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学语文有其固有的特点,想要学好,必须遵循规律。作为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站在作者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同时,教材本身的情感也非常的丰富,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体会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理解课文极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中学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它们包含着作者自身对祖国河山、对亲人朋友的热爱。如何体会其中文字的优美、生动,引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字里行间包涵的浓浓亲情,是我们语文教师永恒的任务与追求。但是,如何使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乐学好学,却是一种技巧,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情感引情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想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就要对课文充满兴趣,真正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亦如要使学生受到陶冶,教师自己总要进入角色。要真正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感受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教师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的体验感受一般要超过学生,这是一种先天的优势。用自己的感受来丰富学生,会让学生从内心对教师有一种信赖、崇敬。

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要高标准地备课,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或设置情境、悬念,或渲染气氛,扣住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探寻热情,进而投入到课文中去。其次,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并习惯性的行诸于笔端,不仅要感受到,还能够表达出来。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置身其中,受到感染、熏陶,同时也多了一个增进了解,增加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机会。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运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如看电影、电视等,直接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当然,要时时刻刻提示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在最具有可塑性的中学阶段,从学生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到人生观、世界观,都要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样,在阅读与写作中,才能正确体会课文主题,避免写出观点偏激的文章。

二、教材的情感导情

语文教材中,各种题材的文章各擅胜场,或激人奋进,或催人泪下,或感天动地,或平凡纯真……但不可否认的是,都含有浓郁的感情因素,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既渴望交流,又急于探索。而环境又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这时,教材体验就成了他们的情感宣泄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适时引导,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或背景再现,或情景体验,或研究体味,或烘托渲染……与文章的作者产生共鸣。如《月夜》一诗,应当先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是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时,被叛军掳至长安。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秋月清凉伊人却盼望聚首相倚。真真是孤独凄然,感人肺腑:

教学中,教师要借教材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要用抑扬顿挫、富于变化的语气语调,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

三、主人公的情感再现

教材中,主人公的形象是鲜明的,教师体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我们根本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所以,让学生学会,并能表达出来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而感受理解情感再现,则是学生体会主人公特点的必由之路。如《祝福》中的祥林嫂遭遇凄惨,在鲁迅的笔尖,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鲜明的形象。“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明她已是一个活死人,只一问我后,或许就会失去那仅剩的一点求生的希望。可又是谁使她变成这样?她的两次鲁镇之行都是在什么时间(初冬)?她又在什么时间失去了她的丈夫和儿子(春天)?她在生命的春天中失去了自由、丈夫和儿子,岂不只剩下了冬天!她的所有希望都已断绝,我们又怎能抱怨嘲笑她的唠叨痴呆。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理解,那也就只配充当鲁迅笔下冷漠的看客,而不是赢得一种精神上的感动,乃至震撼。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去演绎课本,体会人物自然就多了许多真意。中学课本中的主人公们很多都是这样,能让我们在分辨他们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中,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我们的情感流向,阿Q、孔乙己、于勒等文学形象无不如此。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启发学生,净化他们的灵魂,并让他们感受语文教育的真谛。不仅学会阅读,也要学会欣赏;不仅学会语文,更要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学》.

2.《中学语文教学》.

3.《中学语文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