、好问的心理。因此,教师不但要给他们“提问题”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而且要善于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他们“提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1.不断引发儿童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起点。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对知识的探求产生浓厚的兴趣、强大的动力。连续不断的好奇,会一次次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比如,课堂上老师告诉学生:“你们随便确定两个数告诉我,我便立刻能说出这两个数的和加上这两个数的差的最后结果。”当学生告诉老师450和243两个数时,老师立刻告诉学生(450~243)+(450-243)=900,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寻其秘密的急切欲望,通过计算、分析,最后会发现,两个数的和加上这两个数的差,结果是较大数的2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两个数的和减去这两个数的差结果怎样,学生自己一定会发现结果为较小数的2倍。如(423+233)一(423-233)=466。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坚持不懈地利用各种机会去引发、爱护、培养学生这种好奇心,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加强。

2.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

2.1通过“一题多解”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新颖性。例如,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树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额多少课?这道题可以用算术法、列方程、按比例分配应用比例知识等多种方法解答。

2.2 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向阳鸡场养了15000只肉用鸡,5000只蛋用鸡,?你都可以补充哪些问题?①肉用鸡和蛋用鸡一共多少只?②肉用鸡比蛋用鸡多多少只?③肉用鸡的只数是蛋用鸡的几倍?④蛋用鸡的只数占肉用鸡的几分之几?⑤肉用鸡的只数比蛋用鸡的只数多百分之几?⑥蛋用鸡比肉用鸡少百分之几?⑦肉用鸡的只数占养鸡场养鸡总数的百分之几?⑧蛋用鸡的只数占养鸡场养鸡总数的百分之几?⑨蛋用鸡和肉用鸡的比是几比几?⑩肉用鸡和蛋用鸡只数的比是几比几?

2.3 重视开放性试题。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要求学生把你每周在校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所占总课时的百分比。制成表格,并就这些百分比谈谈你的想法,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增加开放性。

3.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而他们的自尊心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如果在教学中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不利于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缺乏信心,思维迟钝,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老师一定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前提。例如: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论正确与否,不打断他的思路,必要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肯定他们的成绩,鼓舞他们的信心,纠正的他们的错误,创造一种真正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可以自由地思考、想象、猜测、实践、检验……

4.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指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顽强的毅力和坚持性,虚心好学和严谨的自学态度,勤于思考和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良好行为和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证。实践证明,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缺乏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顽强,最后他就不能取得什么成就;相反一个人即使智商一般,但他能以勤补拙,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胜不骄,败不馁,并能与人很好地合作,照样能取得卓越成就。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有着智力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必须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

5.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这时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灵活,也富于创造性。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低年级儿童对颜色、声音、动作、游戏等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采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深入浅出、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了这样几道题让学生计算:3+3+3+3,4+4+4+4+4,7-t-7十7+7+7+7等,学生计算起来既慢又不准确,这时我又出示几道这样的题与学生抢答,当学生看我算得又快又准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样快吗?因为老师用了另一种方法计算,你们想学这种既快又准的方法吗?”这样激发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学生都主动地进行思维。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6.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发出创新的火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7.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创造性的个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个性特征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坚持力、自信心、克服自卑等个性在他们取得成功中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培养他们独立、勤奋、自信、有恒心等性格特点。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总之,我们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