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36-01

【摘要】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长期工作在“密闭”环境里,因职业压力源因素所致的紧张、繁重、疲劳和生物节律的改变,同时受到环境内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侵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各种对人体有害健康的因素。因此加强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保证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特殊的环境中,采用了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基层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护士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关键字】 手术室;危害因素;预防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它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它是为患者进行各种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各种尖端复杂手术都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还要有健康的体质。但是,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手术室护士因工作性质特殊,长期处于这样的密闭环境里,常暴露在多种职业危害之中,严重的危害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现代医院手术室的设备逐渐完善化,高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化学药物的不断推新、使用,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知以自我防护,很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同时受到手术室环境内各种物理因素如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生物因素如:通过皮肤破损处感染、密切接触后消化道感染,化学因素的刺激如:化学消毒剂的蒸发对空气的污染、臭氧对空气的污染、挥发性麻醉气体对空气的污染等,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一定的危害。工作繁重,节奏紧张,生活严重缺乏规律性,容易造成精神上的压力。法律意识的贫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但会造成自我损伤同时也会损害患者的利益。尤其是基层医院,好多职业保护措施不到位,身边的护士姐妹都因这样那样的职业危害因素而困扰,真是血的教训。经调查一家基层医院有护士30人曾在手术室工作,现有28人在手术室工作,前后共计58人。80%都有被锐利器械损伤的经历,2%的人在手术室晕倒过,2人传染了肝炎,3人流产,这些都是血的教训。

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各种危害因素,才能就其产生的规律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

一、 危险因素

(—) 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紫外线是基层医院手术室普遍采用的空气照射消毒剂,能使空气中的氧分子分解成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眼睛黏膜和肺组织都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能引起肺水肿和哮喘。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

2、X线照射对人体的危害,随着骨科手术中影像增强器的广泛应用,使接触X射线的机会增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晶状体浑浊、甚至诱发肿瘤。孕龄妇女长期接触X线照射,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

3、激光对人体的危害,机关对人体有热效应、光化学效应、冲击波等效应。

(二) 空气污染危害因素:

1、 电灼及气味危害:封闭的环境中,散发着电刀切割、电凝时的烟雾焦味,尤其是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的气味,更让人胸闷、气短、头疼,甚至发生过敏反应。

2、化学消毒剂的危害:

2.1甲醛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并能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2.2戊二醛 戊二醛是一种醛类强效、速效、广谱、低毒灭菌剂,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耐酸菌、芽孢及病毒均有杀灭作用。手直接接触,可发生皮疹、皮肤红肿、瘙痒等现象,尤其进行手臂消毒后最容易发生。

2.3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的常见危害现象有:皮肤灼伤、出现喉干、胸闷、呼吸困难等类似非典的症状;甚至还有自行爆炸的可能。

3、臭氧的危害 臭氧具有消毒作用,臭氧还没有还原时对人体有害,对眼睛、粘膜和肺组织都有刺激作用,能破坏肺表面活性物质,并能引起肺水肿和哮喘等疾病。

4、挥发性麻醉气体的危害 现代医院手术室的设备逐渐完善化,高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化学药物的不断推新、使用,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若没有自我防护意识,很容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弥散在手术室内的麻醉废气,如“异氟醚、安氟醚、笑气”、腹腔镜时CO2气体的泄露,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慢性氟化物中毒、胎儿畸形及影响生育。

(三) 噪音对人体的影响因素

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医院病房的国际噪音标准容许声压级为38dB,而手术室噪音强度在50dB~60dB时,可产生相当大的干扰,长时间在90dB以上的噪音环境中,能引起头疼、头晕、耳鸣,甚至可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改变。

(四) 生物性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工作每天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可能含有各种病原菌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受感染的机会高,主要是经血液传播的病毒,如各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由职业性物质引起感染机会中刺伤占80%左右。而锐利器械如剪刀、刀片、缝针、钩等在手术室使用最频繁,术中传递、术后清洗,循环往复在各个环节中,容易误伤他人或自己。手术中虽戴有手套,但已破损还未及时更换,皮肤有破损或有感染灶者,仍参加手术其感染的危险性更大。

(五) 压力源因素

5.1来自职业的压力 手术室每天工作量大,急诊手术多,随时准备抢救危重患者,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巨大的专业压力以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是手术室护士精神紧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容易造成身心疲劳,产生慢性疲劳综合征。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求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工作紧张也会产生心理疲劳。从而表现其动作协调性差,动作急促或过分迟缓,思维和判断失误增多,差错事故就会发生。

5.1.1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人力缺乏,人员配备不够。

5.1.2 人力资源使用不合理 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全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工作的内涵扩大,工作量增加,但护士人数未相应增加。

5.1.3在编不在岗现象 手术室护士岗位女青年居多,婚假、哺乳假仍占用护士编制,人员短缺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护理人力严重不足。目前手术室人力不足是基层医院未能普遍展开术前和术后访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 法律意识缺乏,缺少自我保护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医疗、护理法规很不完善,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仍然较薄弱,而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逐渐加强,与护理有关的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加,应此要通过护理法规、法律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保障人民的健康。

二、 预防措施:

(一) 物理因素预防对策:首先紫外线的防护,开启紫外线灯时,人员应离开,检查紫外线灯管的强度,应戴防护眼镜。其次,现代化的手术室应设置防X射线穿透的手术间,无防X射线穿透条件手术间可订制多块可动铅板作隔离X射线屏障。参加手术的人员在X射线操作或做激光手术时,应穿铅衣、带防X射线和激光的防护面具。术中需要行透视或照片的手术,安排在专用手术间,照射瞬间除必需人员外,其余人员处于2m以外的地方,避免身体处于直射线中,操作C臂机的人员应穿铅防护衣保护。合理安排护士轮流参与需要使用C臂操作的手术,以减少个人接受射线的机率和射线量,护士一般孕期和哺乳期暂不参加此类手术。再次,激光的防护,不能用眼直接观看功率超过安全阈值的激光束;戴防护眼镜;定时检查维修、检测激光的防护系统。

(二) 空气污染预防对策:

提高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安装高度层流设备,保持新鲜空气得到补充,减少污染空气储积。术中用吸引器吸除焦烟雾,减少空气污染;挥发性麻醉气体现用现配,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并将麻醉废气排除室外;术前作好x线照射准备工作,术中尽量减少照射次数,减少室内无关人员,并备有防护衣,防护屏;孕妇避免参加此项手术。

其次,手术中使用电刀要同时使用吸引器,以便把使用电刀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异味气体和烟雾吸走,以减少污染降低手术人员的危害程度。

(三) 生物因素预防对策:

首先,工作中应注意做到预防锐器伤。保护皮肤黏膜,由于各种血液性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应把来自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都视为传染源,接触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当估计术中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或骨碎片溅出时,术前应戴好面罩、护目镜、穿一次性塑料围裙上台。防止自身感染,脱去手套后再彻底洗手,以阻断传播途径。术中手术台上正确放置刀、剪、针、钩等锐器,需把锐器放在盘中传递,不能直接传递并尽量减少传递,严防刺伤皮肤。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手术所用特殊器械,同时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配合手术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静脉穿刺用带有弹簧保护夹防止针刺伤的静脉留置针,静脉给药最好用三通并带有延长管。操作中如果不慎一旦被刺伤,需保持情绪镇静,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操作前后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当接触污染物品或可疑污染物品时应用抗菌性洗手液反复洗手臂,必要时用消毒液擦拭。术前护士做好自检,手和前臂有破损或皮肤有微小感染灶时,暂不参与感染性手术。在术前为患者做静脉穿刺置管时锐器盒一定放在离自己较近的位置,以便把针芯直接放入锐器盒内,注射针头不回帽,以防误伤。术中规范操作,在传递针、刀、剪刀等利器时,避免用手直接传递,使用托盘传递,手术中护士要眼疾手快,准确率高,避免不必要的创伤。

(四) 压力源因素预防对策

为确保人力资源合理使用,完善手术室后勤支持系统。认为合理按岗设置、使用后勤人员,把手术室护士从大量非主要间接护理及非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有关报道通过合理使用后勤人员使手术室护士的直接护理时间增加了17.9%。使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范围侧重于直接护理和重要的间接护理(如抢救设备、精密仪器的清洁、保养工作;开展护理业务查房等)。排除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按所需的护理量合理安排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建立以手术病人为中心的排班制度。为手术室护士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环境。

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手术室护士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对手术步骤、患者状况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手术配合的准确性,提高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增强工作责任心,明确职责范围,提高法律意识。工作得心应手,自身从工作中发现并找到乐趣,才能做到心情愉快。科室实行固定班次和弹性制排班相结合,均摊每个人的工作量,中午12点有一替班,对接台和长时间的手术替换半小时,轮流用餐,稍作休整,这样身心会得到缓解,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洗手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矫正久站的强制,可采取两替向前抬起运动,以缓解下肢肌肉张力,促进静脉回流。关注手术野时,身体与头一起侧转,尽量缩短单侧头时间。巡回护士平时要运用好人体力学原理,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减少无效劳动。

(五) 噪声的预防

正确认识噪声的危害。在手术间内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动作轻。及时淘汰陈旧的设备,引进性能好、声音小的仪器设备。使用中的仪器应尽量调低音量,暂不用的仪器应给及时关闭,减少噪音。

(六) 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正确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学习法律知识,避免在工作中触犯法律。

总而言之,手术室的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基层医院,手术室条件较差。只要我们具有高度的职业热情,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强化预防措施,一定会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以平和健康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投身到本职岗位,一定会把工作做的又细又准。对基层医院手术室环境污染及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及各级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不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接触有害因素的机会,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朱 丹,周 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7.

[2] 段素芝,杨素霞.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J].护理研究.2008.12

[3] 程珊,潘甦,罗惠.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潜在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1.6

[4] 胡辉,杨志纯.外科病区危害因素对医务人员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1.5 

[5] 马璇.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对策[J]山东医药.2010(30).

[6] 梅红.基层医院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标准预防中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杂志.2010(8).

[7] 沈子楠.高工作压力护士的心理干预[J]实用护理杂志.2001.11

[8] 吴学英.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0.

[9] 张红英,李小玲.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

[10] 张小琴,贾玲.手术室乙肝病毒术中感染的预防措施[J].临床医学.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