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前三季度全区经济形势及经济形势展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前三季度全区经济形势及经济形势展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有效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宏观经济呈现增长较快、需求强劲、结构优化、环境改善、活力增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应密切关注。展望全年及2007年形势,经济快速增长的惯性和潜力依然较大,整体经济有望继续处于高平台上平稳较快发展。

一、200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保持了发展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好、协调性增强的势头。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979.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24.5%,第三产业增长12.7%。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措施看,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

1.进一步加强对农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2006年自治区政府考虑到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成本增加,进一步扩大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全区安排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增支补贴、粮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类补贴总额达12.1亿元,比上年新增近6亿元,并已全部发放到位。截至2006年9月末,全区财政已用于农业支出达到14.93亿元,同比增长23.6%。

2.加大对重点行业的调控力度,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得到有效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向理性。2006年,自治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安全条件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的治理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已关闭小煤矿812处,小电石和铁合金企业64户,小火电机组17台。取消了赤峰永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等17项违规建设项目,已责令停止建设。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上年同期的49.5%回落至35.7%,增幅回落13.8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的位次由第一位降至第七位。

此外,各级政府还严格执行土地审批政策,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进一步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国六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商品房价格,初步抑制了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

(二)从产业发展看,一、二、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共同拉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保持稳步发展。2006年,全区各地紧紧抓住巩固粮食增产成果和大力促进农牧民增收这两大主题,切实加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继续保持发展的好势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预计可达340亿斤以上,比上年增长5%;甜菜、蔬菜、瓜果等主要经济作物获得增产。畜牧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6年6月末牲畜总头数达11051.47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4.1%。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肉类产量达到12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牛奶产量达508.4万吨,增长27.7%。

2.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46.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8%。新建投产一批重点项目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重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全区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2.8%,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4.4%,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8.4个百分点。二是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长明显,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加快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是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它类型企业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其增加值分别增长82.2%、35.2%和61.4%。四是大中型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五是呼包鄂三市增势不减,东部五盟市也实现较高增长,平均增速快于全区平均水平。

3.第三产业实现较快增长。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全区客货周转量、邮电业务总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随着住房消费升温,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共销售商品房屋618.7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34.6%;商品房销售额108.71亿元,增长63.6%。以草原风情游为主的旅游业蓬勃兴起,逐步成为全国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吸引国内外大批的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18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80万人次,创汇收入2.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和43.6%;国内旅游人数达17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和28.5%。

(三)从需求发展看,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拉力不断增强

1.固定资产投资增势有所减缓,投资结构继续改善。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26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降低40.9个和10.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全区用于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达到113.73亿元、1463.38亿元和1057.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35.9%和36.7%。民间资本投资比较活跃,来自私营、个体、外商及港澳台商的投资额达到357.26亿元,同比增长73.8%。

2.消费结构性变化明显,消费市场趋于活跃。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5.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消费市场呈现三大亮点:一是餐饮业持续火暴,成为消费活跃的一大支柱。二是消费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家用电器更新换代步伐加快,汽车、建筑装潢材料等消费亮点继续保持旺销势头。三是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市的零售额增长16.5%,县的零售额增长16%,县以下增长12.8%。

3.进出口同步增长,直接利用外资增速加快。2006年前三季度,海关统计的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4.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5.99亿美元,增长33.9%;进口总额28.04亿美元,增长29%。从对外贸易的类型看,出口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前三季度,我区出口加工贸易同比增长27.5%。随着策克口岸升为国家级口岸,更有利于扩大对俄蒙贸易。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9.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

(四)从经济运行质量看,工业经济

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6.89%,比上年同期提高0.2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0,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9%;实现利润192.47亿元,增长43.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加快41.2个和1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2.63,比上年同期提高46.4点。

2.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较快。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510.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7.85亿元,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247.4亿元,增长29.8%。截至2006年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3844.47亿元,比年初增加512.6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8.6%;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3149.43亿元,比年初增加534.2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3.6%,金融行业效益明显提高,运行良好。

3.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达7687元和5714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和8.1%。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100元,增长19.8%;农牧民人均现金支出达3290元,增长9.2%。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3%,其中城市、农村牧区消费价格分别上涨1.2%和1.7%。

总的看,2006年我区经济发展承接了“十五”时期的大好来势,呈现出增长较快,需求强劲,结构优化,环境改善,活力增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区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自主增长能力正在逐步形成,所积聚的能量正在得到释放,整体经济素质、抗御风险的能力和利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能力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二是在实现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后,我区经济发展将迈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层次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效果日趋明显,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得到加强。三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比较好地利用资源的稀缺性,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环境的质量,经济发展在此期间不但没有出现大的起伏,而且仍然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为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下一轮经济周期的高增长,从提高产业层次,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物质基础和成功经验。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前三季度,虽然我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但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面临新的问题

目前,我区农牧民收入渠道仍然比较单一,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家庭经营性收入,而来自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明显偏低,导致农牧民收入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2006年由于受全国生猪市场供大于求以及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增大等因素的影响,除牛奶、活羊外,全区生猪、活牛、禽蛋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特别是生猪市场价格低迷,生猪价格降幅最大,创近年来最低。这些对畜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畜禽养殖业效益有所下降。同时2006年农业生产气象条件不利,春旱、局部病虫害严重,加之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对农牧民增收产生较大影响。

(二)工业部分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2006年前三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8.86亿元,同比增长23.6%。增亏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制造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5个行业,增亏额占全区新增亏损额的58.4%。亏损增幅较大主要受生产价格“倒挂”的影响。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6%,“高进低出”差为3.8个百分点,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

(三)能源消耗水平偏高

受产业结构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实现2006年全年能耗降低5%的目标任务较重。能耗较高,主要是工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产品比重大造成的。钢铁、电力、石化、建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能源消费量占64%。同时,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偏低,能源损失量较大。

(四)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随着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扩大,加之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全区就业和再就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2006年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43.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8万人。

三、2007年经济形势展望及重点抓好的工作

200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从目前看,全年经济也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开局之年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为2007年以及整个“十一32"时期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增强。展望2007年,经济快速健康增长的惯性和潜力依然较大,全区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主基调。经济仍将会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2007年经济形势展望

初步判断预测,2007年我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方面主要有:

一是三次产业将会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工业生产将平稳较快增长,多数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将更加明显。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部分产能过剩和高污染高浪费行业将会被逐步改造控制甚至淘汰。随着全区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2007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会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将会更加合理优化,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会更强劲。

二是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偏强,消费和出口拉动偏弱的局面将会较2006年有所转变

目前,投资需求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项目支撑强劲,企业自主投资的积极性较高。但国家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我区电力、钢铁、房地产等行业和项目投资将受到限制。综合分析,2007年投资增幅比2006年会有所减缓。消费和出口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自治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局面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落实以及大力鼓励支持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消费增长将会稳中趋

升,消费需求趋强,消费结构会进一步升级。

三是国际国内环境会继续有利

一方面,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大经济体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与信任的不断加强,尤其是2007年我国将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国家文化年”活动,这些都将为全区发展的外部环境提供新的机遇,全区经济的外部环境形势会更好,为我区的对外交往和联系、扩大出口贸易,特别是与俄蒙的经济技术合作将带来新的便利,会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全区还面临着良好的国内宏观背景和发展机遇。首先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重点开发天津滨海新区的决心和措施,将会使区域之间产业上的带动与关联更加密切,产业升级带来的区域互动发展,资本、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加快,这将为我区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加快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发展畜牧业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创造巨大的商机。

当然我们也应该关注2007年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一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不断上涨,将会给全区部分企业的利润增幅带来新的挑战,这在2006年已有充分体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我区出口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二是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及停产整顿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虽然全区的经济结构会更加优化,质量和效益会进一步提高,但工业增长的速度可能放缓。

通过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2007年全区经济仍处于高位上平稳运行,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将增长18%左右。

(二)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明年经济工作需要从整体布局,着眼全局,突出重点,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基本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水平,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积极培育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2007年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此,应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科学发展观,依然是做好今后全区经济工作的根本着眼点。目前,我区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尽量拉长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大企业资源整合力度,把扩大增量与盘活存量结合起来,重点扶持一批企业做大做强,尽快进入大企业行列,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拉动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加快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投产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二是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确保农牧民收入稳定增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蒙古农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要求,整合乡村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走工业强县、强村战略。在发展农村牧区特色经济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上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由输血变为造血,提高乡村经济自我独立发展能力,实现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目前,按照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要求,建立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加对农村牧区投资,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建设和道路、供水、农田、草场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牧区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农村牧区居民特别是农村牧区贫困人口老有所养,患病能及时得到治疗。三是实施劳动力转移战略,提高农牧民持续增收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牧区居民整体素质,加快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为农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应该统筹规划,各地依据自身特色制定建设规划和发展思路,但是不能搞一刀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按照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长效机制,为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近年来,由于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虽然部分上游企业对工业经济效益贡献较大,但下游企业产品利润空间被挤压,甚至导致企业亏损。因此要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开拓市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尽快摆脱困境,重新担当起地方经济支柱的重要角色。应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方向转变。

(四)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目前,我区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因此投资的快慢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要把握住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延伸、产业转移的机遇以及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优惠和扶持政策,积极做好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对接,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大项目,培植大项目,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和引导民间、战略投资者进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适度增长。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降耗工作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已经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企业,加快实施一批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示范项目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项目。推进自治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逐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扎实推进我区循环经济建设。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节能降耗,突出抓好一批高能耗、高物耗行业和企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节能降耗。加快高耗能行业的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生产能力,提高经济集约化水平。要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能耗公告制度,积极稳妥地开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分解工作,将“十一五”和年度能耗降低目标分解到盟市、旗县,力争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六)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缩小收入差距并重,处理好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妥善协调好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收入,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继续推进劳务输出,构建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城镇低保补助标准,继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同时,积极研究制定失地农民和长期外出务工农民的参保政策。要严肃查处不签劳动合同、随意延长工时、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构,加强与输入地的对接,强化政府搭台、市场推动、信息引导,提高组织化水平。

2007年将是全区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也将是实现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的第一年,同时还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相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年的经济及社会事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农牧业经营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