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际沟通与礼仪》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调查显示,许多用人单位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礼仪素养的要求高于专业技能,为顺应潮流,很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给予学生专业指导。但大部形式于理论说教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本文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学的实践,让学生发自内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情感教学;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秦园园(1964—),女,无锡高等师范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情感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7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77-02
《人际沟通与礼仪》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其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过程的高度一致性。因为人际沟通的教学必须通过人际沟通来实现。笔者认为要完美地完成《人际沟通与礼仪》的教学必须抓住人际沟通的核心——情感。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体验,它反映着学生的学习和需要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促动作用,并贯穿于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成分之中。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处于快乐——兴趣情绪状态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操作水平,快乐兴趣是学生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如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便可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那么,在《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中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情感教学呢?笔者认为:进行情感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必须热爱教育,必须热爱学生。即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要想着学生,爱着学生,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期达到“全面关心学生,关心全面的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步步紧扣“情”与“感”,以“情”来“感”人,以“情”来“动”人,让学生发自内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环节上实施情感教学。
一、备课时要注重情感因素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为使课程能上得生动感人,教师备课时,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还需研究教材的感彩,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和课堂教学的需要来进行情感备课。虽然教材中可挖掘的情感点也很多,但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所提供事例的高度真实性与可信性,通常教师更应该从身边的人和事谈起,选取感性事例。可从当地发行量较大、群众欢迎度较高的官方报纸中获取。这些围绕当地风土人情,涉及情、景、人、物生动描述的事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为寻找这些相关事例,也为寻找情感教学的突破点,教师要坚持每天剪报,以期将合适的内容穿插于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第五章《让自己更受欢迎》,谈及《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时,紧扣《中国2011——暨第27届亚洲国际邮展》在无锡隆重开幕时对大会志愿者的有关报道,其中一篇剪报剪自2011年11月13日无锡日报,专题为《志愿者的微笑》,通过讨论学习,让学生明白:啊!志愿者就在我们身边,有些就来自我们隔壁的学校,他们在这次的志愿者服务过程中,担当起中外沟通的桥梁,他们所起的作用多么重要,沟通在现代社会中又是多么重要,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学习第六章《应对自如、驰骋职场》,谈及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时,教师选取一份剪报,剪自现代快报2011年11月20日,标题为“2012届江苏省暨南京市本科招聘会昨天举行”(提供6万多岗位,5万学子进城找工作),主要追踪报道了3位真实的当地应届大学本科生找寻工作之路。他们都以积极的心态在求职招聘会现场寻找心仪的工作,但最后都未果,究其原因:一是岗位对人才要求很高;二是年轻的大学生眼高手低。90后的个性、自信让用人单位刮目相看,但求职挑剔,缺乏耐性的种种心态让用人单位不敢轻易抛出橄榄枝。通过精心备课,组织讨论,学生踊跃发言,情感互动,最后得出结论:求职时不能眼高手低,万丈高楼平地起,应从基层做起,积累人的综合素质。
通过一学期的专题剪报,老师积累了很多身边的情感素材,并备之于课中,这些素材对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无疑是一帖帖良好的情感催化剂。
二、 每堂课的起始就要有良好的情感状态
教师进教室时,就要有良好的情感状态,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教师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娓娓动听,表情也会随之丰富而自然。学生在这种情绪感染下,有了一种亲切的信任感,听课轻松愉快,学之有趣,师生默契融洽,形成了愉悦的课堂气氛。相反,如教师以不良情绪进入课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心情压抑。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愉悦的情绪步入课堂,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
三、 充分施展语言的魅力来表现情感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情感,在语言组织上应达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要求,这样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枯燥内容生动化,高深道理浅显化,使知识像雨露滋润禾苗那样徐徐融进学生心田。
例如:教材中每一小节都配有若干个小故事,将有些改版成绘声绘色的描述,以吊起学生的胃口,从而以一个可听性很强的小故事引发出一场大讨论,从而总结出一个大道理,学生牢牢记住了这个故事,也牢牢记住了这个大道理。
在第四章《成就沟通的素养》第二节锤炼你的语言魅力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片段,让学生领略周立波语言魅力所在,使学生对拥有良好的语言魅力心领神往,并引导学生在短期内若想迅速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可通过每天记忆一首歌词的方法,告诉学生歌词是语言的精华,通过下发若干歌词的欣赏,例如韩红演唱的军旅歌曲《天堂》的歌词赏析,领略歌词的确是语言的精华。然后播放歌曲,通过演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记忆歌词的效果会更好。这种方法可强化学生的语言魅力,成就学生沟通的素养。
四、 以得体的教态来展现情感
教态是一种无声的体势语言,得体亲切的教态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的教态在教学时是学生直接感受的目标,教师亲切深沉的目光、自然微笑的面部表情、得体庄重的仪表仪容都会产生人格的力量,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态应做到:庄重而不矫饰,谦和而不傲慢,亲切而不庸俗,温柔而不失原则。在这种亲切、热爱、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学生的心态轻松愉快、思维之门为之启开,感知效应为之大增。
五、 在课堂演练中进行情感的互动
教材中每一段小故事都饱含情感。教材中思考部分的内容意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可让学生人人参与讨论,学生踊跃发言、逐项补充,再加上教师最后的画龙点睛形成了较完美的答案。这样,通过师生情感互动型的归纳所形成的记忆,效果远胜教师单纯说教型形成的记忆,大大增加了教学的效果。
六、 批改作业时要注入情感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一丝不苟,要详批并加鼓励性批语。如:认真、有进步、请订正等,都会使学生受到鼓励和激励,产生自信和上进的动力,从而激发对此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此课程的积极性。
七、 课外谈心进行情感的交融
为了解学生课上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谈心聊天,了解学生在《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学习中的心态并对疑难处对症下药。尤其对学习差的学生,要了解其学习差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鼓励他们树立自信,扬起理想的风帆。也可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视你为知己,师生情感交融,会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把对老师的爱融入对《人际沟通与礼仪》这门学科的热爱,进而认真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有深深的体会:情感教学必须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其核心是爱生;爱生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做到时刻想着学生,心中装着学生,永远装着学生,永远带领学生;教师不仅要“乐教”,还要“善教”学生,学生既能“好学”,还能“乐学”,这是情感教学达到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