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针灸保护的主要文化精髓和诊疗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针灸保护的主要文化精髓和诊疗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关于经络、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理论,产生了一系列治病的方法,如子午流注法、毫针刺法,艾灸、刮痧、拔罐、气功疗法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医疗手段,在中华民族的防治疾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通过阐述针灸上述理论和疗法的文化概念和历史文化渊源以及现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认为针灸的主要文化精髓诊疗技术亟待继承、保护和进一步整理研究。

[主题词]针灸学,文化,针刺疗法

针灸是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9个传统医药项目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她所包涵的文化精髓和诊疗技术在民间可谓耳熟能详,包括经络、腧穴、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气功等。作为一种医疗手段,针灸在中华民族的防治疾病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种文化,针灸堪称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然而,传统的针灸疗法发展至今,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引入,针灸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如电针疗法、激光针灸、穴位注射、腧穴药物贴敷、腧穴磁疗、腧穴红外辐射等等,这些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针灸传统技法和经络腧穴相关的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灸医生所运用,各种散落在民间的家传针刺技法、绝技也大多后继乏人,逐渐濒临失传、绝迹的危险,亟待继承、保护和进一步整理研究。

1 经络理论

经络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对复杂的人体功能调节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国先贤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和哲学思辨的产物。它形成于战国至汉代年间。《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有关经络的组成、循行分布、功能和经络病候以及临床治疗等理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是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运动变化表达了人的生命活动;而血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其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对全身脏腑组织有营养和滋润作用。

经络系统在内部联系五脏六腑,外部联系筋、骨、皮、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病候,具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治疗功能。

经的出现促进了经络理论的发展。早在隋代,古人就绘制了经(明堂图),宋代医官王惟一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附有经脉三人图各一幅,并于1027年铸成铜人针灸经穴模型。自宋代始,历代都有经、经脉图存世。

虽然构成经络知识的文字信息部分,通过历代学者的著述得以保留至今,但是经络循行路线,特别是自隋代开始,早期绘制的经络图、人体经络模型等资料绝大部分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濒临失传,以致于人们对经络的循行路线至今仍然存在争议。

2 腧穴理论

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而聚集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治疗的作用部位。针灸治病,必须在一定的体表部位施术以疏调经脉气血,才能达到祛病健身之目的。

汉代医家在系统总结包括《内经》在内的汉以前医书中针灸内容的基础上,编成了第一部针灸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经》。《黄帝明堂经》收载的穴名数较《内经》中的163个增加186个,达349个。此后,经历唐宋元明清历代,穴名总数逐渐接近365个。其间,北宋医官王惟一编修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根据前人及当时名医的针灸实践,增补了一些腧穴的主治病症,同时突破了传统的正、侧、背三人平面“明堂图”方式。铸成针灸腧穴铜人模型2具。此次腧穴总结工作成为当时针灸腧穴方面新的国家标准,宋代的针灸教育及临床取穴皆以此书为准绳,并且宋以后乃至于现代的腧穴归经也以此为标准。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传抄遗漏,经穴脱落,铜人丢失,加之有些经文只言穴位部位,不言穴名,各注释家理解不一,现已难考其详。

腧穴的命名具有很积极的临床意义,如少阴心经的神门穴,为神所出之门,而心藏神,该穴主神,故其主治为神经系统的疾病(神志病);再如足阳明胃经的梁门穴,为“纳粱(在古代,粱与梁通)之门户”,内当胃脘,主治饮食不思、完谷不化。可见,穴位之名是有特定意义的,与穴位的位置和主治功能相关,对于学习者能起到由表知里、顾名知用、见名求位的作用。若只采用穴位编号的形式,虽然记忆起来方便,但与其含义脱节,并不利于针灸学术的发展。

因此,腧穴的临床价值和腧穴命名是古人在长期诊疗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失去了腧穴之名将改变中医的特色本体,故腧穴穴名应该加以保护。

3 子午流注针法

中医学主张天人合一,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有盛有衰。子午流注针法便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阖,进行针灸治疗。

关于子午流注针法的论述首推《内经》,提出了以干支顺序推算来取穴的方法;《难经》在此基础上,又作出了全面的说明,宋、金两代是子午流注针法的鼎盛时期,子午流注由理论趋向临床实践,并出现了许多专著,如《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等;明代对针法的运用和机制作了赋予新意的论述,载于这一时期针灸著作中的“子午流注逐日按时走穴歌”,对子午流法的开穴,提出了简明合理的方法。

子午流注运用于针灸取穴,其取穴精要,疗效显著,早为世人所肯定和推崇。如将其延伸应用于对生命科学、疾病认识等方面,就会给整个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以新的启发。现在有人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按时投药、按时按摩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国外“生物钟学说”的兴起、“现代时间治疗学”的发展,子午流注这门古老科学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由于年代久远,缺乏整理和保护,有些人认为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为基础的子午流注针法具有唯心论色彩;同时由于理论深奥,推算复杂,甚至一度被排除在针灸学教材之外,加之后继乏人,所以有失传之虞,亟待保护、发掘、继承、发挥和合理利用。

4 毫针刺法

毫针为中国古代“九针”之一,因其针体微细,故又称“微针“小针”,是针灸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具。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毫针多由不锈钢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毫针刺法泛指毫针的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等完整的针刺方法,是各种针法中的主体。

毫针的前身是“砭石”。《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脓、排脓、放血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针灸治疗的工具。古代针具除了砭石外,还有骨针、竹针。夏、商、周时代,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又有了金属针具。如青铜针,《内经》中记载的“九针”就是萌芽

于这个时期。春秋时代冶金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了铁器,自战国至秦汉,砭石才逐渐被九针取代。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针灸名家,在山东济南市大观园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的扁鹊像上,扁鹊被雕画成人面鹊身,手中举着一根针正准备给人治病。

随着针具的不断改革,针刺的方法也不断发展,在《内经》中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在补泻手法上提到了疾徐、呼吸、捻转、迎随、提插、开阖补泻等,为后世复式手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唐宋时期基本继承了《内经》的针刺手法,至金元时期《针经指南》创立了“针刺十四法”;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徐风的《金针赋》对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做了系统论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针灸发展的早期历史已经被岁月尘封,诸多的器具、技法等业已逐渐销声匿迹。如《内经》记载的“九针”早已失传,其中的“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手法现代已很少有人能掌握其精髓,“烧山火”“透天凉”“苍龙摆尾“白虎摇头”等传统技法也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灸医师运用;各种家传的针刺技法、绝技也大多后继乏人,故需要保护和进一步整理研究。

5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的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先,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摸索之后选用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某些部位点燃施灸,从而使灸法亦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说明先秦时期已有艾灸。《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灸疗的记载,为灸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者亦从北方来”,北方一带天寒地冷,因而灸法源于此而盛行。到了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明确叙述了灸疗法的适应证和禁灸穴,葛洪将灸法作为急症、危症的抢救措施,开辟急症抢救用灸之先河。南北朝时,南方也开始盛行灸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千金方》载有多科疾病的灸疗内容,他将灸法用于一些热证,注重灸量,并将药物与药灸相结合。到宋明时期,灸疗论著丰富,大大推动了灸疗学的发展。及至清末,重视汤药,轻视针灸,针灸科被废止,但灸法仍在民间流传。

在临床实践中,灸和针各有所长,而在一些方面,灸效却远远超出针效,能补针刺之不足。但受现代医学的冲击,加之人们对灸法的不同认识,如操作过程中有特殊气味、容易烫伤等,使灸疗的方法和技巧难以推广和传承,所以必须加强灸法的认识与运用,使灸法与针法同被重视。

6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用特制的刮痧板和介质,在人体皮肤表面相应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的反复刮摩,直到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或瘀血斑块,以解除病痛、治疗疾病的方法。刮痧疗法对治疗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和神经、肌肉、血管性疾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刮痧法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是砭石疗法或刺络疗法的一种,一直在民间流传应用。唐代文献中有用苎麻刮治痧症的记载,元、明两代已比较广泛地流传用汤匙、铜钱蘸水或油刮背部治疗腹痛等症的方法和经验,如宋代王裴《指述方瘴疟论》、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迨至清代,刮痧疗法大为盛行,因而编撰刊行的刮痧专著甚多,如郭志邃的《痧胀玉衡》、王凯的《痧症全书》《痧症要法》、释普净的《痧症指微》、孙纪的《痧症汇要》、徐子默的《吊脚痧方论》、陆乐山的《养生镜》等10多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回归自然疗法的热潮中,刮痧疗法由经验刮痧发展成为中医针灸经络理论指导、循经走穴、内病外治的辨证刮痧。在实践中扩大了刮痧疗法的应用范围,由原来的治疗痧病发展到内外妇儿等科近400种病症,并涉及到消除疲劳、减肥、养颜养容等养生保健领域,并从活血化瘀、免疫调节、改善新陈代谢等方面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家为了保护和发展刮痧方法,已将刮痧与针灸、按摩、拔罐等方法一样列为公费医疗、医疗保险的特色项目,如今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职业劳动技能。

刮痧疗法以其简、便、廉、验、速和易学会、好操作、安全、效果好的特点,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受现代医学的冲击,如今人们对刮痧法缺乏了解,以致于很少人愿意接受其理论和方法,加之刮痧的手法技巧需要通过口传心授和广泛实践,故无论在民间和医疗机构中均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和渐渐消亡的危机,为防止再度出现由于失传而发生误传、误治的情况,所以需要进一步整理、继承、保护和推广利用。

7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非药物民间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也是迄今所知先秦时期使用拔罐疗法治疗疾病的最早记载。由于古人起初采用动物的角作为治疗工具,所以又称为“角法”。在唐代,拔罐疗法作为一门比较完整的方术,成为独立的学科而得到唐代政府的重视。唐太医署设医、针、按摩、咒梵4科,又将医科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拔罐疗法)5科,且角法一科的学制定为2年,是理论、操作和临床应用比较完善的一门学科。至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均记载了当时罐具的制造、拔罐的应用,说明拔罐疗法已经比较普及,已从单一的外科发展到内科病证的治疗,表明拔罐疗法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拔罐疗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发展为中医辨证、循经选穴配方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补虚泻实等作用,不再只是针、灸、药、按摩等方法的辅助手段,以其简、便、廉、验、速、无副作用等优点,成为单独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受现代医学和人们认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拔罐疗法同传统医学其他疗法一样,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科学研究上没有足够投入,缺乏学术带头人,民间传人屈指可数,接受的人也越来越少,导致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防病保健方法渐渐萎缩,因此需要进一步整理、继承、保护和推广利用。

8 气功

气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调畅人体经络、气血、精神、思维和意识等活动,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为目的的一类具科学

性和实践性的保健治疗方法。气功强调心理、呼吸和身体的协同训练,是导引、吐纳、行气等训练方法的统称。

气功自出现之日起,就与人们的保健目的密切相关。据考证,其形成之初与原始舞蹈有关,其形成后又受到了先秦哲学心斋、坐忘,宗教的坐禅、内丹等影响。先秦时期,气功已具雏形,《吕氏春秋》《乐记》《山海经》等书载有导引、吐纳等方法。战国时期的文物《行气玉佩铭》更是详细地记载了气功训练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内经》时代,随着中医理论的建立,气功的理论也亦随之形成并初具规模,原始的锻炼方法亦完善为强调心理、呼吸、身体协同训练的气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标志着气功功法的完善。汉唐之间,适合各种保健和治疗目的的气功纷纷出现,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载有各种练功图式,《诸病源候论》及《医心方》等书亦把气功作为重要的保健治疗手段而收入其中。宋朝以降,气功的发展更为具体化、实用化,出现了医、儒、道、释、武等各种流派的气功。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完整的医学理论内核而又受古代哲学思想指导的锻炼方法,气功已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及练习者的重视。气功被中国各地人民所习练,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传统的气功功法并各具特色,如八段锦的古朴自然,六字诀重视五脏和吐气发音的关系,气功太极十五势遵法阴阳而充满哲学思维,五禽戏模仿动物而形神兼具。

气功训练及气功研究有助于在哲学层面上了解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助于探讨心身关系,有助于中医理论的研究。气功的治疗和保健价值也将对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由于外来的心身锻炼方法的冲击,气功的发展受到影响,练习者减少,气功研究缺少支持,因此气功这一兼具哲学、文化、科学价值的珍贵遗产亟待保护。

总之,针灸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具有独特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针灸学科面临的挑战,充分发挥针灸疗法的优势,在科研、教学、医疗等方面向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不断迈进,使针灸事业有更大的发展,使针灸学这一古老的学科在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新世纪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