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更新观念,创设自主灵动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教学活动一般是以“动”与“静”两种形态存在的。教学中所谓的“动”就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又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己训练,学生逐渐演变为课堂主体。所谓的“静”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学习完新知识以后,自己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习、复习等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动”与“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中学数学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数学学习不仅是使学生考试的时候取得高分,而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将“动”与“静”结合,是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开展的保障。但是,目前中学数学课堂中,不少教师并未能领悟到“动”与“静”结合的教学精髓,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师教学时设计的教学活动与目标任务不相称,使教师任务难以有效实现,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十分有限。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改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一、打造自主灵动课堂的意义
1.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许多中学生在数学启蒙阶段未能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后来学习数学时十分吃力。而且中学数学学习知识较多,教师教学时难以面面俱到,难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部分教师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时较少关注学生是否听懂了教学内容,而将重点放在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上。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打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如果课堂教学时将“动”与“静”结合,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兼顾学生的发展,双方能进行有效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堂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创建自主灵动课堂,学生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发表意见和看法,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得到有效反馈,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数学成绩得到有效提高,而且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取得更大进步。
二、“动”与“静”结合的方法
1.“动”与“静”结合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的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不是盲目的,都是有目的性的。数学课堂上,每一阶段的“动”与“静”结合,都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学价值与意义。如教学时,教师不可能将集合与平面向量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探讨二者的差别,这两个知识点的联系不大,如果将其放在一起讲,显然就是不合理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因此,教学时,“动”与“静”结合,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生学习函数概念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安排学生了解函数的形成和发展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探寻函数的形成及发展史。通过这样的调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印象,令他们在以后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函数知识。
2.“动”与“静”结合,张弛得当。
就当前新课程标准而言,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更多的是发挥学生主体性,让数学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动”起来。然而,实际教学中,动静结合的实施并不如新课程预测的那样完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掌握不好“动”与“静”结合的度,要么过度地“动”要么过度地“静”,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学效果始终未能最佳呈现出来。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教学时一定要张弛有度,使得“动”与“静”结合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数学学科学习不像体育和音乐,学习的都是具体可感的知识,而是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时候,面对图像、线条往往觉得乏味、单调、枯燥,感到厌烦。但是中学阶段学生好奇心重,喜欢问问题。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针对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将“动”与“静”更好地结合。
例如,讲解《统计》知识的时候,可能许多学生认为这一章节的知识十分简单,上课时认不认真听讲都无所谓,教师教学新课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关于罗斯福总统选择的抽样结果调查的案例,然后思考为什么这个预测结果失败了,通过这样思考,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他们重新认识统计知识,而且通过这样思考,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教师想要打造自主灵动课堂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动”与“静”的结合,只是更好开展教学的一种方式。数学教学中,绝不是只有这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多种教学方式。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活动,都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灵动自主的课堂,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文香.学生能走多远教师就走多远――从有效教学设计看高效课堂教学[J].教育革新,2012(11).
[2]王乐成.巧妙利用实验,激活课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3]赵海滨.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庆阳市教育科学2014年规划课题:《动与静结合下的新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