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育教学中目标恰当性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育教学中目标恰当性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体育教学目标是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方向,所以在体育课中能否提出恰当的教学目标,是体育课成败的关键。本文从“一(一个关键)”,“二(两个主体)”“三(三个维度)”三个方面讨论制定恰当教学目标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并且对为什么要增强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以及其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做了探讨,随后提出一些具体注意事项。

关键词:教学目标;两个主题;三个维度;自觉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 :所谓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是指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和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它是具体、明确的教学结果,不是教学过程。

目标设置是指一个人试图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达到某一特定的行为标准(季浏,符明秋,1994)。

1、一个关键

一个关键意思是说在体育教学中,一个合适的教学目标对整节课程或某个教学过程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起着“提纲挚领”作用。它的关键决定作用表现可以通过下图来表示。

2、两个主体

体育教学是一个双边的教学活动,有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组成,其活动必然由“教”和“学”结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以这俩个主体为基础,才有实施的可能性。

3、三个维度

2011年6月7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新课改,其中在课程目标方面的改革: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能使“三维目标”之间相互促进,如下图所示:目标A(知识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目标B(过程与方法)的实现来升华到目标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目标C的达成反过来又会促进目标A和目标B的进一步深化。

下图展示了目标三维度的相互促进关系,在这一目标过程中,我们应该区别于目标的结构,考虑到目标结构的作用,应考虑学生个体之间和群体的相互作用。目标的结构有三种相互作用类型:一、合作的;二、竞争的;三、单独的教学结构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三种目标结构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体育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有本质区别,几乎每节体育课都存在这三种目标结构。合作的目标结构往往是通过竞争的、单独的目标结构手段来完成的。[1]

社会心理学家DavidW·Johnson是这样叙述的,当学生意识到,只有在群体其他学生达到目标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达到目标时,一个合作的目标结构形成了;当学生意识到,只有在群体内其他学生不能够达到目标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达到目标时,一个竞争的目标结构就出现了;当学生意识到是否达到目标和其他学生是否达到目标之间没有关系时,一个单独的目标结构存在了。[2]

4、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正反馈关系

在体育教学论教材中,所谓自觉积极性原则即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安排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积极地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把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变成自觉的行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是一个双边性的活动,由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形成,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教”是指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学”是指学生的学习(学习知识技能、习得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价值观)。

怎么才能把“教”和“学”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然后使两者交汇融合并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教学状态呢?我认为这需要采用教学技巧,而这种技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积极性,在体育教学论教材中称之为“自觉积极性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即在催化的作用下使学生自觉明确其所需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习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积极性的前提下,有利于实现“授之于渔”而非“授之于渔”,在学生充分掌握这种学习技巧和方法后 ,继续催化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继而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促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结来说表现为一下几点:

1)转变学生的位置,即“被动接受主动进取”。

2)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感。

3)有助于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暂时”完成和“可持续”完成。

5、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应注意事项

5.1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教师的现有教学水平和其所适应的教学风格。

5.2 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并得到学生的认同。

5.3 考虑教学环境因素,如:学校的体育教学设备。

5.4 目标教学与教学的评估反馈体系应该相匹配(操作性强,易评价)。

5.5 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分类与结合(从时间上说:阶段性目标和长短期目标相结合;从难易度上来说:现实性、难度性和挑战性目标的结合;从主体间的关系来说: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相结合;从项目上来说:专项目标与综合目标相结合)。按照不同教学目标的内在规律将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结合,充分发挥不同教学目标的作用,扬长避短,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加快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David W·Johnson,陈枚,王华·课堂教学中的目标结构及其影响[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5):35—37

[2]蒋月琴·试析拟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和原则[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0,14(4): 65-67

[3]敖小云·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目标结构及其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

[4]王东升·目标设置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30(2)

[5] 杨立群·目标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6]徐文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4

[7]章 剑·行为目标在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J]· 《新课程》 ,2008,10

[8]陆作生,吕菊·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报,2003, 26(2):157 -159

[9]于晶,崔野.体育运动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5,12(4):46-49

[10]刘伟春,李志清.明确目标与模糊目标的教学设置对捧球垫球教学效果的影响[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3): 386-388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