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陕南文化地域特色对民歌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陕南文化地域特色对民歌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章介绍了陕南文化地域特色,分析了其对民歌的一些影响:第一,陕南多变的地域特点使得这里的人民有了多种生产劳动方式,也使歌曲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例如《船工号子》、《打夯号子》《锣鼓草》;第二,陕南人别具一格的酸、麻、辣饮食文化在民歌中也有体现,如汉中西乡吕隆益演唱的《好吃歌》;第三,在陕南青山绿水里形成了独特而深邃的民俗文化:《花鼓调》《哭嫁歌》《孝歌》《猜拳歌》等;第四,陕南多数人崇鬼信巫,宗教歌曲成为陕南民歌文化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坛歌》、《朝山歌》;第五,方言,对民歌的影响较为直接,各地方言揉杂于一体后形成的陕南方言,独具特色。

【关键词】 陕南文化;地域特色;民歌

陕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里北倚秦岭,与关中相望,南靠巴山,与楚蜀相接。随着南北各地经济的流通,文化的交融,语言的渗透,风俗的汇集,使民歌呈现出形式多样、品种繁多、风格殊异、色彩斑斓的景象。

陕南这块土地既有秦岭、巴山峰峦对峙,又有汉江、丹江奔流其中。在多变的地形中,陕南人辛勤劳作,从事着各种生产活动——船运、田耕、修堤、筑路等,随之产生了种类繁多的劳动歌曲。

如《船工号子》。汉江源于陕西汉中宁强县,流经陕南的12个县,自古人们就在江上行船摆渡、运输货物。“曲莫如汉”指的就是汉江河道曲折,水流时而平缓柔和,时而浪涌湍急。船工们根据航道、水流、风向等各方面状况,变换交替着喊不同的号子。

在急流险滩中,喊《上滩拉纤号子》,巨大的劳动强度使得歌曲的旋律性弱,节奏短促有力,气氛紧张;逆水行船时遇顺风,篷已拉开,但风不大,船工还需撑篙行船,这时喊《上水连篷带抄篙号子》,劳动强度稍有减轻,歌曲速度较《上滩号子》稍快;若能遇上较强劲的顺风,船工们便升起帆篷,喊《上水扯篷号子》,旋律性明显增强,歌词的语义性增加,衬词有所减少。这些都是逆水航行所用的上水号子。顺水下行就喊下水号子,由于借水力漂流较为省力,号子的节奏较紧凑,速度较快,如《下水摇橹号子》。另外,在开航、进航道、停靠码头、装卸货物等此类操作时,也有相关的号子。这类号子篇幅短小,歌唱性较强,如启动铁锚时的《活锚号子》,临近码头时的《独叫调》,船只泊位时的《上档、抛锚、倒档号子》等等。

《锣鼓草》这是一种在秦巴山区广为流传的、有着独特风格的劳动歌曲。农忙季节,群众组成“唐将班子”,互相帮工,集体协作,共同薅草。与此同时,“歌把式”身背锣鼓,站在田头边打边唱,借以指挥、鼓舞劳动情绪。这种演唱形式就叫做“锣鼓草”。

“歌把式”多是当地有名气的歌手,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善于即兴演唱。若看到有人偷懒掉队,便当即编歌调侃挖苦,幽默诙谐,既调节了劳动时单调的气氛,又让偷懒者因羞臊而奋起直追,加快了劳动进度。休息时,也可由歌把式领唱,众人帮腔,一领众和,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每年五月,在秦巴山区便可看到“薅秧红似火,锣鼓响满坡”的景象。如汉中宁强燕朋章演唱的《薅草歌》[1]:

我薅草(喂)要薅(么的)米筛花(哟),

十个人过去(嘛)九个人夸。

我薅草(喂)莫薅(那的)吊颈草(嘛),

一场那白雨(哪)又活(么)了。

你薅的(嘞)快来(哟的)薅的快,

把黄豆都挖了(哪)草还(么)在。

锣鼓草的演唱有其特定的程式。开始唱《开场歌》,早晨唱《露水歌》,午饭前唱《立五门》,下午唱《封神榜》等。歌把式敲的锣鼓点也有一定的名称,如《麻雀闹林》、《黄莺展翅》、《三点水》等。锣鼓草的曲调平稳、细腻,风格质朴,加入帮腔后则显得热情奔放。其多为徵调式或羽调式,单乐段结构,可以反复吟唱。因薅草动作重复不变的特性,其节奏平稳规整,速度多为中速。打击乐器有鼓、大锣、马锣和小锣。

除此之外,陕南人在打夯时唱打夯号子,在车站、码头搬运重物时唱搬运号子,在石工劳动时唱石工号子……这些号子一般都短小精悍,曲调起伏有度,节奏规整有力,多单乐段结构均为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在这些劳动歌曲中我们可以发现,陕南多变的地域特点使得这里的人民有了多种生产劳动方式,也使歌曲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在湍急的江面,在深幽的山林,在广袤的田野,他们不畏艰险、辛勤劳作,谱写出一首首优秀的劳动赞歌。

陕南主产水稻,麦、黍次之。当地人的饮食既有关中的面食习惯,又有川鄂地区好食大米的特点。面食如饺子、炝锅面、梆梆面、烧饼、油煎饼等;大米制的食品如米面皮、米凉粉、米糕馍、米糍粑、米豆腐、米粽子等。陕南人在饮食上还有两种偏爱:一是爱吃酸、咸、麻、辣味,尤喜“酸”,有“三天不吃酸,腿杆打闪闪”的俗语,几乎每家都有大缸、小坛,自制浆水菜、泡菜和各种腌菜、干菜;吃大肉,是陕南汉族人的另一种偏爱,群众中有“三天不动荤,说话没精神”和“三天不喝油汤,心里躁得发慌”的顺口溜。陕南人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在民歌中也有体现,如汉中西乡吕隆益演唱的《好吃歌》[2]:

一想麦李子黄,麦李子在树上,又想红枣几箩筐,又想吃芝麻糖。

二想酸干菜,酸干菜和猪肝,又想家中盐鸭蛋,鸡蛋下挂面。

三想喝烧酒,又想田中藕,又想后院红石榴,干瓜子炒黄豆。

四想吃烧饼,又想洋芋粉,又想瓜子络花生,杏子和林檎。

五想吃冰糖糕,麻梨和核桃,又想梅香把茶烧,碗中放胡椒。

六想吃冰糖、洋糖与抿姜,又想酒米灌大肠,豆腐二面黄。

七想吃蹄子,蹄子炖鸡子,又想酒米包粽子,我沙糖拌到吃。

八想吃糍粑,糍粑拌芝麻,又想开水泡米花,那餜子油来炸。

九想吃楂肉,凉粉调麸醋,又想冬瓜炖葫芦,粉条子炒瘦肉。

十想吃蒸饭,辣子踏大蒜,又想腌肉几品碗,我又想吃纸烟。

歌曲中的酸干菜、糍杷、凉粉、蒸饭、腌肉等都是陕南特有的食品,不禁叫人垂涎。又如洋县李忠全演唱的《实好吃》、唐登亮演唱的《洋芋歌》等等,这些民歌中展示出的地方美食无不反映出陕南饮食文化对民歌的影响。

悠悠历史,融融民风,在岁月的轮回中,在青山绿水里,陕南这块神奇的土地形成了独特而深邃的民俗文化。

【花鼓调】:陕南人过春节,从正月初六至正月十六每晚出灯,彩船、舞狮、社火、龙灯、高跷等,相继在街市出现,好不热闹。人们在耍彩船时会演唱“花鼓调”,这种民歌的曲调明快、流畅,配以锣鼓伴奏,更显欢乐、热烈的气氛;歌词为即兴编唱,活泼风趣。

【哭嫁歌】:哭嫁,是陕南姑娘出嫁时的一种仪式和传统风俗,若出嫁前不会唱“哭嫁歌”,则被视为“无家教”,是很不光彩的事。“哭嫁”,不是真悲,实是“喜嫁”。所谓“哭”,并非真哭,只是用特有的凄凉韵调来表达、抒发出嫁者的感情,所以叫“哭嫁歌”。因歌中有要嫁妆的内容,故又叫“哭嫁妆”。“哭”的内容,可分为三种,一是“哭胞亲”,叙述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未报,倾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难以割舍等;二是“哭”百客,答谢亲戚、朋友为其办嫁妆等;三是“哭迎亲”,它是以“哭”、“笑”、“讽骂”的反意来唱的,是对迎亲者的欢迎和感谢。歌词为七言两句体,曲调极为简单,基本以重复为主,略带少许乐汇变化。歌唱形式以出嫁女自吟自唱为主,也有母女、姑嫂、姐妹对哭等形式。

【孝歌】:在陕南地区的丧葬活动中,会邀请歌师来唱孝歌,以祭悼亡者,寄托哀思。歌师到了灵堂,每次两人上场,一人提锣,一人挂鼓,踱步围绕着棺材,边走边唱边敲打。孝子则披麻带孝,手捧燃香随行其后,以示对亡者行孝,对歌手尊敬。歌手转多久,孝子也要转多久。唱孝歌大致有三个程序:即开丧场、唱孝歌和收丧场。开丧场是丧葬祭礼的开头,由歌师自打锣鼓朗诵带韵的辞章,即兴编词,多从开天辟地唱到大禹治水,再转到亡人身上; 接着进入主要部分——唱孝歌,如泣如诉,甚是悲切动人;收丧场也谓之“还阳”,这时孝歌的节奏变快,锣紧鼓密,使悼念活动进入高潮,直至“送神”结束。孝歌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哀悼丧亡的,如洋县屈维印演唱的《十二月》;有劝善行孝的,如镇巴周正贵演唱的《十二孝》;也有表述历史故事的,如汉阴县王胜权演唱的《五更鼓》。孝歌的曲调基本为五声徵调式的上下旬。

【猜拳歌】:陕南人好饮酒,有“十男八喝”之说。每逢喜庆、聚会,餐桌上少不了酒水,边喝边猜拳、行酒令,十分热闹。有时候以唱拳代替说拳,这就是“猜拳歌”。曲调较为简单,皆吸收当地一些民间音调。歌词多为即兴编唱,常见的有数字或口语。如西乡县陈光余、陈广奎演唱的《弟兄拳》[3]:头戴凉帽四季花儿新,三星高照四季有根葱,列为有根葱,七姐八妹九九弟兄们哪,冷酒一口香,醉的两眼红,耳听谯楼打鼓二三更,鼓儿咚咚打,打鼓二三更,这才算的个兄弟们。一心敬你嘛弟兄们,二红是喜嘛弟兄们,三星高照嘛弟兄们,四喜发财嘛弟兄们。(后略)

陕南多数人崇鬼信巫,这种原始的巫教信奉使得他们成为多神、泛神的崇拜者。除此之外,本地的还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每种宗教都会用演唱歌曲的方式来宣扬本教教义、进行宗教仪式。因此,宗教歌曲成为陕南民歌文化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坛歌】:陕南民间把男巫称作端公。端公应主家的要求进行驱鬼镇邪、请神还愿等祭祀活动,叫做“跳坛”,其中所唱的歌曲即坛歌,俗称“端公调”。演唱者一手执扇形羊皮鼓,另一手执红缨藤棍,边击鼓,边唱坛歌,同时手舞足蹈、扭腰摆臀,充满神秘色彩。坛歌是经过无数艺人长期编创,口传心授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其歌词内容包罗万象,有宗教传说、历史典故、生活情趣、男女爱情故事等等。词格以七字句为主,常用数字、“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为序来联缀唱词。旋律以6 1 3和6 1 3 5三度、五度结构的乐汇音组为主,多四度、五度、六度大跳,节奏多为二拍子、四拍子,但也有变换拍子的出现。

【朝山歌】:过去佛教信徒们在朝山进香时唱“朝山歌”,俗称“烧拜香”。从家里出发时唱《起香》(或《引香》),而后唱《参门神》、《参土地》等,拜神时唱《交香》。从出发—直唱到进入寺庙,边唱边拜。歌词内容多为祈神求福、消灾解难之语,曲调简单,反复吟唱,其演唱形式常常是—领众和。句尾大都齐声呼唱“佛哎,南无阿弥陀佛!”

【道歌】:道教仪式中宣传教义、超度亡灵的歌曲叫“道歌”。歌词多是宣扬神道玉帝、因果报应的经文。曲调节奏较规整,旋律平稳,起伏较小。音域不宽,五至八度的尤多。整个演唱速度较慢,长拖腔也不少。例如紫阳擂鼓台道士杨文鹏吟唱的《澄清韵》,全曲歌词二十三个字,基本上一个字的拖腔达8拍,全曲长达124拍。

道歌的音乐素材简练,布局有致,旋律流畅,意境深远,有明显的五声宫调式和徵调式的特点。例如杨文鹏吟唱的《大赞》,在表现虚幻超脱及颂扬教义方面,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

方言。方音对民歌的影响较为直接,陕南的方言、方音是陕南民歌风格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陕南有“十家九户客,百年土著无”之说,当地的居民多来自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各地方言揉杂于一体后形成的陕南方言,独具特色。

在吐字方面,陕南大部分n、l不分,如将拿、奶、脑、奴等字分别唱为拉、来、老、路;凡发eng韵的字,皆发en韵,如“更”唱成“根”,“英”唱成“音”等。在旋律方面,陕南方音的调值直接影响了民歌的乐汇、乐句的发展走向,即人们常说的“依字行腔”,故陕南民歌的曲调较为秀丽柔美。在歌词方面,陕南方言土语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幺妹(妹妹)、幺姑(姑娘)、板长年(当长工)、阳婆(太阳)、架势(起身干活)等;一些象声词、语助词及生活中常用的吆喝声、叫卖声等,都使民歌打上了地方特色的烙印。

异彩纷呈的陕南民歌,始终处在陕南文化浩瀚深邃的巨大力场之中,当地人的劳动方式、生活起居、风俗民情、、方言方音等等,总是会与民歌的题材、内涵、音调、风格保持着联系。不论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这种联系将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注 释】

[1][2][3] 汉中地区文教局民间音乐编委会编印,汉中民歌集(第一卷),1981:P300、P630、P703.

【参考文献】

[1]紫阳县民间音乐编辑委员会编,紫阳民歌,1981.

[2]黄公亮主编,汉中民歌选集,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 栋(1973-)男,汉族,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