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滴滴出行的竞争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滴滴出行的竞争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滴滴出行是智能叫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典型的O2O模式的软件。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它极大程度地影响且引领着用户的出行方式。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通过介绍滴滴出行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价值链和滴滴出行的虚拟价值链,找出滴滴出行的竞争优势与不足,并从中确定滴滴出行今后适宜采取的竞争发展策略,希望能对像滴滴出行这样的“O2O”模式下的打车软件的竞争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滴滴出行 虚拟价值链 竞争策略

一、滴滴出行的发展现状

2012年9月9日,智能打车软件滴滴出行在北京上线。2014年5月20日,公司名称更改为“滴滴打车”。2015年2月,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宣布两家打车软件进行战略合并。同年9月9日,“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启用全新LOGO,推出新版APP“滴滴出行”。

虽然滴滴出行刚上线时发展举步维艰,但是随着创业人的坚持不懈与时代潮流的发展,从2012年12月到2015年10月,滴滴出行先后获得300万美金、1500万美金、1亿美金、7亿美金以及30亿美金等5次融资资金。2013年10月,滴滴打车市场占有率为59.4%,远远超越其他打车软件。2014年1月,使用滴滴出行软件的用户从2200万增加到1亿,日均订单量更是从35万激增到521.83万,从数量上实现了规模性突破,取得绝对的领先优势。三年多的时间,滴滴出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探索积累期、加速增长期、爆发式增长期、业务多元化发展期。滴滴现已拥有传统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巴士六条成熟产品线,并新推出试驾和滴滴企业版业务。滴滴官方表示,2016年3月份,滴滴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000万次。2015年,滴滴出行的注册用户数已突破2.5亿,全年订单总量达到14.3亿,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美国2015年全部出租车的订单量(约8亿)的两倍。

二、 滴滴出行的价值链分析

(一)传统出租车运营价值链

价值链是美国学者迈克尔 ・ 波特(Michael E Porter)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和辅活动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之为价值链。

价值链是在企业内部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价值链的创新,人们不断地将价值链分析工具引入到企业运营的分析中来,就运营价值链分析而言,价值链能够清楚地把行业市场运作的每一步都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有效地评价每一个运营步骤的强处和不足之处。

传统出租车是一种不定路线、不定车站、以计程或计时方式营业、为乘用者提供点对点服务的较高层次的公共交通工具。传统出租车的运营体系构成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运营价值链,这个价值链的主体主要包括传统出租车公司、传统出租车司机、消费者,这三个利益主体在运营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紧密,下图(图1)为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运营价值链模型。

传统出租车市场的运营是特许经营的模式,政府对出租车公司进行招标,出租车公司通过相互竞价得到政府用规制的手段发放的出租车运营证。出租车公司以收取租金的形式把资源租给出租车司机使用,出租车司机通过为客户提供出租车服务,赚取收入并向政府交税。司机需要在出租车的行驶过程中留意路边停留的人们,看到有需要坐车的人就在合适的路边停下来(偶尔没留意到也会疏漏),乘客需要向司机说明目的地(若目的地是司机不愿意去的地方,那乘客只能继续等待下一辆车的到来),到达目的地后,乘客现金交付车费后离开。整个服务的过程都是通过线下的资源来进行,没有数据及信息的提前交流。

(二) 滴滴出行的虚拟价值链

在电子商务时代,现代企业价值日渐倾向于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基础结构上,价值链模型在信息系统中扩展为虚拟价值链。虚拟价值链是哈佛商学院教授Jeffrey F Rayport和John J Svikola首次提出,他们认为企业的竞争环境分为两个:一个是被称为市场场所 (market place)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被称为市场空间 (market space) 的虚拟世界。虚拟价值链建立在传统价值链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每一作业环节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而形成的。

应用O2O电子商务模式的滴滴出行正是通过运用组织丰富的信息来创造其企业的价值,其虚拟价值链(图2)详细描述了用户使用软件的流程。滴滴出行整合线下的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特点,通过线上产品提供打车服务,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用户打开滴滴出行APP到坐上车,线上用户输入的信息使司机了解用户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使用户了解周围的车源位置分布,并使得双方能电话联系交谈;从用户上车到下车,软件平台的地图信息与第三方平台支付使用户对自己的路途位置一目了然并在线上简捷支付。

(三)滴滴出行的竞争优势与不足

通过传统出租车运营价值链与滴滴出行虚拟价值链的对比分析,可以得知滴滴出行相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具有充分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滴滴出行车辆的市场流动快、运营效率高。相对于传统出租车行业来说,滴滴出行的叫车模式打破了传统打车市场的格局,改变了打车只能在路边招手等待的概念,走出了传统打车方式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司机通过滴滴平台实时了解周围发出出行需求订单的用户,根据用户填写的目的地按意愿接单,在上一个服务完成后可以迅速前往与下一个用户约定的出发地,降低了空驶率,也节约了司机乘客的沟通成本以及资源和时间。

2.具有不同出行需求的用户可以在滴滴出行中得到满足。传统出租车只有一种业务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发生转变的人们对于服务的要求。而滴滴具有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以及试驾等多种业务服务,各种业务的独具的功能满足了不同出行需求和消费能力的乘客,优化了乘客的打车体验。

3.线上支付使交易更加简捷安全。使用微信或支付宝在线上支付,即可避免乘坐传统出租车现金找零的麻烦,节省用户的时间,又可避免司机收到假钞,减少司机损失。

4.用户忠诚度高。滴滴出行经常推出促销优惠活动,在用户乘坐完车之后进行评价或者出行过程分享,即可获得下次乘车的现金优惠券,不但吸引了用户的再次使用,而且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

5.国家政策支持手机软件叫车服务。手机软件召车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比较高,相对于传统出租车更加绿色环保。叫车服务能够为乘客提供高效便利的出行服务,扩大人们出行打车的需求,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

虽然滴滴出行具有强硬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许多地方仍然不完善:

滴滴出行依赖于软件设施而缺少硬件设施,一旦网络瘫痪滴滴出行软件将会出现死机,甚至瘫痪;软件乘车后只有星级评价,而没有系统进行反馈意见的收集,客户服务系统有缺陷;乘客打车后不付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线支付存在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有些司机争着抢单而不注意安全,这对乘客和司机的生命安全都带来了莫大的隐患;社会存在各种各样可以替代滴滴的交通工具,比如地铁、火车、高铁、飞机、轮船等等;滴滴只是一个软件客户端,如果汽车供应商(合作方)停止供应或合作,滴滴出行就将面临极大的威胁等等。

三、滴滴出行的竞争发展策略探讨

滴滴出行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在快速占领打车市场的同时也获到了消费者的认同与好评,但是随着滴滴出行促销活动的全面叫停,想要保证企业稳健发展、保持市场份额,就需要采取其他一些必要的策略。通过滴滴出行的虚拟价值链以及滴滴的竞争优势与不足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竞争发展策略供参考:

(一)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

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才能留住并吸引更多的客户。滴滴出行可以在平台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服务对象包括乘客和司机。在乘客方面,可以对司机建立较严厉的奖惩约束机制,客服可以通过与乘客进行线上交流得到乘客对司机服务的评价和满意度,从而根据乘客的反馈对司机进行奖惩约束;在司机方面,可以对乘客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司机向客服反馈逃单的乘客,若乘客的逃单次数达到一定的上限,则把该乘客列入黑名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司机和企业的权益。

(二)推出与老年人市场相契合的新业务

老年人对滴滴出行软件操作会感到比较复杂困难,而不利于他们的便捷出行,因此,滴滴打车有必要针对老年人设计一些简单的功能,比如设立老年人专用区,进行人性化设计,设计一键打车、电话约车上门服务等功能;增加让别人代付车费的功能,老年人可以使用这种功能让他们的子女代其支付车费。增加这种特殊性的业务和功能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老年人打车较难的问题,还能大大提高滴滴出行在软件召车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三)拓宽推广和营销的方式渠道

朋友圈和微博分享这种简单的广告宣传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成效,但难以长久。滴滴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利用一系列平台或者大众媒体对滴滴出行进行宣传,增强推广的力度和增加可使用的平台,提高滴滴出行在人们之间的认知度,将滴滴的使用烙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中,以此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四)构建综合型的交通出行生态体系

把互联网接入交通行业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个发展趋势,滴滴要做的是构建立体智能化的交通出行生态体系,除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巴士包车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之外,还可以涉及到其他的交通出行工具,比如高铁、飞机等,业务方面也可触及到与交通相关的行业,比如旅游业。若能成功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一个交通出行的生态体系,那么滴滴出行的发展将会突破原有框架,前景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2] 刘波.城市公共交通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3] 尹美群,胡国柳. 虚拟企业、虚拟价值链及其与价值链的逻辑关系[J].海南大学学报,2005(02):137- 141.

[4] 邓超明.网络整合营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5] 杨建蓉.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特性分析与需求预测模型构建[D].南昌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