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诚信来自重复博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诚信来自重复博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交往的基础在于守信。如果一个人、一个社会没有信用基础,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陷于混乱的生活危机之中。我们的老祖宗就曾告诫过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学而》)翻译成现在的大白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那就真的没救了。就像一辆汽车没有车轮,还怎么能够行驶呢?

中国的儒家把守信视为一种人人必须奉行的道德准则,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不需要特别的理由的。而现代经济学则认为信用是人们在通过交易博弈,主要是在多次的重复博弈中建立起来的。在一种较为完善的经济制度下,若“重复博弈”发生,则人们会更倾向于相互信任。

旅美作家林达在其著作《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讲到这样一则事例:在美国,任何一个售报机,都是一个铁盒子。所有的报纸都在里面,放一个硬币就可以全部打开,取一张之后再把它关上。作者说他第一次买报的时候,塞进硬币,一拉开盖子,发现所有的报纸都在他面前时,吓了一跳。因为根据他在中国的经验,这样的设计会使得报纸几下子就被人拿光。但是,这是根据美国的国情设计的,美国人不会扔一个硬币,却拿两份报纸。而且作者很快发现了例外――中国人聚居地的中国饭店、中国商店门口,就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售报机,一个硬币只拿得出一张报纸。关于此事,在美国的华人报纸上引发了诸多议论,其中一个华人讲述了在半小时里,他如何眼看着同胞们“免费”取光了一大堆报纸。

国内还发生了一则与上述事例相反的事件:网易新闻频道曾有过这样一个标题:“诚信奇迹无人卖报摊三年口袋里从没少过钱”。讲述一个叫王波的卖报摊主,因为夫妇两个要带孩子,还有一个书刊摊要打理,所以把自己在成都近郊金名苑市场小区门口的报摊办成了“无人报摊”,报架上写了“请给5角买报”的油漆字,还放了一个装钱的口袋。三年来,这个报摊每天都会卖出报纸100多份,但从来没有少过钱。

关于这个“奇迹”,有人将其归因为小区居民素质高,但也有人不这样认为。比如长期在此蹬三轮车的吴师傅就说:“啥子素质高哦?是市场门口人多不敢拿。”吴师傅自小区建成后便生活在这里,一直在此蹬三轮车,闲时便把车停在报摊对面的路边。他说,“诚信报摊”位于市场门口,来往的人很多,而且旁边有几家商铺,“那么多人盯着,哪个敢拿?”

其实比起“素质高”,吴师傅的关于“不敢拿”的判断,似乎更符合博弈学原理。我们可以把这个“诚信报摊”看作摊主与买报人之间的博弈,而从博弈过程来看,“诚信报摊”成立第一天那种“每个博弈者都只关心一次性支付的简单博弈”已经转变成了“重复的、连续进行的博弈”,连续博弈的过程中,偷报者必然会担心卖报人可能采取暗中观察、抓住偷报者示众等报复措施,所以会理性地克制投机行为、选择诚信与合作,于是必然就出现了双方都诚信的博弈结果。

我们可以进而分析,为什么林达所说的美国的无人售报箱中的报纸会被中国人拿光呢?莫非中国人在自己国家内诚信,到了美国就不诚信?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售报箱的位置多设在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而一个人之所以敢从售报箱中拿走所有的报纸,原因就在于这周围的人都是过客,没有人认识他,他明天也不会再从这个售报箱拿“免费”报纸。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单次博弈,而非重复博弈。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都将诚实信用视为美德,但更多地是从道德上讲的,而缺少法律的约束,所以现实生活中总会发生诚信危机。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并不是达不到一个高度的诚信水平,合理的博弈规则才是保证社会诚信的基本条件。而遏制诚信缺失的博弈规则就是将一次性博弈有效地转化为重复性博弈,同时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对不诚信行为处罚的可信性――通俗地讲,就是让每个参加博弈的人都清楚,彼此可以在长期合作中受益,“一锤子买卖”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同时,如果谁不遵守有利于长期合作的诚信规则,谁就将确定无疑地受到严惩。

(摘自《三天读懂博弈学》九州出版社 图/傅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