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仿写中的“隔”与“不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仿写中的“隔”与“不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仿写,应该如冰心女士所说,要“循其规矩,范我驰驱”,我们的作文大都从模仿名著开始、模仿其中的写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技巧,大多是出于对名作的喜爱,模仿是一种学习写作的捷径,但依傍和模仿决不是创造,只有在模仿中求创新、用名家的技法来表现我的思想内容,而且表现得恰到好处,这才有利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借名人的技法,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两者水融,有机结合,就是“不隔”,如果学习前人技法,生搬硬套,牵强附会,那就是“隔”。

例如有人模仿朱自清的名作《背影》中下面一段文字: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到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双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这时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向读者传递出内心的情感的途径是:一是客观描写,通过对父亲外貌、穿着、动作的描写,譬如“戴”“穿”“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双脚缩”等一系列极具视觉冲击力词语的使用,使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父亲爬月台买桔图”。二是主体感受,写自己深深被父亲买橘子的举动所打动――“看见父亲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用我发自内心的“流泪”,写出自己内在情感的震撼,写出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达出父子情深的主题。

欣赏了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我们为那种存在于普通生活细节的父子真情所感动,对于所有写人的文章,同学们都可以用此手法来达到传递情感感动读者的目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学生仿作――

“明天中考,早上吃个粽子,包你高中。”父亲的脸上荡漾起一丝笑容。他叠起几片芦苇叶,两手捏着轻轻一弯,便弯成一个锥形,然后便往里倒米,那一粒粒米里似乎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每个粽子都是那么饱满,那么诱人,像娃娃一般,不经意中看见父亲那只布满老茧的手,他那样娴熟而自然的操作着……

――《父亲的棕子》片断

写父亲的文章很多,但小作者却巧取父亲包粽子的细节,客观细腻描写父亲包粽子的动作,再现父亲含辛茹苦供自己读书,希望中考高中的伟大父爱,令人感动。而作者充满激情的抒发个人的感受,更加深了父爱内涵的表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深得《背影》“传情”技巧。

让我们再欣赏一下另一篇仿写作文片断:

渐渐的,我长大了,不由自主地常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父亲是否爱我?记得一次,当我放学进家门时,父亲招我过去,“你最近是不是背着我参加书法比赛了?”“你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这么糟?你是怎么准备的?”父亲连珠炮似的责问我,声音越来越严厉,眼睛里流露出愤怒与失望。只听父亲又说道:“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讲讲吗?”“现在有什么好讲的,反正你不管我,好坏随我就是了。”我转身走进我的房间。……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不知是房间太干燥,还是心绪烦乱,我怎么也睡不着,连连咳着,翻来覆去。忽然门被轻轻地推开了,我慌忙闭上眼,从那熟悉的缓缓的脚步声里,我知道是父亲来了。奇怪,怎么有泼水声,我眯起眼偷偷地往地上看,只见父亲一手端着盆,一手轻轻地往地上泼水。他回头向我这边看了一眼,我急忙继续装睡……

――《深沉的父爱》节选

这段文字真实而具体的再现了当代家庭中父子之间既相爱又矛盾的父子亲情,深得《背影》写“亲子之情”的妙理。儿子被父亲的行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但当父亲回头,儿子唯恐被父亲看到,赶紧把眼泪擦干。这是一种偷偷地被感动,不让父亲知道的秘密感动。在亲子之爱里,又有亲子矛盾,相爱,又不相沟通。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把历史的经典和当代的家庭生活联系起来,从新领悟那爱得越深,矛盾越激烈的日常经验,这就为写亲子之爱一类的文章开拓了新的视野,找到了新的灵感。而且巧妙地模仿原作中的心理描写,传达出了自己微妙的心理活动。这两个例子,就是“不隔”。

也有仿写得“隔”的,例如有人模仿鲁迅名著《祝福》中这段文字: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有一位同学写“我”顺利地考上了某名牌大学,而他的一个同班女同学却名落孙山,且家境贫寒,不得不“接妈妈的班”,――上街卖冰棍。两人在街上邂逅,引出一段对话: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寒喧。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幸运的,又进过京,见多识广,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缺乏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地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活在世上,究竟有没有命运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粹不及防的提问,老师又偏在旁边逼着回答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命运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时,怎样回答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那么,也就有上帝了?”

“啊,上帝?”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上帝?――论理,就该也有。要不人的命运谁来主宰?――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这种仿写就太“隔”,毕竟时代不同,人物关系不同,所处的情境有很大差异,这样生吞活剥的模仿,只能是东施效颦了。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四中学(156100)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六中学(15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