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揣测式心理描写对学生作文的借鉴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揣测式心理描写对学生作文的借鉴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说中存在着大量揣测心理描写,尤其是通过对线索人物的揣测式心理刻画来扩大写作空间、增加写作灵活性、加深作品主题,这值得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教材文本中隐含的揣测式心理描写,分析写法,挖掘作用,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理解和应用,一定能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增加一份力量。

关键词:语文教育 作文教学 揣测式心理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53-02

作者简介:杨永其(1968―),江苏常熟人,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常熟市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一、揣测式心理描写举例

常见的心理描写类型有抒情独白式、梦境描绘式、心理分析式、神态显示式、行动表现式、环境衬托式、幻觉展现式[1]等等,除此之外,文学作品中还存在着一种广为运用的心理描写方式,即作者借助线索人物对同一现象从不同方面进行猜测和揣摩,其实质不是作者不知道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而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从而更加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笔者将之称为“揣测式心理描写”。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品质》一文中就存在这种心理描法。

例1: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出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象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皮靴陈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而且,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简析:作者对“橱窗里那些靴子为什么老不更换”的原因,借助线索人物“我”作了三种揣测式心理描写,一是否定靴子“被退回”,二是否定靴子“买了来做摆设”,三是肯定“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而现实的主要原因是格斯拉没有经济条件进行时时更换,当然也包含着他对靴子品质的自信和执著。如此描写的效果是突出了哥斯拉所做皮靴的独特品质和他对自己产品的执著信念,给读者难以磨灭的印象。

例2: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

“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

“对不起,它响了。”

“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

“我想没有吧。”

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

简析: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对格斯拉进行了两次揣测式心理描写,标志词是两个“好像”,即“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传神地刻画了格斯拉对鞋子质量高度负责的态度。

二、对揣测式心理描写的几点认识

(一)揣测式心理描写的呈现形式

揣测式心理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表现得十分巧妙和隐蔽,作品或者通过线索人物的视角,对事件进行分析、对人物进行描写,或者借助第三者的口吻,对现象进行推测、对他人行为进行揣摩,这往往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表面看来,貌似客观的描述、冷静的推测,实为揣测式的心理描写。如上述两例中的例1,乍一看,文字都是“我”对“橱窗里那些靴子为什么老不更换”的冷静观察和分析,是一种议论或者是叙述式的表达方式,仔细一推敲,全部是作者“刻意”地对“我”的心理揣测式描写;例2中“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两句,如果结合前面的语句,仿佛是“我”对人物表情的描写,或是叙述,其实不然,是作者“赋予” “我”的对格拉斯心理活动的揣测,是作者的一种揣测式心理描写技法。

(二)揣测式心理描写的应用范畴

现实生活中的揣测心理活动都可以反映到文学作品中。面对飘零的落叶,人们可以揣测,这是“树叶对根的眷恋,还是树枝对树叶的抛弃”。当然,这里的揣测心理活动的指向是物,这种比拟式的揣测心理表述,应用到诗歌创作中,就成了富有哲理思辨的诗句;童话、寓言中更是有很多对人类揣测心理的模仿和借鉴;而揣测式心理描写更广泛的应用范畴是叙事类的作品,如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传记等等,更多的目的是用来丰富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从而收到更好的传情达意效果。

(三)揣测式心理描写的运用价值

揣测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现象,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既使被揣测者披上了主观色彩,同时也反映了揣测者的人格特征。揣测心理的文学呈现之一即揣测式心理描写,借助了人类这一心理活动特征,不是把作者的主观意见直白地告诉给读者,而是让读者通过对揣测者心理活动过程的观赏,触动读者心灵,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样不仅丰满了人物形象,而且丰富了作品的价值评判,产生了文学魅力。

三、揣测式心理描写对学生作文借鉴意义

(一)转换视角,寓“真我”于“虚我”之中

我们提倡学生写作要书写真情实意,但是,这里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真情实意局限于学生本人的真情实意。学生有限的生活领域、人生经历、社会阅历,难以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而揣测式心理描写技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即把写出真情实意拓展到他人的心理领域,写出他人的真情实感,从而可以扩大学生的写作领域。这要求学生转换视角,把真实的自我融入到他人的心灵之中,从他人的视角来体验和感悟生活,从而能拟写出他人的真情实意。《品质》一文,当然不是作者的真实写照,巧妙之处就在于作者把自己融入了“我”这个贵族后裔的心灵中,虚拟出了“我”的真实感受,读来毫无牵强之感。

(二)增加技法,化“生动”于“直白”之间

把直白的表述变成感性的描写,会使文字更具表现力,使表达更具形象性,这就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得更加形象。

(三)提升内涵,变“深厚”于“细微”之处

《品质》一文的高明之处在于通篇运用细微之处见深意的写法,它没有状写广阔的社会背景,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明写格斯拉的生活经历,而是通过“我”的视角和心理揣测,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人格品质和生活境况,照样震撼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