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他们在人际交往、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就业等。本文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法途径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是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从动态上讲,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从静态上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大学生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大学生,他们来自经济和文明不发达地区的贫困家庭,经济的贫困,导致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他们不自信、不善言谈、不会与人交流,从而形成了人际交往障碍,不利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人际交往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交流信息,获取知识。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信息的拥有和利用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扩大和增长。通过人际交往,大学生可以互相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和成果,学到新的知识,从而丰富自身的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成才。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认可、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实现。

3.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原因之一是因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师生认同感,从而使自己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孤独、排他、自闭,从而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如忧郁症、狂躁症等心理常见疾病。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结交朋友,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良好的身心健康,避免各种心理疾病。

4.人际交往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难点,他们的人际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校园的和谐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大学生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就会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学习,用于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需要。

二、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

1.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全民素质教育的推进,近年来高校不断进行扩招,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通过高考继续升学,接收高等教育。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多是以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生为主,学生大多是来自经济和文明不发达地区,甚至有的还是来自偏远落后地区,家庭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再加之少数民族地区民风较淳朴,人际交往单一,缺乏人际交往意识的指导和培养,进入高校以后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意识较为淡薄,人际关系单一。

2.贫困生的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心。

人际关系不仅维系着个体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个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很多贫困生,特别是那些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愿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不喜欢参加文娱体育等群体活动,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由于自卑、缺乏信心,在日常的同学交往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拘束,心理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从在人际关系中往往采取冷淡、回避的态度和行为,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3.贫困生缺乏人际交往方法。

在人际交往中,贫困大学生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一方面,他们逐渐意识到自身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渴望加强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心。另一方面,他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充满困惑,无从下手。社会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并不像记一个单词、背一篇课文那样简单,它看似虚无,却又好像无处不在。贫困生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改善人际关系,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进一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精神向导,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基于人们在对世界、人生和价值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民族地区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往往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对自我认识和定位不够明确。加强贫困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正确地认识世界、社会和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形成热情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积极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高校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没有现实社会较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但它同时又有着较为广泛的人际交往圈。高校尽管为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专门针对提高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活动还是比较少的。高校应搭建人际交往实践的平台,让贫困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找到自信,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网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教会学生为人处事方面多下功夫,否则学生就只会书本知识,难以融入社会。特别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一定要亲近贫困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实际的生活学习困难,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打开他们的心门,帮助他们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勇敢地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4.加强人际交往具体方法的指导。

以诚相待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总认为自己和其他来自城市的学生格格不入,更谈不上人际交往,成为好朋友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诚待人,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来对待他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也是人际交往的金玉良言。在人际交往中,贫困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少一些计较和埋怨,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将心比心,用心换心。只有理解才能认同,只有有了共鸣,才会有建立基本人际交往关系的可能性。

5.培养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树立自信。

人际交往是展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个人魅力的平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疏于自己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就是因为自身的能力、视野、条件都不够优秀,才会造成人际交往困难的局面。因此,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也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语言表达、计算机、普通话、英语等,让他们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找到自信,语言表达和交流也更顺畅,交往更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6.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树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

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生因为家庭困难导致了诸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树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树立了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他们才会积极投身人际交往的实践中去。

社会是人和一切物质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整个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大学是半个社会,我们除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更需要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需要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卡耐基.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M].沈阳:沈阳出版社.

[2]吴磊.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M].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

[3]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2.

[4]龙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杂志,2003,24,(5).

[5]温永慧.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人际交往技巧.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