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川芎嗪注射剂眼部离子导入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川芎嗪注射剂眼部离子导入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采用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剂眼部离子导入治疗中心浆液脉络视网膜病变。方法:用LD-1型离子导入仪导入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剂,采用眼-枕导入法,每次40 mg/4 ml,每日1次,每次20 min,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准。结果:实验组57例62眼,显效12眼(19.3%);治愈47眼(75.9%),总有效率95.2%,视力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剂用眼部离子导入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疗效好、安全可靠、副作用少、方法简单的特点。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川芎嗪注射剂;离子导入

[中图分类号] R28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100-02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多见于20~45岁男性,女性少见;病变局限于眼底后极部。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但视力减退的程度一般均不很严重,可有患眼视物变小、视物变远等。我们采用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剂用眼部离子导入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7例62眼,疗效尚满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1年9月~2007年5月,随机选择经临床确诊为CSC,除外眼底其他疾病及视网膜脱离,禁用其他药物,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57例62眼,其中,男性53眼,女性9眼,双眼5例,单眼5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48岁。对照组:随机选择自愿者30眼,年龄条件同实验组。

1.2方法

CSC的诊断标准:多见于20~45岁男性,女性少见;病变局限于眼底后极部。视力模糊,但视力减退的程度一般均不很严重,常不低于0.5,可有患眼视物变小、视物变远,自觉有一团黄绿色暗影遮挡视野中心。眼底表现: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后极部可见一圆形光反射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静脉期于后极部或远离后极部有一个或数个很小的荧光渗漏点,后期逐渐呈喷射状或墨迹样扩大的强荧光斑。

1.3治疗标准

治愈:视力恢复1.0以上,或恢复至发病前视力,眼底黄斑区水肿消退,中心凹反射恢复,渗出全部吸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心视野基本正常,荧光造影无渗漏。显效:视力或矫正视力恢复至0.7~0.9或较发病前的视力提高3行以上,眼底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中心凹反射轻微弥散,渗出部分吸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视野有改善,荧光渗漏有明显改善。有效:视力或矫正视力恢复至0.5~0.6或较发病前视力提高不足3行,眼底黄斑区水肿有所减轻,中心凹反射比较弥散,渗出部分吸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视野有改善,荧光渗漏有减轻。无效:视力或矫正视力仍低于0.5或视力无提高甚至下降,眼底黄斑仍然水肿,中心凹反射消失,渗出无减轻或加重,荧光渗漏无改善,临床症状无改善。

1.4仪器和药物

仪器:采用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生产的DL-1型离子导入仪。

导入药物:川芎嗪注射剂。

方法:实验组用LD-1型离子导入仪导入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剂40 mg/4 ml,采用眼-枕导入法,每日1次,每次20 min,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准。10 d为1个疗程,间隔2 d,连续3~5个疗程。每天观察视力,每10天观察眼底变化一次,并记录。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 0.2 g,日3次,维生素B1 20 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 50 μg,日3次,口服;地巴唑100 mg,日3次,口服。30 d为1个疗程,每10天观察视力、眼底变化1次,并记录。

观察指标及视力判定:国际标准视力表灯箱照明,专人检测,3 s读出,以辨认全行为准。治疗前验光矫正视力。按诊断标准、病史、眼压、屈光间质及眼底黄斑部变化详细检查记录。

1.5统计方法

u 检验、χ2检验、确定P值。

2结果

实验组:无效3眼,4.8%;有效5眼,8.1%;显效7眼,11.2%;治愈47眼,75.9%;总有效率95.2%。

对照组:无效21眼,70.0%;有效4眼,13.3%;显效4眼,13.3%;治愈1眼,3.4%;总有效率3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视力变化规律:采用川芎嗪注射剂眼部离子导入治疗平均10~20 d视力提高较快,后逐渐趋于平稳,一般3~4个疗程后基本稳定。

3讨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多见于20~45岁男性,病变局限于眼底后极部。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患眼视物变小、视物变远等。 眼底表现: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后极部可见一圆形光反射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静脉期于后极部或远离后极部有一个或数个很小的荧光渗漏点,后期逐渐呈喷射状或墨迹样扩大的强荧光斑。本病发病机制目前无定论,一般认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障碍,致使脉络膜毛细血管漏出的血浆通过受损的色素上皮进入视网膜下,液体积聚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与之间,形成后极部视网膜的盘状脱离。目前无任何有效的治疗办法,临床多以扩血管和营养神经治疗。

中药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温通血脉之功效。川芎嗪为川芎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吡嗪类生物碱。现代医学表明川芎嗪(TMP)具有解痉、降低血管阻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凝集、Ca2+拮抗、抗纤维化等作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尚能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产生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的作用。川芎嗪可有效地改善眼部血管的微循环和灌注,促进渗出物及出血的吸收,明显调节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视网膜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视功能。

眼部电控离子导入是利用直流电场(或低频脉冲电场)作用和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使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药物离子、带电胶体微粒经过眼睑皮肤、角膜、结膜、巩膜直接进入眼内,达到治疗眼病的目的。比眼局部滴药效果大5~20倍。本文通过眼部离子导入川芎嗪注射剂治疗组与非离子导入组的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制剂配合离子导入治疗组较单纯内服药物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配合离子导入法为使用中药治疗眼科疾病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而且具有发挥作用快、损伤小、无痛苦、无明显副作用、用药量小、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特点。

[参考文献]

[1]严密.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40.

[2]李凤鸣. 眼科全书中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67.

[3]梁爱群.川芎嗪的药理及机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532-533.

(收稿日期:200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