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被遗忘的“卑德”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被遗忘的“卑德”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八个字是《易经》系辞里开头的两句话,许多人拿这句话来开涮。不过,这两句被歪曲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时会提到封建社会的尊卑等级关系,还有男尊女卑一类的,因而将“天尊地卑”理解成儒家推崇等级关系也是情有可原的。

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可不是这样。在古代,地的位置还是相当高的,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的时候,一祭天主,二祭地主,三祭兵主。老子也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地的地位再怎么卑,也不可能比人的地位低。因而,把“天尊地卑”中的“卑”理解为今天的卑贱,那就大错特错了。

那么这个卑当怎么解?其实,我们都应该知道,只是我们很少留意,比如“谦卑”,我想大家看到了这个词之后,一切就清楚了。大地厚德载物,滋润万物而不求报。万物生存都离不开大地,但地却这般卑下,付出而不求回报,这为大地之德,也可以说卑德。

人法地,中国人讲求谦虚,也是效法地德。但很可惜的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当中,我们慢慢地遗忘了地德,也就是卑德。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在不少人都懂得谦虚谦让的嘛。其实,大部分人的谦虚、谦逊都是一套仪式动作,他们知道这么做是一种礼貌,而非真真正正的“卑德”,德不是一种动作,而是一种内涵。

在这之前,有一件事还应该先说说的,那就是虽然《易经》中的十翼是孔子所作,但不见得它只是儒家的东西,它的一些观点超越了儒家的范围,如其中很著名的两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说的就是“天德”与“地德”,也就是“尊德”与“卑德”。而这两句话,恰恰是被我们中国传统的两大学派所瓜分:儒家崇尚“天德”,推崇的是“自强不息”;而道家尚柔,守道是“厚德载物”。因而,儒道两家可以互补,有着天然的内在同盟关系。

一阴一阳为之道。如果放到一个人身上,缺乏天德,人就容易变得消沉,无上进心,失去前进的动力;如果这个人缺乏地德,那么就容易变得狂妄自大,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将一切缺点都推到其他人身上,同时也会因为高傲,不屑于一些他认为“低级”的东西,天德越重,卑德越少,视野就越窄。

自董仲舒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尊文化不断受人追捧,而地卑文化倒受人冷落,甚至出现着以尊为贵、以卑为耻的现象。因而,天尊地卑、男尊女卑一词就真正变味了。

如果说儒家错在哪里,最主要的错就在于“阴阳失调”,夜郎自大、天朝上国等诸多毛病都是尊德强盛,以致历史上许多时候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因为道家以“卑德”为主,以“卑德”为主的人是不会排斥“尊德”的。

说到这里,到底什么是卑德?其实卑德很简单,谦虚不是例行动作。大地厚德载物,拥有养育万物的功劳却不自恃,人也应该一样,不自恃功高,不自恃学识渊博,多想想比自己劳苦功高、学识渊博的人,然后冷静下来,平心静气地对待他人他物。《易经》中谦卦是地山谦,山明明高于地,却自行处于地下,这才是谦。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儒家被当作罪人打倒了,但是这本身并非儒家文化的错,而是儒家文化不完善。所谓“孤阳不长”,只有“天德”会误事。因而,我们应该找回被漠视了的“地德”,以达到阴阳调和。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一尊一卑,天地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