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实施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是对被动、接受式数学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但是,在自主探究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变异现象,制约了小学数学领域自主探究的实践应用文章力图对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进行详细阐释,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策略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习得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能促进其数学思维、数学习惯、数学直觉等数学素养的形成。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体验、领悟数学思想与方法,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近几年来,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逐步渗透在教师的教学行动中。但是,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仍存在一些变异现象,诸如,不少教师认为自主探究就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止于表面热闹,学生没有深入其中,耗时低效。这阻碍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本文拟围绕自主探究的内涵与策略展开分析。

二、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较多学生欠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我在课堂上问:“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计算时间的?”、“如果没有钟表你还会看时间吗?”学生对此问题都争先恐后地互相讨论、提问、质疑。有的学生说,可以看太阳知道时间,立刻就有学生反驳说没有太阳时怎么办?有的……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探究,并没有感觉到在被动学习新知识,而只是在合作解决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2、运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维

合作学习,即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在小组研讨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启发和帮助可以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课堂中的合作按表现形式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个层次是交流层次,该层次最浅显,图个形式上的热闹。第二个层次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是一种以“学会”为目标的交流。第三个层次,则重在于思维的参与,以质疑、探究、创造力为特征,是理流的标志。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精心组织,将教材组织成一定的尝试层次,指导学生进行尝试学习;另一方面要注意回授学习的结果,以强化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注意对各类学生的分化情况进行纵向观察,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抽样调查等。

3、视实践操作。切实培养主体探索能力

操作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突破时空障碍,获取他们生活中缺乏而又必须掌握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形象,化知识为能力。让学生在亲自创造事物中快快乐乐地获得真正理解,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几分之几”时,教师在讲完之后,让学生用纸折出,并用阴影表示,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让学生通过说折的方法,然后说出所表示的分数的意义。又如,学习《厘米、米的认识》时,低年级学生对长度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米尺、卷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一量课桌边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和宽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厘米、米有了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在课堂上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摸一摸、数一数、涂一涂、拼一拼,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索新知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放手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

4、重视“思”的过程。抓实探索之脉络

“学而不思则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设疑问难,引导学生“思”的过程,能抓住学生数学思维之脉络,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参与问疑解疑过程中来,例如“关于带分数乘法”的教学,教材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我们可以抓住学生不太注意的两个词“通常”、“再乘”向学生发问,促使学生主动思索,从而深化理解。“为什么用‘通常’,不用‘一定’”让学生去探索去讨论,从而得出了:有时把带分数拆成整数与真分数的和,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我又说,“请试试看――120x1/120×12/3”,学生经过计算观察后发现了120与1/120直接约分后,结果1,1不必化来化去,带分数l可以直接参与运算。至此学生明白了通常之外的两种情况。“再乘,说得很精炼,谁能把它的意思扩展开来?”学生经过思考,基本上能还原成: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紧紧地抓住关键字眼,引导学生思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脉络中将抽象的内化成了形象易感知的知识。又如在教学“加法的结合律”时,归纳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之后,问学生,这里为什么要用“三个数相加”,而不用“几个数相加”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如果是几个数相加,后面的文字不便于叙述;如果是几个数相加,我们把其中的任两个数相加,就可能交换了加数的位置,用到了交换律,就不完全是加法的结合律了。通过学生讨论、探索,使学生理清脉络,明确了结合律中不能调换加数的位置,为后面学习乘法结合律的运用作了铺垫,突破了难点,进一步深化了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 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研究[G],2004.43.

[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24―27..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