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阴雨天气重防叶类蔬菜叶部霜霉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特约栏目主持:魏林
植物学博士,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导师,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植保与产品安全岗位专家。长期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近年来重点进行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治研究工作。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3本,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制定湖南省地方标准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已授权6项。
自2015年10月以来,湖南省多为阴雨天气,很少有阳光,极易诱发蔬菜的各种病害。最近接询多起如何防治红菜薹、白菜等白菜类及莴苣等叶菜蔬菜的叶部病害的案例,通过症状诊断,发现大家咨询的均为霜霉病。11月中旬在蔬菜种植区调查也发现,有些地区由霜霉病引起的病株率高达60%以上,且借助雨水传播蔓延很快。后期湖南省还将以阴雨天气为主,对白菜类、叶菜类蔬菜霜霉病的防治愈显重要。现将该病的主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1 典型症状
白菜类(包括大小白菜、油菜、青菜、菜薹、菜心等)蔬菜子叶期就可被侵染,发病的幼苗叶片正面出现明显的不规则水浸状褪绿黄斑,湿度大时背面会出现稀疏的白色霉层(图1~3);莴苣等叶菜类蔬菜,苗期受害叶部未现明显的黄色病斑,叶片正面呈现连片褪绿的浅黄色,在对应的叶片背面密布白色霉层(图4)。
成株期受害的白菜类植株,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表现为褪绿黄斑,随着病害的发展,扩展为不规则形黄褐色坏死斑,后多个病斑连片致病叶枯黄坏死,湿度大时,叶片的背面均有霜状霉层(图5)。成株期受害的莴苣等叶菜类蔬菜,病斑由外叶向内叶扩展,发病后期则病斑变褐连片,致叶片枯死(图6)。
2 病原菌
引起白菜类蔬菜及绿叶菜类蔬菜霜霉病的病原菌多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真菌(Peronospora spp.),但引起莴苣霜霉病的病原菌则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盘梗霉属真菌(Bremia lactucae)。2种病原菌的菌丝均可遍布于植株细胞间,从菌丝上长出的孢囊梗可从植株组织表面气孔伸出,并在其上长出孢子囊,发病植株在湿度大时产生的白色霉层即为孢囊梗和孢子囊。2种病原菌均是专性寄生菌,只能在寄主植物活体上生活。
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2种病原菌在湖南省一般无明显的越冬现象,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种植的白菜类、叶菜类蔬菜上为害越冬,致使该病周而复始,终年不断。该类病害一般由气流携带的成熟孢子囊进行远距离传播,随雨水飞溅、甲虫爬行、人为活动等进行近距离传播。
2种病原菌产生孢子囊的最适温度均较低,为8~12℃,孢子囊萌发适温7~13℃,极限温度高温为25℃,低温为3℃。侵染适温为15~17℃,卵孢子在10~15℃、相对湿度70%~75%条件下易形成。因此,当种植区平均温度16℃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且遇5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时,一旦有菌源,该病就能迅速蔓延。对于红菜薹,该病在气温为10~15℃时易发生和流行。
4 综合防治方法
4.1 精选种子及种子消毒
不用有发病株的种植田的植株留种,或播种前用种子质量0.1%~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4.2 加强田间管理
播前及时清除上茬残留的杂物,深翻土壤,以防止病害在田间传播蔓延;提倡深沟窄厢高畦栽培,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严重田块,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实行2年以上轮作或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以降低种植小环境湿度,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
4.3 化学防治
播前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育苗床或用生石灰消毒土壤。田间一旦出现病株,及时选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8%金雷(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 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800 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52.5%抑快净(f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因该病害在叶片的背面形成霉层,在施药时注意叶背面的喷雾。此外,为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上述药剂。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采收前7天停止施药。对于设施栽培的发病棚,还可以通过硫酸-碳酸氢铵反应法、通风、燃烧沼气等措施增加棚内CO2浓度,促进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以阻碍霜霉病病原菌的侵入;或每667 m2用 45%百菌清烟剂 220 g闭棚烟熏过夜杀菌。(本文配有彩图,详见彩色插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