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曾国强老师肺系疾病及学术思想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曾国强老师是云南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内科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具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作风严谨,一丝不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文总结了曾国强老师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曾国强老师;学术思想;总结
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5-0005-02
曾国强老师是云南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云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主任医师。曾老师擅长内、妇、儿科杂病的治疗,特别对肺系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曾老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对曾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有所感悟。现将曾老师的学术思想简要介绍如下。
1与时俱进,创立新方
曾老师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辨证运用经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他不拘古方,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总结,不断摸索,创立了新方,如麻杏柴芩汤、柴芩利咽汤、小柴益肺汤、天麻蜈蚣半夏汤、五虎益气养血汤、芪桂八珍汤、柴芍六君和胃汤等,在临床中结合患者病情,随证加减,收到了奇效。
2注重“形寒饮冷则伤肺”
文献对“形寒饮冷则伤肺”的论述有《素问・咳论》云:“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曾老师认为“肺中冷”的原因是寒邪寒饮伤及阳气。
文献记载治疗“肺中冷”的单味药有黄芪、款冬花、白果、甘草、糯米、干姜、麻黄、杏仁、陈皮、白豆蔻、百部等。以上药物均有温补肺气的功效,曾老师辨证使用,疗效颇佳。曾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 “肺中冷”的三大治疗原则为:补虚、解表、化痰。补虚,即为温补肺气。具体治疗方法为辛甘复阳、补土生金、温水暖金、强心补肺等。解表,即解除导致“肺中冷”加重的因素,具体治法为温肺散寒等。化痰,即祛除“肺中冷”产生的病理产物,具体治法可温宣行水、温肺化饮等。曾老师指出,三大治疗原则中温补肺气为基本治法,但三者必须相互结合,不可孤立视之。
3对痰的认识及化痰药的使用
先贤朱丹溪说:“怪疾多属痰,痰火生异证”。张介宾说:“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临床上,有些病证常规治疗难以起效时,曾老师用祛痰药常能显效。
曾老师指出,治痰证,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应据成痰之因,审因论治。“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正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以标本兼顾。又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HJ3.2mm]亦加强化痰之功。根据药性、功能的不同,化痰药可以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临床运用温化寒痰药时常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的药物配伍,以期达到温化寒痰、湿痰的目的,常用药物有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白前。临床应用清化热痰药时,常与清热泻火、养阴润肺药配伍,以期达到清化热痰,清润燥痰的目的,常用药物有贝母、瓜蒌、竹茹、前胡、桔梗。
曾老师指出,二陈汤为祛痰剂之代表方。从二陈汤多年来的临床验证及疗效来看,半夏作为君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常用的化痰方剂中均有半夏,如参苏饮、导痰汤、金水六君煎、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及二陈汤的加减化裁方,说明半夏成为临床常用的化痰药物已有较久的历史。曾老师使用半夏温化寒痰是最多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及“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曾老师在临床上常以温散之品燥湿化痰,一则可扶助阳气,二则可驱逐实邪,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为温化寒痰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更加说明半夏应用于痰证临床疗效佳;桔梗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作用。所以古人张仲景用于治疗肺痈、结胸、咽痛,孙思邈用治咽喉口舌诸疾。因其有宣发肺气的作用,古人多用于胸膈以上诸疾,有“舟楫”之喻,或“载诸药上行”。曾老师指出,凡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疼痛尤为适宜;用于清咽开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有辅助作用。
4注重“脾胃论”,重视后天之本
《内经》将脾胃归属于五行中的“土”,并认为土为万物生长的根本,而脾胃属土,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同时指出,脾胃居中,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曾老师注重“脾胃论”,他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临床上他特别注重保护脾胃,形成了治病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并强调脾胃病与肝的关系密切。他提倡“脾宜健、肝宜疏、胃宜降”的治疗原则。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津液之化源,又是药物吸收发挥作用的场所。因此临床用药,宜灵动、防壅滞,组方宜精简、忌庞杂,需防多药伤胃。导师还强调“虚损之疾,益肝肾不如调脾胃”,“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共同腐熟水谷、升清降浊以化生气血,故脾胃功能正常才能维持其他脏腑生理功能正常。反之,脾胃有病,t百病生焉,临证见于内、外、妇、儿、皮科等多种疾病。
5“药对”的使用
药对又叫对药。对者双也,配伍也。曾老师在临证时经常使用药对,总结其组成法则不外乎“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气一血”、“一寒一热”、“一升一降”、“表里兼顾”、“虚实合参”,配伍巧妙,疗效卓著,体现了开阖相济、动静相随、升降相乘、正反相佐的用药艺术,将中医“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博大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举例如下:柴胡与黄芩为对,升清降浊,调和表里,和解少阳,清少阳之邪热甚妙,既可疏理肝胆之气机,又能清泄内蕴之湿热。枳壳与白术为对,一泻一补,一走一守,一急一缓,相互制约,相互为用,以达补而不滞,消不伤正,健脾强胃,消食化积,消痞除满之功。曾老师指出,枳壳、白术用量多寡,临证时应详尽辨证,审因增损,若体壮新病者,则以枳壳为主、白术为辅;反之,体弱久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应以白术为主,枳壳为辅,否则易伤人也。曾老师临证处方时,枳壳、白术习惯以同炒伍用,一则可缓其药性,二则能增强疗效。五味子与细辛为对,以细辛之辛散,制五味子之酸敛,五味子之酸敛,又制细辛之辛散,一散一敛,一开一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止咳平喘甚妙。曾老师指出,咳嗽初起,以开宣为主,多用细辛;久咳之后,以敛肺气为要,多取五味子。五味子、细辛伍用,即古人谓:“五味子之敛,制细辛之升发,二者参合,则升降有度而咳喘自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