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点滴真情融入大海胸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点滴真情融入大海胸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海的广博在于有容乃大,教育的真谛在于无欲则刚。抛开个人层面的欲求,以无私的赤子之心投身教育,以绝对的担当承载民族未来的期望,在山东文登南海实验学校,一群深受海洋文化影响的教育者们就是在这样的情怀感召下,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人类对海洋始终怀有一份敬意,大海这一意象也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被广泛应用。海,可以说是资源的代名词,它孕育着生命,更加凝练着一种文化与精神。而只有文化,才能给予一个民族最持久的生命,让社会永葆青春与激情。两会期间文化自信再度被提及,可见,全国上下文化意识的觉醒。南海实验学校以“海洋”为价值核心打造的校园文化,正是其尊重文化、尊重传统、尊重人格养成的体现。

信心教育凝练自强意志

教育是需要投入真心与感情的事业,是关乎国民生存的大计,学校,是教育智慧与力量的汇集之地。对于南海人而言,又面临着特殊的教育困境:学校地处经济开发新区,各项设施都尚未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学生群体构成相对复杂,这些现实问题迫使学校要去寻找一条科学的教育路径,去肩负起自己的职责。

信心教育,是学校在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坚守的教育信条。“我们的‘信心教育’是立足于精神引领,同时通过完善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实施和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理念教育,最终是在文化教育、习惯养成过程中,培养有高尚追求、有良好品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社会个体。”校长孙连福如是说。由此可见,对南海实验学校而言,信心教育不仅是观念的存在,更是其具体的育人目标。

的确,信心,是动力的来源。“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信心于社会、于个体都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对于伴随着海浪声学习、生活的南海师生而言,更加能体会到乘风破浪的意义。人、帆合一的校徽,时刻鼓舞着南海学子踏浪前行。诚然,在南海这个大家庭中,如何让“风格各异”的学生融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是学校首先面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信心教育,正是学校在经历了多次探讨与实际调研之后,找到的让学生自主、自觉、自愿投入到学业当中的钥匙。学生有了自信,才能更愿意去展示自我,绽放魅力,在这样的时刻,学生们就能够获得彼此的尊重,这比一切口头的说理更加生动、有力,也有利于学校形成百花齐放、各自斗艳的良性竞争氛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信心是一种内在气质的展现,是一种难得的“精”“气”“神”。“九层起垒土,南海蕴浩然”,校训中既体现了学校对自己科学的角色定位,又表达出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期盼。基础教育是一项奠基工程,是始于足下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南海新区的一所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的综合性学校,学校是新区各界瞩目的焦点与希望所托,而学校的希望则是在学生的身上。学校立志将学生培养为身具浩然之气的未来建设者,以“气”养“神”,用正气去塑造完整的人格,去锤炼如钢的意志,让菁菁校园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如若把学校比作海中行进的大船,那么,学生的成长就可以说是学校的航向,学校的一切努力都是因学生而生。

“立足海洋文化,助推信心教育”,学校在理解海洋文化的基础上还提炼出包容、博大、团结的大海精神内涵,并以此为突破,形成了以“包容、开放、创新、超越”为核心精神的学校理念系统,让师生真正去理解、实现“胸怀若海洋、良习若自然”。

外在的困难并不能成为进步的阻碍,相反,它会激发挑战的勇气。缺乏一线城市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却给了学校破茧而生的契机,使南海师生更加懂得自立、自强。这样难得的品性,正如大浪淘沙一般,是海洋带来的馈赠。

信心团队触发自我觉醒

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支高效的团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保证。因此,学校将干部队伍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着力加强对干部思想、行动能力的培养:

其一,“四个一工程”助干部养成学习习惯。学校要求干部每人每学期要读一本自己分管工作方面的理论书籍、每月学习一所名校的先进管理与教学理念、每月形成一份专业学习材料、每月举行一次理论交流会,做到及时更新观念,维持学习常态。

其二,“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校实行中层干部无缝隙轮岗制,从副校长到主任,从各科室负责人到教师,力图将职责落到个人,落到实处;要求级部主任每个课间都要到自己负责的楼层进行巡视,维持课间活动的秩序,并通过与师生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管理即服务”的理念,是学校对干部提出的另一点要求,敦促干部当好师生的勤务员,事事想在前,做在前;周一的工作例会,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会上每位负责人要及时总结一周工作情况,并对未来一周工作制定合理的计划与安排,明确学校各科室每周的工作重点,进行恰当的前瞻与协调。

此外,教师是最为贴近学生的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与明显,教师永远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尊重教师,就是在稳固学校的根基。学校坚持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突出打造一支“信心型”教师队伍: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充分挖掘骨干教师的辐射价值,定期启动“青蓝工程”,不断完善骨干教师业务档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师生互助档案,要求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从导学案的编写、课堂互助小组的运用、课后批改、反思等实行一条龙负责制;开展每学期上一节全校示范课、举行一次专题讲座、一次经验论坛、一次成果展示的“四个一”工程;在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上,坚持“注重培养、大胆使用、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方针,实行跟踪“听课――评课――再听课――再u课”的方式,在不断地听、评、改的过程中达到新老教师共同进步的目的。

同时,学校以 “名师读书交流会”“名师论坛”“课堂观察20问讲座”“课堂观察量表开发比赛”等多项展示活动为平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作用;开展教研组“六个一”活动:每月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做一次业务讲座、每季度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做一次读书推介、每学期召开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教师个人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一个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总结一条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教师成长;借助网络,加强名师与伙伴校的名师交流,选派名师赴外地学习取经,为其业务精进提供必要的条件与保障。另一方面,学校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特色教师队伍,以外聘特色教师团队与培养本校特色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从根本上而言,干部与教师团队的素质就是学校品质的体现,只有自信的团队才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储备不竭的动力。

特色课程揭开海洋面纱

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育理念的落地同样也需要课程的助推。南海实验学校的一切都离不开海洋,“海文化”业已成为学校的最大特色。得益于大海的滋养,学校才有了自己的名片,有了属于自己的色彩。以海洋为中心,围绕海洋开展特色课程与活动,是学校立足本土、尊重民俗文化的必然选择。

学校依据“让课程成为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的理念,初步构建了“海洋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分为“汇文”“健行”“涵慧”“践知”四大课程模块,并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作为实施信心教育的主要抓手。

学校通过精细的课程研读,结合自身特色,对国家课程进行了高度、有针对性的整合。“海战风云”与历史学科“海之意”与语文学科互为补充,将传统学科与“海洋学科”紧密结合,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提升了其对社会、人文、历史的认知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制订了《海洋文化课堂评价标准》,要求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挖掘海洋文化教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海洋文化教育。

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也是精益求精。《美丽南海》《魅力南海》《美利南海》《梦想起航》四个系列教材,是学校自主编写的七至九年级的校本课程用书,它们涵盖了南海的人文、地理、历史、未来等诸多方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南海,认识家乡,增强其归属感与认同感;“海洋与生活”“海洋与环境”“海洋与文化”的教学主旨内容,教会师生懂得应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大海,用怎样的行为去保护大海,用怎样的心态去接纳大海;“纸上得来终觉浅”,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到盐场、沙滩去清理垃圾、收集“财富”,既培养了其环保意识,又增强了其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早融入社会,是一场别具意义的“社会演练”。

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学校的特色选修课程,海洋贝雕、海洋剪纸、海洋沙画、海洋标本、海洋木工、海洋机器人等既有趣又有益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南海师生的手中,一个贝壳,一堆细沙,一块木头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那大大小小的贝壳变成了植物、动物、帆船,甚至是文字,那剪纸上留下的是南海人美好生活的倩影,那沙画所临摹的是南海师生对大海、对生命的热恋,所有这些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标签与印记,它们或灵动、或呆萌、或娇艳、或朴实,都是如此可爱与迷人。

环境建设筑造“海洋天堂”

环境润物无声,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南海实验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自我内在要求的驱动下,大力推进学校环境建设,以“特色环境服务特色文化”为目标,努力营造“一景一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环境的育人功能。

不同于一般学校的花园或文化园区,南海实验学校的文化园也是以海洋为中心:生物园以海洋生物模型为主体,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广泛地认识海洋生命体,让他们对海洋产生初步的探究欲望;以“舟行”为主体雕塑,“鱼翔浅底”“生生不息”两个小型雕塑为辅助的海韵园,则是凸显海洋文化的所在,它们让身处校园中的师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海洋背后的精神价值与力量;“梦想起航”“晨曲”“日新月异”的雕塑,鼓舞着师生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本着对学生绝对负责的态度,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学校的实验楼,可谓是一个专门的“艺术楼”,这里是学生们的梦想与创造乐园,“立足特色海文化,践行蓝色中国梦”,是楼上的醒目标语。这里见证着学生们技艺的成长,从最初简单、粗糙的形象,到越来越见功底的作品,这些都是学生们乐趣与自信的来源,也是学校蓬勃活力的展现。

学校还构建了特色主题文化墙与文化长廊,让师生时刻被海洋文化浸染。办公楼与每一栋教W楼都有着专属的标语,楼主墙以海洋精神为主题,将海文化融入到师生头脑当中;实验楼设计文化励志廊、手工创意廊、书画作品廊、知识风采廊四个主题文化长廊,分别以海洋主题文化、学生手工作品、师生书画展示、帆船知识为主要内容,创设浓郁的海洋氛围,展示学生的工艺、书画作品,放大它们的光彩;教学楼设计班级文化廊,定期更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

学校专门建设了模拟海洋馆,馆内陈列了众多海洋生物标本,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同时辅以海洋宣传画册作为补充,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库。另外,学校还有一间展示船舶文化的教室,让学生贴近船舶,让船舶走进学生,这些船舶都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郑和下西洋、泰坦尼克号、勇者号等,使学生与历史更为亲近,将历史变得更易接受。学校还拥有威海市第一个帆船基地,让学生在历史与时空的切换中,立得更高,走得更远。

海洋是南海实验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学校,海洋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校也因为海洋而变成了一个梦幻式的蓝色家园。

自信校园演绎众川赴海

海浪翻涌,涛声阵阵,众川入海的景象壮美而激荡人心。在南海实验学校上演的正是如此精彩的一幕。在信心教育的指引下,在信心团队的带动下,在特色课程的践行中,在校园环境的感染下,学校的特色教育成绩斐然,达到了最初的预期,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事实证明,学校的海洋文化是值得坚守与传承的,多年来,在以“海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上,学校不畏艰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阳光、自信的笑容已经成为他们的标志,使得他们大放异彩:在两次威海市现场会上,全体学生分别作了“青春的浪花”大课间展示和“海文化”校本活动展示,赢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好评;学生沙画作品代表威海市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并在山东省举行的“中学生创新科技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2015年6月在济南举行的机器人能源争夺战中获得省级三等奖;8月参加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暨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赛区选拨赛中获得一等奖;12月VEXIQ机器人项目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夺得初中组金奖。

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学校正是明晰该点,所以才丝毫不放松对教师的培养工作,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中,学校的教师队伍已经可以担负起与其教育理想相对应的育人责任:学校教师代表威海市在“山东省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大会上做经验交流;5名教师上过威海市级公开课;100多人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多名教师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名教师获得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赛区选拔赛优秀教练员奖、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多名教师获得省书画摄影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电脑绘画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倾注心血的校本课程也被作为典型在文登电视台、威海电视台报道,其课程研究成果先后八次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等国家级报刊上报道,学校本身也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创新校”“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基地”“第六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最佳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荣誉也许不是所有,却是南海人苦心孤诣的回报,它们更多的是一种鞭策,让学校继续埋头向前。

关于大海的赞美有很多,人们相信“面朝大海”可以迎来“春暖花开”。依海为生,与海作伴,每当海风拂过,南海实验学校的师生们都能触摸到海的脸庞,嗅到大海温暖的气息。学校愿意为南海新区贡献出自己的教育力量,也对家乡的明天充满憧憬,在这片土地上,你更加能够感知什么叫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