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中语文小说考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中语文小说考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说的考向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只要耐心并且细致地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小说的考查角度通常是围绕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故事情节,艺术表现手法和个性化探究几个方面展开的。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故事情节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小说在语文高考中的考向。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人物形象 典型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55-01

在语文高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关小说的试题,教师应该把握高考的命脉,在教学中围绕考纲,时刻引导学生掌握高考的动向,这样学生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在考场中就会脱颖而出。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来谈一下本人对高中语文小说考向的认识:

一、欣赏人物形象,细致入微

小说总是围绕人物展开的,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应该掌握欣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技巧。学生首先应该学会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来分析人物形象,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其次,学生应该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因为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作品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再次,学生应该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作品中用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件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最后,学生还要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把握人物性格。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学生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老舍的《马裤先生》中有这样一道试题: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这道题明显是让学生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要分析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如一些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本文的:他叫了四五十次“茶房”,他叫茶房时声音太大,他挖鼻孔,拿八箱行李,把所有的衣钩都挂上自己的衣服,击打靴底上的土,擦手擦了一刻钟等句子就是关键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对这些句子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慢慢思考这些句子所体现出来的人物形象: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等。学生要学会欣赏人物形象,从细微处入手,这样在考试中才可以脱颖而出。

二、分析典型环境,情景结合

小说中的环境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的环境都会表现出来一定的意义,作者的描述并不是浪费笔墨。所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应该能够看到作者通过环境的描写,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特点。

在进行景物描写的时候,通常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是从空间上描写,作者往往都是由上到下,上下结合;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由四周到中心。如果是从时间上描写,作者往往都是春夏秋冬或晨午昏夜。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传授这些写作特点,以便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内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孤立存在的,一般情况下,环境描写都是为了衬托的。有的是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有的是为了衬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故事气氛;有的是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的,有的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小说主题、奠定情感基调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小说中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一般也是通关过对人工设置的场景的描写,暗示社会环境;或是对作者的直接介绍反映出社会环境;或者是对任务的言行及相关关系表现出时代风貌和风土人情。描写的目的一般都是交代时代背景,反映社会习俗,表现思想观念和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第9车厢》中有这样一道题:“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关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请赏析文章中这句话的景物描写。这是小说中出现的一句话,从写景文字本身,学生可以获知其渲染凄凉、荒芜的氛围;再根据情节,学生会发现故事的荒唐,更感知到人在其中的无助感。这里的景物描写也暗示了人们荒唐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学生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关于景物描写的鉴赏一般应该从营造意境、设置故事背景、导引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情感等角度去思考,这就是高考的考向。

三、挖掘故事情节,把握故事

小说的情节来自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但却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小说的情节通常是有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的。由于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所以,在小说中,情节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去叙述,有时会省略某一部分,有时甚至会颠倒或交错。分析小说情节时,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方面入手,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同时注意情节安排的几个作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当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的这几个部分和他们的作用后,面对有关故事情节的问题,学生就会如鱼得水。

例如雨果的《报复》中有这样一道题: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在分析这道题的时候,学生就应该能够看出这是一道对小说某个情节的作用的考查。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是在文章的开头,分析其作用,首先要考虑小说首段的一般作用,比如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等。其次,要考虑情节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彭恩打电话是语气严厉、措辞犀利,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言辞尖锐的评剧人。

总之,学生掌握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故事情节这几个方面在语文高考中就会轻而易举地解决小说中的有关问题,而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就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来不断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提高。同时学生在阅读中还要掌握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小说的艺术审美;还要对小说进行个性化探究,剖析文章的创作背景和社会影响。经过这样的练习和阅读,学生的小说阅读水平一定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面对高考也会应对自如了。

参考文献:

[1]周海峰 浅议高中语文小说的有效教学方法[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09

[2]孙磊 浅议小说教学中的重要部分[J] 中学生阅读 2010.07

[3]刘丽娟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法[J] 语文教学参考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