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规划之若干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规划之若干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引言

城市的可持续性、可持续的城市和生态城市三个名词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十分相近。其中,城市的可持续性强调事物的发展过程,可持续城市注重事物发展的条件和状态,生态城市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学表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己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各项行动的出发点和准则。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城市,其创造的财富和消耗的资源,占据了整个社会的重要份颁。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将涌进大量的人口。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一种即承担着经济发展重任,又面临资源短缺的两难境地的局面我国城市将长期面对。所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的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做过深入的研究。

2.城市可持续发展分类

2.1资源角度

一个城市得以实现不断追求其内在的自然潜力的过程就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以生存容量为基础的绿色花园城市是它的明确的目标。沃尔特(Walter)也认为城市要想可持续发展,其本身的资源必须合理地利用,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但其中的使用效率必须注重,不仅为当代人着想,同时也为后代人着想。两位学者从资源——城市发展的基础这一角度人手,对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进行了重点阐述,是可持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2.2 环境角度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过程,同时是其公众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社区及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被谈及时,恰林基(Tjallingii)指出绝对不能随意地把这些环境问题留给后代或更大范围,甚至全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责任城市(ResponsibleCity)E这一名次就是他从这一特性出发称为可持续城市。二位学者都阐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2.3社会角度。

耶夫塔克(Yiftache1)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应追求一个人类相互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的城市,其标志为公平、稳定、富有生机,而没有犯罪等。恰林基也指出了可持续城市社会特性:即生活城(LivingCity) 是可持续城市,其应充分发挥生态潜力为健康的城市服务,不仅把城市作为整体考虑,而且城市中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需要也要被不同的环境适应,市民参与的城市是可持续城市(Participat—ngCity),城市问题讨论以及城市决策使公众、社团、政府机构等所有的人积极参与进来。

3.城市建设的规划有效性

对十城市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价用语在本研究中是指“规划有效性”。在众多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规划实施的评价类型框架。他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规划实施之前的评价和规划实践的评价,还有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价。前两类又按照研究内容侧重点的不同细分为若干小类。对备选方案的评价以及规划文本的分析包括在规划实施之前的评价之中;对规划行为的研究包括规划实践的评价之中,描述规划过程和规划方案的影响以及政策实施分析。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价是本研究的侧重点,即对已付诸实施的规划,在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所形成的结果与原规划编制成果中的内容是否得到真正的实施进行评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强调规划的“有效性”并不是指现实空间与单纯地进行规划的比对,还应包括非物质层面。

(1)城市规划是有局限性的。自组织性以及人为干预两种作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人为干预城市发展在传统城市规划途径中,在政治、经济、社会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是有限的。对十新城规划来说,尽管这种间接作用要比传统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作用强有力得多,但它间接影响城市发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仍然主要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动力主体施加激励、控制、保障、整合作用,另一方面规划实施结果与初衷的偏差风险系数加大是由其规划理论与技术的试验性决定的。

(2)规划是作为政策实施的一种参照框架,不确定性正是造成实施结果与产生结果的这种框架不一致的地方。不确定性体现在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目标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相关选择的不确定性。

(3)城市规划的实施是一门学问。同样一个目标,规划落实的有效性高就证明实施得好,不得力的实施措施,规划落实得就困难。所以,规划实施水平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效性”。政治运作只有采取灵活的方法,规划的意图才能在多边的政治环境中通过规划权力的有效应用和管理技巧的发挥来实现。经过综合规划设计,有目的地自觉设计产物,这就与自发产生的城市性社区区别开来,同时也为“规划有效度”概念的提出奠定了考察基础。

4.城市建设规划原则

4.1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城市规划基本思路,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同样要满足。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最高宗旨应该为以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指导思想和最总目标应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综合效益。因此,城市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从空间范围看,应由原来规划界所界定的城市建设区域转向与建设区域相连的更广阔的区域生态背景,不仅要考虑规划区内各功能要素的合理配制,而且还要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从时间范围上看,应摆脱过去的限时状态,投向更远的未来,现实发展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还要考虑。同时,由原来规划所重视的物质生产层次转向更为复杂的社会生产层次上,不仅要关注社会经济的有效增长,而目应促进社会则富和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公平的分配。

4.2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性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水平;城市的发展一旦超出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则发展是不可逆的。因此,城市规划的环境导向性就是应该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采用和实施生态学的思想方法进行规划,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以确保在规划中明确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心,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确保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性,对将要制定和实施的城市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评价与规划过程的紧密结合就是开展战略环境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战略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制定要同步进行、滚动发展为反馈。这样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最有用的生态环境信息由环境专家为决策者和规划者直接提供,弥补由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环境科学知识的相对欠缺,而导致的对环境因素考虑的不足。通过环境评价专家与规划设计者在规划过程中的知识的有效结合,使将要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源头上得以解决;从而找到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5.结束语

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是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导向性、未来导向性和社会导向性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城市规划应具有的特点。在实际中,应分二个层面来操作城市规划体系。首先应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资源水平,研究城市未来20~50年乃至更远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长远发展目标要制定,从区域的角度对重要资源的配置及自然环境的保护进行探讨。然后以这个长远目标做指导,运用生态学方法,未来20~5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分阶段来制定,并同时运用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最后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5年内的控制规划。在不同层面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应采用多种方式让公众全过程参与,规划中予以反映听取的各方意见;并不断调整近期规划,反馈调整机制要建立,使城市朝着所制定的长远目标方向发展;使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协调统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侯鸣.郑州城市规划问题探讨[J].中州建设,2007(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