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导学生从指尖上获得数学智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导学生从指尖上获得数学智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及其他论著中,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学校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无独有偶,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写着一段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是杜威倡导的“做中学”(hands-on)最形象的诠释。可见动手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多么重要。

新的数学概念、法则,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难理解的数学知识,抽象的公式和某些易混淆的数学知识等的学习,要借助动手操作来学习:即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掂一掂”等,在亲自动手中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感受数学的意义。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操作学习广泛应用于建立概念、建构算法、推导公式等方面的内容的学习。

一、操作学习的心理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习,必须清理操作学习的心理过程。

“数学表象”是从事物的形象中通过形式结构特征的概括而得到的观念性形象。数学表象思维的载体是客观实物的原型或模型,以及各种几何图形、代数图式(包括数学符号、图像、图表、公式)等形象性的外部材料,它们在人脑中内化为表象时可分为“图像表象”(几何型表象)和“图式表象”(代数型表象),最好通过对表象的抽象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如图1-1所示:

图1-1 操作学习心理过程

“图像表象”的形成过程比图形表象更复杂一些,要经过“物化图式”(抽象成模型)向“心理图式”(数字化)转化。以“退位减法”13-9为例,如图1-2、1-3所示:

图1-2 算法物化图式 图1-3 算法的心理图式

二、操作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操作性学习常常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一,操作体验不充分,操作活动走过场;其二,操作活动耗时太多,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其三,学生的认知停留于直观操作层面,没有达到符号运算水平。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操作学习,要针对学生在操作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遵循操作性学习的心理规律,并结合学生实际来设计操作过程,并进行有效的指导。

(一)操作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操作活动的数学化

(1)通过演示形成算法的物化图式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往往就是从9加几开始教学的,教师常在此时使用教具和学具。如9+3:在十个格子的盒子里放人9个球,盒子外放3个,问“一共有多少个球?”操作的步骤是从盒子外拿一个球放人盒内,装满盒凑成10,盒子外还剩2个,计算的结果自然是12。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这一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算法的物化图式。如图2-1所示:

(2)通过操作形成数学语言

仅仅形成算法的物化图式,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10的方法,操作的目的还没有达到。要达到操作的目的,必须在操作的同时伴随着数学语言。如: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3根,从右边拿出1根与左边的9根合在一起,凑成10根打成一捆,边操作边表述这样几句话:9和1组成10,既然9和1组成10,所以把3分成1和2,9加1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这里的关键是“凑10”,也就是说当9加几时,急需要从另一个加数中分出一个1来与9凑成10,那么当8加几时呢?必然是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加几,其目的还是为凑成10。这就是这一段操作的思维含量。只有在操作的同时表述出思路,这个思维含量才能逐渐落实在数学语言的形成上。

(3)把操作过程演变成算法的心理图式

如9+3,可把操作过程、思考过程变化成这样的式子(如图2-2所示),形成9+3算法的心理图式(表象),这是学生思考的凭借。

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借助直观的算法心理图式,叙述计算的过程,强化算法心里图式在头脑中的印象。

2.外部活动内部化

学生通过操作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这种表象可以是生动的形象,也可以是数量关系,充分利用这种表象在形象和抽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操作学习最终要实现由外部动手操作活动引发内部思维活动,实现直观形象向逻辑抽象的过渡,必须进行“表象训练”。仍以9+3=12为例,在帮助学生建立了算法的心理图式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脱离直观的图式,在心里借助表象将“9加几”的计算过程“过电影”(不出声的说),这一环节称为“表象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教师忽视,造成学生思维环节的脱节。表象的形成需要有意识的专门训练,忽视表象的训练,抽象就失去了依据,操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操作性学习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学具操作有其不同的作用。在学习某些数学知识前进行的学具操作,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知为理解知识做好准备。要做好材料的准备和操作中的指导

教师组织操作活动,不仅要结合数学内容为学生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工具,还要保障学生动手操作与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样才会使操作发现活动实实在在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