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述《浮力》教学的四点浅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述《浮力》教学的四点浅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浮力》一节的教学内容,在本章的地位和作用等勿须赘述。现就人教社2012年10月第1版课文的教学,简述如下4点浅见,用以跟同行交流,并能得到各位师长指教。

1.分录课标明确教学要求

对课标里规定“科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参在p82只载课标第2.2.9条。我们是分录该条“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前半部分,并补充“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无关”等内容。我们又分录了课标:“2.2.4用示意图描述力(细化为‘会画物体受力分析图’,强调后者‘带箭头的线段长度能够代表力的大小’)。会测量力的大小(细化为‘会测量浮力的大小’)”。由于“振动”就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据此“2.1.3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应该渗透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每个章节。

2.师生动手备齐实验器材

从自制教具的角度,“废品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贵财富”。我们师生动手、修旧利废,研制出百余种实验教具。本节课主要使用:

⑴“浮力实验器”如图1右侧所示(左侧为师生收集到的16种不同品牌的废香脂盒制作的该教具):将直径约为5cm的盒底,用玻璃胶等粘牢一块边长约52mm、3mm厚的正方形玻璃块,盖严盒盖后把它投入水里,它在水中就能呈现漂浮状态(若它在水中下沉时,要用克丝钳逐渐夹碎玻璃块的四个角减轻盒重,直到它能在水中呈漂浮为止);再把它投进普通工业酒精里,它将能下沉到杯底部(假若它在酒精里也呈漂浮状态,再向盒内中间部位试加玻璃胶、直到它在酒精里能够下沉时为止);并磨角倒棱防止割手(在国际专业学会议上交流展出,该教具曾“得到很高评价,样品已保存在亚太地区局”)。

⑵“沉体”如图2所示:将收集到的大塑料药瓶分类:规格相同的内装不等的杂铁或砂子等、总重分别为1.4N和1.6N;规格不同的药瓶内装重物总重为1.5N,替代课文里的铁块当作“沉体”;瓶盖中心均固定一根有提环的细尼龙丝线、每隔长约1.5cm处打1个“线结”;盖内在线结上浇注一点玻璃胶,既能固定线结,又能防止渗漏液体;瓶体外壁用记号笔画出等分的3圈横线。

⑶“浮力产生原因演示仪”如图3所示:剪两个长约3cm露露盒、盒底对焊起来;用8号铁丝制作框架和操纵杆,用粗铜丝做转轴,盒的上壁各钻一个孔,各焊1个自行车的辐条帽,分别刷上红、蓝油漆;用一次性输液管做导气管,对应地接在如图4所示、分别注入红、蓝水的双压强计上:正面是供学生观察的,背面有两个供教师观察的压强计;色水相同的两个压强计的上端,用输液器上的小三通管并联,再接到演示仪的辐条帽上;盒上蒙有松紧度相同的薄橡皮膜。此外还用饮料瓶改制成大、小水杯等。

3.以物说理凸显学科特色

物理是“以物说理”的学科!本节实验设计简介如下:

A.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我们在教参p67介绍的图10-2实验,增加一根带勾的粗铜丝如图5所示:快速向上挑动水中的乒乓球、瓶口水流断续增大但球仍不上浮!使之更具惊奇色彩。

B.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⑴浮力产生的原因

①将“浮力实验器”放进水槽水中,它将上浮并能漂浮;将它压紧在水槽底的平板玻璃上,它将纹丝不动;②教师演示“浮力产生原因演示仪”:可以参看p50课文分析。

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下上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与向下的

⑵浮力的测量:过程略。结论:浮=-示。展示“物体受力分析图”。

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先让学生提出多种猜想,然后通过下列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①教师演示:将“浮力实验器”投入水中它漂浮;将它投进酒精里它下沉;

②用“校零”的弹簧测力计先后测出:同一个沉体浸设在透明杯里水中、和绿色杯里浓盐水中时浮均不相等。

结论1:浮跟液有关:当浸一定时,液越大浮越大;

结论2:(由于形状相同、不等重的沉体浸没在水中浮是近似相等的;而形状不同、等重的沉体浸没在水中浮几乎都是不相等的;进而可知)浮跟物无关。

⑵p52“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因受篇幅所限,本节教学不再赘述。

向提供图片的王秀峰高级教师致谢!以上谬误难免,敬请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