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设高效课堂的一些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设高效课堂的一些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年秋季新课改在河南省全面铺开,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10年春季,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学校减负方面的文件:严禁中小学利用节假日补课,严禁开设早晚自习课,让学生在规范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而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改变过去的老办法老思路,尤其是“拚时间”,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日益地高效,而靠“拚时间”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教育无疑已落后于社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必须是高效课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是必须改革的,其中教师的教是主要的,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发生改变。

那么,何谓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和大容量课堂是完全的两码事,高效课堂不能以课堂上知识传授量的多寡来衡量,而要以学生确否能掌握来作为标准,好学生能掌握得多当然可以多讲,而差学生拼死拼活也只能掌握一点知识,那么这节课就只能少布置任务,确保学生掌握。一节课一点点,一节课一点点,积累下来也会变得多了。何苦一节课讲得那么多,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呢?高效课堂的建立必须从学生角度来考虑问题。

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制”!因为教师为了要把他所认为的该传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就必须有效地控制课堂,让学生该听时听,该记时记,该讲时讲,该练时练,不得有什么多余的动作,教师岂能不专制?回想历史和我们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们就会发现,短时间的专制确实是好,它可以高度激发人的工作能力,完成一些超越我们本身能力之外的事情。但长时间的专制却无疑会削弱我们的生产力和个人主观能动性,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的意志成了所有人的意志,一个人的方法成了所有人的方法,其余的人皆成了机器或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这样,人的创造性、独立性哪里还有?最终只能成为没有思想的奴隶,任你教师在课堂上摆布,任你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学生却无动于衷。所以高效课堂绝对不是一个专制的课堂,而是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有了这种气氛,学生们才敢、才能够自由自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才能在课堂上学到悟到真正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被教会”。

这个学年(2010-2011)是河南省新课改的第三个年头,第一届的课改学生已升到了高三年级,正为明年的高考认真准备着,我们也跟着学生从高一升入到了高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来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是备课,这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考纲和新课程标准自是不在话下,海南宁夏高考题常看常作,这些只是很平常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得了解学生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选出适合本班学生的题目。我们同时使用至少三种教辅资料备课,对于普通班,洛阳市教研室所编的《3+x》中的基本知识就是师生要重点对待的题目,然后再选上几个简单些的题目训练一下学生思维和手感就行了;对于重点班,除了需要对基本知识进行认真地回顾外,应以训练题目为主,为他们多选一些基本题目,偏、难、怪、拐弯多的题目统统删掉。

其次,在课堂上这样的事情是常常发生的,教师在讲堂上大讲特讲,学生却在下面貌似地听着课;而就算学生认真地听课,但到具体应用时也会存在不少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常常碰到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听得再多再仔细也不如自己亲自操作一把体会得深!而且我们还知道人的天性是喜欢自己摸索前进而不喜欢听人说教的,我们还知道自己总结摸索出来的东西总是比通过别人教而得到的东西印象深刻记忆持久。

因此高效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练习为主的课堂。

我们上课时正是如此,给学生布置任务后,即不再多讲,任由他们自己做自己想,当然他们可以问教师也可以和同学商量。

1.不给学生分组,因为如果分组肯定会让几个好学生带上几个差学生,然后在大多数情况肯定是这几个好学生或一个好学生首先把这个题目做出来,然后其他学生向他讨教,久而久之,做题成了这个学生一个人的事,其他学生成了看客,由人人解题变成了一个人做题。所以不分组,让所有学生都是主体,所有学生都是主人翁,人人平等。

2.学生遇到困难可以自由交流,基本上没有限制。交流从来都是人类非常重要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从历史上看,希腊人正是由于和古埃及、巴比伦的交流才形成了希腊民族独有的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从而成就了今天的科学世界;也正是由于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才使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等等,总之,谁想独活于世必会落后于世界。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是比较害怕学生交流的,因为交流会引起教室的“不静”,“不静”就显得课堂秩序混乱,是要被领导批评的。学生可以交流,但必须在课下。学生真难做呀!我们教师碰到个难题还要交流呢,学校管理上碰到了问题,校长还要和兄弟学校的校长打电话交流呢,成年人碰上了事也要咨询交流呢,可怎么到了学生这儿,一切都变了呢?我们学校和教师为什么要从学生手中剥夺掉人类最重要的这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无非是不相信学生!怕学生不讨论题而在乱讲乱说!苏霍姆林斯基谆谆告诫我们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相信学生呢?学校不让学生交流的另一个理由是:“高考是一个人在做题,所以平常也要一个人独立思考独立做题。”这个理由就更谬了,因为高考是一个人在做题,所以平常教师也不能给学生讲呀!因为高考做题时不能看书,所以课本也不用给学生发了!……

语言的交流其实就是思想的碰撞,思想的碰撞可以激起内心的火花,从而悟出一些道理。这种体会我们是常有的,本来一件难事,你没办法我也没办法,可大家七嘴八舌的一讨论,办法就会想出来的。静思有静思的好处,交流有交流的妙处,我们要求学生静思,可也不能丢掉交流。

3.另外在布置题目方面,先易后难,层层推进,一般先布置几道易做的题目让学生做,这些题对程度好的同学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这些同学会很快做完,然后一方面他们会帮助另外的同学解题,另一方面教师要再布置下几道难题让这些学生做。保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人人有事干。

在这种情境下,班中不仅不乱,反而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纷纷热烈地思考着题目讨论着题目,常常是下课了,学生们还要依依不舍地讨论着题目。而且,那些差一点的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们也仿佛被这种气氛溶化了一样,不仅不说闲话,反而也研究起了题目,实在令人高兴,三番五次批评教育他们也不见他们有丝毫转变,没想到让他们自由做题反而让他们提起了兴趣,激发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课堂上教师的动作要尽量地少,讲课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共性问题来讲,少讲,把大量时间还给学生。比如在复习必修二的《立体几何》的“三视图、表面积和体积”时,学生对三视图的概念、表面积体积公式比较清楚,所以教师就不讲,直接布置任务让他们练习,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一些几何模型的认识不太清楚,所以便在课堂上讲了直棱柱、正棱柱、正棱锥、正四面体等四种,正方体和长方体他们也很清楚,所以没讲。

而且讲的时候,讲完一道题或一个知识点后,要稍事休息,让学生有时间讨论研究,消化吸收,让学生就教师所讲自由提问,反驳,提出自己的想法,保持学生高度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不能一道题接一道题地向前猛讲,如果这样讲,听课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

传统教学也有少讲多练之说,但这是教师控制下的少讲多练,比如说不能随便交流,要讨论必分组,有意见了由组长说,其他同学免开口,或者交流由教师规定,教师说“开始交流”,教室里的学生才能开口,教师说“安静”,教室里的学生立刻闭嘴听教师说。这显然与我国现在正大力建设的民主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教师要努力构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让师生的活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最后说一下课后作业问题。

晚上辅导住校生时,常常见到黑板上写了一黑板的作业,语、外、政、史、地,作业成套成套的布置,学生应对一课的作业都有困难,哪有时间作完这么多作业?因此经常见到的一幕就是学生右手拿笔左手拿答案,飞快往练习册上狂抄,既如此何不少布置点作业让学生踏踏实实地写一写,思考思考呢?

所以我们晚上布置作业时就格外小心,一般情况下,教师完完整整地将题目做一遍,根据自己的解题时间估算一下学生的做题时间,应控制在一小时以内。题目难,就少布置些,比如立体几何证明题对文科学生来说绝对是够份量,因此晚上布置一道即可!难度小点的就多布置些,一般布置个5-10道。这样布置后,发现学生往往先做数学作业,而且还都是自己思考着来做,可能觉得数学作业少,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吧!

从实际效果来看,首先是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比较好,重点班基本上人人参与教学过程;其次从平行班成绩对比来看我们所教的班的数学成绩从未处于劣势。