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程序教学法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程序教学法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192-01

摘要:斯金纳创立的程序教学理论,开辟了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引起了人们对个别教学研究的重视。实施程序教学的优点很多,如目的要求明确,利于掌握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分步学习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能够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必“齐步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

关键词:程序教学法 体育教学 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起源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普莱西率先开始研究程序教学,1945年经斯金纳的改进与完善,发展为成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斯金纳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程序教学之父”。20世纪80年代,程序教学被译介到中国,并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程序教学所提倡的许多教学原则,比较适于体育教学中基本动作的学习,因此,也受到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青睐。

一、 程序教学的原则

(一)小步子原则

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做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自信。

(一) 即时反馈原则

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动作完成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学生对第一步能作出正确的反应,便可以即呈示第二步,这种呈示本身便是一种反馈:告诉学习者,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

(二) 自定步调原则

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是传统教学在课堂传授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为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传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跟不上,致使同一班级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程序教学法相对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学习较容易成功。

二、程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一) 行为目标的确定

行为目标就是对学生产生的教学效果,一般要有明确的说明。目标可以是一般性的,也可以是非常具体的。像“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这种一般性或模糊的目标几乎通过任何一种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动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行为目标理论对体育学习具有显著的意义。一个好的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1]:特定的学生群体;作为教学活动的结果,学生将完成的动作技能;学生完成这些动作技能的条件或情境;学生完成动作技能的水平或标准。当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具体的行为目标之后,也就更容易把握对学生达成每个目标之后的即时强化。不过,由于教学实际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学目标的拟写未必严格套用此法。一些较复杂的、高层次的情感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只有少数能用可观察的可测量的术语来描述,大多数时候要采用定性的语言,并且表达也不尽清晰。因此,在表述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其具体、可测性,也要考虑某些目标的特征性。

(二)强化的安排

程序教学法是把运用强化物的效果增加到最大限度的方法,利用强化物,设计更好的相依关系,使强化物与行为建立良好的关系。强化物有人为的和自然的,积极和消极的。棍棒、剥夺权利、批评、评分、布置额外练习等属于人为而消极的强化物;微笑、鼓励、荣誉、奖励等属于人为而积极的强化物。在消极强化物控制下,学生的学习是强迫的、被动的;相反,积极强化物使学生摆脱了令人生厌的控制。斯金纳认为,控制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精心安排强化,即确定什么时候给予强化。连续的强化安排指的是对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都予以强化,有助于确保学生不去学习各种错误的反应。

间歇的强化安排,就是对一些正确反应予以强化,而不是对所有反应的正确反应都予以强化,一般按反应的时间或数量来定义。时间间隔的强化安排是指每隔一段时间就对第一个正确的反应予以强化,如每隔5分钟,对学生作出的第一个正确反应进行强化;或者每两次强化的间隔时间也可以是不同的,如第一次为2分钟,下一次为3分钟,在下次为5分钟,以此类推,时间间隔不断延长,但每次强化间隔的时间都是围绕着某个均值上下波动。比例强化安排是根据正确反应的数量或反应的频率予以强化。如学生每正确完成动作5次,给予一次奖励。这里的比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由于不同的强化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而且每种强化方式长期僵化使用,都会导致反应下降,因此,在使用中应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强化的方式,而且尽量采取多种强化方式的组合使用。如学习新的动作技能时,初时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是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

(三) 塑造与消退

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倚关系使有机体作出他们行为库中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要塑造行为,应该遵循如下步骤[2]:了解学生现在能做到什么(起点行为),如学生目前能达到的动作水平;了解希望学生表现的(终点)行为,如某动作技能的达成目标;识别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如学生每次正确完成动作的结果;把终点行为分解成可以按顺序掌握的细小的步骤,如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各个可供分解练习的小单元;经过不断地强化每一个接近终点的行为,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渐向终点行为靠近。正如通过塑造的技术可以使有机体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复杂技能一样,人们可以通过渐退技术使有机体逐渐学会类似的刺激作出有区别的反应。也就是通过有关别的强化,缓慢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从而使有机体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作出有辨别的反应。如通过对正确和错误动作分别提供不同的强化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正确动作的塑造,对错误动作的渐退。一般来说,当动作技能的形成进入到泛化阶段时,是采用渐退技术的有效时机。

(四)个别化学习与程序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正确反应都必须立即反馈。为了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同时教众多学生,又要照顾到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及时强化机会的矛盾,必须编制适合学生自定步调进行学习的程序教材。因此,“编制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程序,是实施程序教学之核心”[3]。早年普莱西创制的教学机器、斯金纳编制的自学教材都是程序教材,但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都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随着电子计算机进入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逐步推广,利用计算机软件编制程序教材为个别化教学的实现提供了途径和条件,也成为现代程序教学实施的主要模式。但是,由于程序教学主要是把学习看做在刺激——反应过程中一系列动作的形成,因此,对于动作技能学习来说具有极大的操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承绪.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21.

[2]刘小珍.让构建主义教学模式走进中学体育教学中[J].文教资料,2006(7).

[3]刘昕.现代国外教学思想与我国体育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