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产学研工作浅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产学研工作浅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大众化的阶段,这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随之也使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在与高等院校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的学生,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突出高职院校优势、办学特点,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产学研;双赢;三位一体;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C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87-02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要想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存、发展下去,就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现在的企业越来越希望吸收知识丰富的实用型技术性人才,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企业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进行职员的岗前培训,使职员很快的就可以投入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当中,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这样一个需求下,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办学宗旨,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根本所在。那么怎样找出一条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突出自己办学特点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呢?

一、改变教育的观念

以往学校的教育都是以学科教育为主,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的研究。当然,一些学校配备实验教学的实验室,以此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众所周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不是仅依靠于学校提供的实践设施,而是要与社会需求相挂钩,真正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上,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低于高等学校的学生,自学、自主能力也较低,因此,不能依照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出去实践,而学校提供的实验设施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学校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学生出去实践,建立相应的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广阔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这样,学生经过校外实践,经受社会需求方的检验和洗礼,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这就是“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的根本所在。生产、教学、科研,三位一体,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在动手能力、社交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将有很大的提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年,“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深入发展,不断积极创新,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实现“产学研”合作无疑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应用领域、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敏孚机械有限公司携手,以企业名称冠名学院的机械系。新名称具有“双元”的内涵,增强了企业的责任感。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船员培训中心,将新开展的若干培训项目组合成“一条龙培训”,从企业来参加履约培训的人员一次培训所有的项目,加快了企业履约的步伐,解决了企业实际困难。上海电机高专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由校内外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在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的协助下,学校规范了教学计划的管理,拓展教学空间。

(二)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产学研合作中最鲜明的特色是政府的主导作用,日本视产学研合作为基本国策并建立相关机制,如制订详细可行的计划、加大投入和资助、创办中介机构、建立科学城等措施,推进产学研合作事业的发展。日本的大学和企业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积极配合,力争有所作为,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形式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日本的科研专利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科研成果转化迅速。筑波科学城即是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

德国科研在世界上以严谨著称,德国产学研根植于德国特有的社会市场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弗朗霍夫协会模式,有较强的独特性,是德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典范。当前德国用“创新伙伴”计划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开展国家高技术战略,重点希望在信息技术领域、生物技术领域、健康与医疗领域、纳米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占领世界科技的前沿。德国地方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也是不遗余力,不来梅州的产学研模式就是一个缩影。

三、“产学研”工作的开展

“产学研”相结合,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在“产学研”工作中,企业扮演关键角色,让学校与企业相辅相成,达到最佳配合。

(一)进行专业社会需求调研

要想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首先要掌握专业的社会需求。应该指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要想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有效的开展,成立具有指导作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聘请有一定经验的企业相关人士担任委员会成员,并同时将该专业的骨干教师纳入其中,通过会议一起交流,一起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计划,有效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必须让专业指导委员会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不能虚设。定期开展会议,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发挥委员会的指导作用。

(三)“产学研”工作考核

“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必须时刻掌握工作开展的境况,因此,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效果评定和考核。

学期结束时,通过评价学生期末成绩的考核结果和学生实践课程的实践效果考核结果,组织专业授课教师一起讨论本学期课程教学计划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根据校外实习带队教师的反馈,了解学生校外实习的情况,以及“产学研”合作中“产”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评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的程度,并积极和实习单位取得联系,时刻掌握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情况。可以采取学生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对“产学研”相结合工作开展的认可程度,指导修订专业计划。

四、“产学研”合作内容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拥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无疑是“产学研”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产学研”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要加大力度,积极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指派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年轻教师下厂实习,一方面进行专业市场调研,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更新程度,以便在教学中积极补充新的知识和元素;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带一些课题到企业中去,向企业相关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教,提高自己的科研开发能力,有效指导教学改革。这样,加强了企业和学校的沟通,有利于“产学研”工作的开展。

同时,还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积极鼓励教师在所学专业上进行更高能力的追求,提高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鼓励年轻教师获取更高的学历、获取“双师”资格等,这都有利于专业学科的建设。

(二)企业员工培训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学校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相应培训,共同创造“财富”。学校有相应的实验室和实验场所,可以和企业签订协议,定期指派有经验的教师为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或技能培训,彼此相互交流,实现企业和学校真正的“双赢”。同时,学校还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作用。

(三)聘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

学校的教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并且,学生毕业后最主要是如何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因此,学校应聘请一部分有经验的企业人员作兼职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的实践,这样,可以使学生适应真正的实践教学,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可以让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一起讨论研究制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计划,找到一条真正适合学生就业发展需要的途径。

五、“产学研”工作的建议

“产学研”工作要想在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并长期发展下去,需要学校、领导、院系、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借鉴和总结优秀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产学研”工作的开展,有如下两点建议:

第一、在高职院校建立示范工厂。对于高职院校的部分工科专业,可以建立示范工厂、购入部分工作设备,教师可以将上课地点由教室转变为“工厂”,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提高专业岗位适应性。

第二、在高职院校建立企业研究办公室。在学校建立合作企业的研究办公室,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的外聘教师,将部分技术或研究课题带来与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分享,这样教师可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企业可以辅佐教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达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由此可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高职院校是行得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不断深入发展,必将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及技术指导。我们必须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的相关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探索出更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具备自己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 蔡 兵.创新与产学研合作[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