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需要的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点,在这些鲜明的产业特点下,要把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做好,必须研究、开发和采用适合计算机产业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形势,培养和造就既适合计算机产业技术特点,又能推动和促进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学生。本文旨在结合计算机产业和案例教学的特点,论述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和开展案例教学。

一、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对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想准确地、高效地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到伙伴心目中就存在困难,到头来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将受到影响,其直接结果是不能适应计算机行业对协作精神和与人交往能力的高要求。加之受传统学科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及大多数学校对计算机行业的独有特点认识不够,教师与外界的交流和学习等方面的互动几乎停止,形成教师知识的陈旧,最终也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

传统计算机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对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锻炼不够,计算机行业的技术更新快,新技术不断出现,技术的种类繁多,所有种类繁多的技术组合在一起,不稳定因素增加,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极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何谈解决问题呢?如果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何谈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呢?因此在校期间就应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特点是: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及实战经验,有利于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责任心。这种教学形式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积极进取精神,不断探究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时刻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要根据中专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断地从现代信息技术实际运用中寻求适合教学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这种教学形式充分彰显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是到倒过来的,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而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这并不是说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可有可无了。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案例的设计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者,更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学习活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既要选择好切入点,设计好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协作,实现生生互动,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首要任务是编写案例。在编写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高度的拟真性。教师所选的案例既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切合实践需求,既要具有先进性,又要具有真实性,既要和教学内容要相融合,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通过模拟当代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复杂现象来训练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最终获得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其二,案例要有启发性,教学案例必须设计好思考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分析、挖掘、探索的空间。这种案例提供的情况越有启发性,就越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其三,案例要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总的来说就是要提高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案例能使学生在复杂的问题上进行广泛的思考分析,不断地推敲、归纳、领悟,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流程为:

描述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总结

(一)描述案例介绍案例的来源、意义和学生进行案例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至于案例的详细设计方案可通过学生讨论采用边提问、边描述、再提问、再描述的方法推出,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思考。如《A公司按B单位的要求配置了一台电脑》的案例可通过描述B单位的要求、A公司情况、A公司配置结果推出(可最后推出)。

(二)提出问题教师结合学生所学知识,适时地提出问题。如“假如你是A公司代表你该怎么办?”目的是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进入角色,找出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当,有启发思考的价值,还要紧贴教材,服务与教学任务。如“假如你是B单位负责人,你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配置要求?”问题貌似简单,但所包含的知识点很多,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三)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学习或开展竞赛,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注意指导,要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解决方案,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师总结教师既要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又要肯定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选择最佳方案,通过总结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假如你是A公司的代表,你同桌是B公司的负责人,你们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案?” 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互动起来,也促进了师生互动,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