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新建带着“万”字回俗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新建带着“万”字回俗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四川画派”和“”相继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热宠的时候,他曾亲密接触却又无憾地擦肩。他至今记得当代艺术大师劳申勃格对他说:中国艺术家的胆子可以更大些。他自言学会了这位师傅的“意”而非“皮相”。是一个最本原的符号,开启了他纵贯人类历史的探寻之旅。留下了他大把的理想与热爱,而他却说:我只是选择了将自己的一段生活放在那里盛放。

穿越过26年前天空的伊尔18运输机落稳在贡嘎机场时,站在舷梯上的李新建第一感觉不是高原反应,而是狂喜。他至今还记得对一同赴藏的同学蔡显敏所说的话,天生就应该用油画表达,你学的国画将有何为?相比于同样在高处所熟睹的雾沉一片的重庆,李新建认为这是他选择的理由中,惟一可信并至今可感的事后解释。

能有的回忆几乎都是青春与作为艺术之地――的狂浪相拥,将这些浓缩的片段以作品和照片的形式表现和承载,则构成李新建作为艺术家的身份与历程。面对那一时期的《大昭寺》、《喇嘛和羊》、《赛马节》、《梵云》等场景,我们仿佛看到,混合在阳光、香霭与宗教气息中的是,交织互噬的色块,亢奋扭曲的笔触,流动不息的力场,它们透地而出,在天空与大地间疯狂生长、气化,并向上舞蹈。离开多年的李新建说:那种把裹满颜料的画笔直戳画布的快意,已经老去,虽然在我近期的《地中海》系列创作中仍能找到这种笔意的痕迹。时期,我是身处其中向外燃烧,现在的我则趋向平静,旁观也好,看护也好,欣赏也好,但已不是我的青春。

2007年夏天,一次偶然的相邀让李新建再次回到高原。在脱离语境15 年后,他将完成一个命题作文似的行为表述。虽然,相同的表述他曾在长城在巴黎等地进行,但这一次置身现场,却并没让他多出一分熟悉。他试图在拉萨的街头巷里重访曾经的爱人,进行一次穿越时光的相遇或关照,但变化的城市甚至世界,已经让彼此成为一对渐行渐远的游人。

1988 年赤身以对珠峰是他念念不忘的记忆。那是一个把身体还原为艺术符号或工具并大量使用和表达的年代。在人类可以企及的最高处,用精赤之身和自然伟力之象征的山峰间所构成的对话场景,实现艺术之于俗世道德与伦理的抗衡或超脱。“那一刻我体会到了缈小与宏大相通融的美妙与快乐。如果通过绘画表现不出来,就只有去行为。其实,类似的行为也发生在更多的人和场景之中,惟一不同的只是我以一个搞艺术的人的身份和激情,自觉地把它谋划并记录下来,并贴上艺术的标签。”

离开可以看作是一代人理想主义情怀的终结。这对于李新建来说同样如此。1980 年代后期国内猛然开阔的艺术思潮和表现手法,让从事艺术的人感到新奇的同时,更多的是自觉不足。1991 年,进藏8 年期满的李新建恰逢赴法深造的机会,一场去国十数年的历程从此拉开。

构成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4 年求学、结婚生子过程的另一面,是李新建对于一个符号的痴迷和运用。美术评论家栗宪庭和侯瀚如曾就“万”字符号与他对话,并抛出诸多的疑问。李新建这样解释道:我以艺术家的身份,以学者的方法去面临这并非容易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如果能早知道我是从古至今第3 个专门系统研究“万”字符的人,我可能就不会陷入这个巨大的陷阱。不过,“万”字符号带给我的回馈也价值不菲。通过对这把人类历史上信息含量最古老最丰富最通行的钥匙的考证、解读、重构和再现,东西方文化间丰富的缝隙和通道都为我敞开,我的艺术表现空间和手法也因此而多元。基于这个符号的雕塑、装置、观念、行为甚至是研究性质的文本著述等,在某种层面上讲已是我在国外工作的全部。

作为众多海归中的一员,李新建将自己2005年的回归看作是一种必然。因为艺术的市场在这里,他必须以一个行者或者老艺术家的身份投入进这个巨大的名利场中,为了老有所依,为了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他仍努力在北京自己的工作室中,坚持着每天早晨8点半在架前挥舞画笔。“除了为这个还算能够带来快乐的手艺而工作,你说我还能做什么?”叶永青曾以“归去来兮”为李新建《地中海》画册作序,结尾的一句是“我们好一起重返尘世”。就让它再作一次结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