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开发取得的成功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开发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总结经验,探索发展新思路;健全管理体制,走法制化道路;实施顾客满意度战略;拓宽投资渠道,规范收费标准;加快筹建体育教育培训信息网络。

关键词:体育教育;培训市场;陕西省;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79-03

体育教育培训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体育与其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活动过程。它包括公益性体育教育培训和盈利性体育教育培训两大部分。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侧重于探讨能够进入市场开发的那部分体育教育培训,主要是盈利性体育教育培训的发展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开发对策。

1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况

体育运动项目知识和技术教育培训是陕西省体育较早进入市场的一部分,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体育教师、教练员就开始举办了一些以个人行为为主的体育项目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但规模较小,办学很不规范。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类培养班开始名正言顺,学校、单位或各地体育行政部门开始参与办班,培训逐渐由个人行为转为集体参与,培训规模不断扩大,项目种类逐渐增多,商业经营性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众体育社会化和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上对各种形式体育项目以及体育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加大,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需求的不断增长,参与体育培训的个人、机构和单位不断增多,规模明显扩大,至2002年9月,陕西省己有各类体育教育培训机构300余家(表1)。

根据已掌握的资料,除体育类大学、中专类体校和三集中少儿体校外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中以武术、足球、跆拳道、健身健美运动居多。

把部分竞技体育交给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去办,实现产业经营是陕西省竞技体育改革的新成果,也是陕西体育教育培训实现产学结合的新探索。

2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滞后,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由于体育教育培训这一市场还未得到陕西省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大范围进入以及管理滞后的矛盾便日益显现出来。管理体制不健全,该管不该管的都管,再加之教育培训机构经营主体性质不明确,无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在管理中,往往只考虑本部门的权限和利益,甚至有的只考虑如何来照顾本部门的“关系”和“感情”,造成各部门对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办学的审批标准掌握不一,要求不同,有的根本不考虑什么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收费标准等。申报、审批等方面的混乱,使一些投机者钻了空子,导致这一市场存在着良莠不分,参差不齐的状况。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侵害消费者利益现象严重,这些教育培训机构缺少场地和器材,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其经营者及技术辅导人员不具备应有的素质,无法向消费者提供应有的服务。更有甚者,有的在招生广告上弄虚作假,欺诈学员,骗取钱财,甚至卷款逃跑,例如自2002年以来,西安已发生多起健身健美俱乐部在收取学员或会员的费用后“一夜之间蒸发”,俱乐部关门,经营者逃之夭夭的丑剧,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扰乱了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正常秩序。

2.2产业资本进入不利,部分项目教育培训机构高收费现象严重由于整体上资金紧张,而且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尚处于开发初级阶段,经济效益不明显,比如对陕西省足球学校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盈利的仅占30%左右,亏损或仅仅能维持收支平衡的占70%左右之多,经济效益的不明显,必然使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融资受到影响。缺乏相应的政策也是体育教育培训机构资金来源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西方大部分国家,由于对公益事业的赞助采取免税政策,企业把赞助当作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营销手段,使赞助成为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经济来源。而我国缺乏此类优惠,税务部门仍把赞助看作捐助,不能和广告等其它营销手段一样打入成本和税前开支,这必然大大挫伤了企业赞助的积极性。据对陕西省14家足校的调查,其中有11家没有从社会上得到任何赞助,既使是得到社会赞助的3家,其赞助所得收入也仅占其经费来源的20%以下。产业资本进入不利,融资渠道不畅,造成了许多培训机构经费来源不稳定,资金经常不到位,致使其运作艰难,甚至难以为继,濒临解散,根本谈不上远景发展规划。

因资金来源渠道不畅,绝大部分体育教育培训机构仅仅是靠收取学费维持运转。例如对陕西14家足球学校的调查发现,其中7家(占调查样本的50%)的经费来源100%是靠学费收入,有2家学费收入占其经费来源95%,有1家占80%,有3家占60-70%,有1家占50%,占50%以下的没有1家。由于足球培训特别是青少年足球培训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投入与产出在时间上存在较长的时差,为突破资金瓶颈,各足校想尽办法拓宽资金来源,但收效甚微。在此情况下,靠收学费维持运作的不少足球学校,为了尽快收回成本,便“走火入魔”,利用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纷纷大肆高收费、乱摊派、乱集资,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2.3体育教育培训市场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市场信息是决定市场能否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只有及时准确掌握必要的供求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生产或消费决策。当前在整个体育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的情况下,与其它体育市场相比,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信息资源更为短缺,人们对该市场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严重缺乏十分确切的、能够指导体育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的信息。当前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透明度极低,市场信息传递渠道不畅,竞争不规范、不充分,社会公众很难获得必要的信息服务。特别是供、需信息的欠缺,使得教育培训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体育劳务市场,体育人才市场的需求。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消费者常常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培训机构,使得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劳务(人才)市场上往往供过于求,而劳务(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则少有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另一方面,教育培训机构又常常无事可做,生源奇缺,经营陷入困境。

2.4文化教育的欠缺导致某些全日制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学员素质低下一些全日制体育教育培训机构例如部分足球学校、 武术学校,由于办学者思想观念的滞后或办学理念的偏差,把教育培训学校办成了一所纯技术训练营,不重视文化课学习、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员综合素质低下,社会适应能力差,如果不能向高一级运动队或大专院校输送的话,这些学员在社会上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有近一半的全日制体育教育培训机构没有开设德育课程。德育教育的缺失,使得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一些武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员,虽本领高强,但道德修养欠缺,武校学员或毕业生打架、斗殴、充当杀手的事件时见报道,例如,2003年6月底,在渭南桥南镇就发生了一起因庸医技不如人而雇佣从大荔某武术学校毕业的学员充当杀手,杀害其近邻诊所医生的恶性案件[1]。种种违法乱纪活动,严重败坏了体育教育培训的声誉。

在文化教育方面,虽然大多数培训机构负责人认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应该给学员提供文化课的学习机会,但他们又认为作为体育教育培训,应该更强调的是运动技术的学习,文化学习是在保证技术教学之后才考虑的。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多数学员们对文化课学习是不感兴趣的,而作为教育者,由于认识的偏差,培训机构不仅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来解决学员对文化课的厌学问题,反而以此为借口,削弱文化课的教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多数体育教育培训机构都开设有文化课,并且使用了与其他普通学校统一的教材,但教学时间明显偏少,平均每天不足4小时,另外在师资配备上,为了节省经费,文化课教师多为聘请的兼职教师,教师流动性较大、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很难保障。所以从这些培训机构出来的学员多数文化素质极为低下,综合能力欠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除了能干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简单工作外,再无其他发展前途。很多学员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整天无所事事,在社会上闲逛,文化素质低、道德修养欠缺,再加上一身“功夫”,如果不能正确引导的话,很有可能被坏人引诱,走入歧途。即使是其中的那些有幸进入高等体育院系深造的学员,由于文化水平的相对偏低,使得他们相对于经过普通学校教育的学生来说,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压力更大,往往跟不上正常教学进度,甚至对很多基础性知识都不能正确领悟,这是当前有目共睹的一个事实。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再加上过高的收费,使不少家长在是否将孩子送到足球学校、武术学校或其他体育项目教育培训学校去学习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3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总结经验,探索发展新思路开发好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要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例如:宝鸡市把竞技体育交给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去办,实现产学结合的成功探索就值得去大力推广。再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西安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体育类大专院校(系)的技术、理论、场地与设施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体育项目技术、体育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培训,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可以大大降低开办成本;二是大专院校(系)拥有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有丰富理论积淀的专家、教师,师资力量有保证;三是大专院校(系)有成熟的办学理念与方案,管理较规范。

3.2健全管理体制,走法制化道路在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管理体制方面,我们认为,政府参与管理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在各个方面直接参与体育教育培训活动,在当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要适当弱化直接参与体育教育培训市场开发的职能,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功能,为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建设与开发提供全面保障。针对当前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着多头管理、管理部门权限交叉,同时又管理不到位的现状,首先应当尽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通过“高层立法”,抓紧制订相关的管理细则,确定培训主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调节彼此的关系。通过管理细则的制定,确定体育教育培训机构的审批途径,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各自在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调控与管理中应扮演的角色,以防止市场发展失控,杜绝有事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由于大多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在实际上依附于体育行政部门,所以在体育教育培训市场开发上,体育行政部门还要承担起并做好“引导”工作,在引导过程中,应注重引导体育教育培训市场为形成体育事业发展服务的意识,应注重对体育教育培训市场的培育和建设。随着体育教育培训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行政部门应逐步削弱其直接的“引导”职能。

要严格审查办学条件,对办学条件的审查,应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体育部门提供的相关标准为准则,在体育及相关部门的参与下,对其办学场所、附属设施、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此过程中,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主要在技术层面对培训机构是否具有办学条件进行审查。对经审查不符合国家有关办学条件规定的,坚决不予批准。对经过审批的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颁发办学许可证,并在当地报刊上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批准后,还要加强检查和督导工作,应建立年检制度,年检应该特别关注培训机构管理制度的健全、办学设施的改善、教学计划的落实和培训质量的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年检结果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在日常检查、督导过程中,如发现弄虚作假或培训质量下降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正或收回执照,停止办学。

3.3实施顾客满意度战略(CS战略)顾客满意度战略(CS战略)的核心问题是顾客对本单位产品、服务和形象的高满意度,对体育教育培训机构来说,就是要用质量高、服务优、形象好、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产品,以获得买方――体育爱好者或有志以体育作为谋生手段者以及体育劳务(人才)市场的高满意度。可见,要赢得生源,拓宽培训市场,不仅要靠公共关系,还要靠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全体人员的素质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服务意识、知识和能力、科学素养、以及服务质量,通俗地讲,就是要实施精品教育模式,即精心编制教学计划,精选的教师,精华的教学内容,精新的教学方法和精细的教育培训理念。对于那些全日制的教育培训机构,还要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加强文化课教育,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顾客满意度战略的实施,我们要培育出一批经营效益佳、市场信誉好、竞争力强的质量效益型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并通过这些培训机构的示范作用,引导其它体育教育培训机构更新办学理念,逐步培育和扩大体育教育培训的消费市场。

3.4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规范收费标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期望政府直接扩大投入来启动体育教育培训投资是不现实的,但在调动经济主体投资积极性方面,政府责无旁贷。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应该做的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制定相关政策,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如税费减免等,鼓励投资者向体育教育培训特别是公益性体育培训投资。在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体育教育培训机构自身也要积极寻求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进一步开发自身的经济潜力,拓宽经营领域,形成良性的投资循环机制和补偿机制。

体育教育培训市场要规范收费标准,以解决当前培训机构的乱收费现象。收费必须按教育培训成本核定的收费标准合理收费,并经当地物价部门批准。

3.5加快筹建体育教育培训信息网络目前,陕西省体育教育培训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其中体育教育培训信息传递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应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培训信息中介的作用,建立体育教育培训市场信息网,建立体育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的标准规范,实施强有力的管理与协调,把体育劳务市场、体育用人单位、各种体育教育培训机构纳入信息网中,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教育培训咨询服务,并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华商,柳阳.庸医技不如人 竟然雇凶杀人.www.省略 2003年10月01日01:11(发表日期).

[2] 张岩,等.中国体育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 柳伯力.有关体育市场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27-31.

[4] 蔡宝田.简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J].教育科学研究,2000,(2):42-46.

[5] 韩勇,王蒲.我国足球学校现状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68-72.

[6] 关铁云,佟庆辉.武术学校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2):74-77.

[7] 林勇.西部企业管理培训市场的经济学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1):41-43.

[8] 赵光鹏,陈丽. 郯城:规范社会力量办学[J].中国劳动,2003,(12):24.

[9] 李小燕.宜昌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26-28,35.

[10] 杜俊娟.对体育教师专职培训的理论思考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87-88.

[11] 朱杰,韩军生,王晓霞.我国西部地区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健身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